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8-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乡镇

陈 璐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经济系,福建 厦门 361000)

“丝绸之路”这一词汇的出现源于其深远的发展历史,在古代时期,我国就已与西方各国展开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而丝绸之路正是中西方国家密切来往的重要通道与纽带,同时,也是链接着亚洲、欧洲、非洲共同合作发展的核心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在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性地缘政治的经济格局中,适应国际发展形势、迎接未来挑战,为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往来、经济合作,带动沿线国家发展、对抗国际金融危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政治经济新局面的重要发展构想。而想要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化发展与建设,就应按照自愿与市场经济的格局以及区域间的不同分工,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间经济合作发展规划,逐一突破关键点,从而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全力奋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方式

1、经济一体化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深入的政治及经济有关,其中政治要素主要是各区域中的成员根据一体化的建设,能够起到共同对抗外部敌对势力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充分保障了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效益。而经济要素则主要是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科技水平及社会生产能力正在逐步提升,跨地区的专业性、产业分工合作的程度日益加深,对世界经济的整合提出了内部的实际需求,对此,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金融贸易尚未真正实现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若从体制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具体的规章制度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创新将受到制度创新所需成本及创新实施后所得的效益对此来决定的,若某个全新的体制落实到实践中,能够提升现有经济效益,则充分说明该项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确立。因而,具体规章制度外部所隐藏的潜在效益是制度不断调整与完善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因为贸易制造、贸易迁移等方面的改变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加区域经济效益,进而使其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2、经济一体化表现

区域经济共同合作、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形式,及作用性合作与体制性合作。其中作用性合作主要指的是区域中各国家或是各地区为了实现某一明确的目标而展开的彼此间合作。最常见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市场的有效引导下,逐渐形成的合作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以贸易往来与项目投资形式为主,以彼此获取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是社会生产能力飞速发展进而促进区域内部的社会生产关系,加强国家或是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上所发生的改变。这样的合作形式的关键助力来自于当地的政府与社会企业,政府会在某些时刻参与到其中,但并不具备主导作用。

而体制性合作则是建设在某个共同区域合作商定的基础上,该种合作形式往往有着较为长足性的目标,是在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发生转变的前提下,作为经济协作的关系,在有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上层建筑实施适当的调整与变换。主要是由不同参与国家的政府来引导并实施,其合作范围不单纯限制在某个具体的项目上,而是拓展到各个领域当中。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1、加强内外一体化格局发展

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区域的国内外一体化新格局发展,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共有资源在国内外中的科学分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效资源在国内外的随意流动,构成了以工业带领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一体化,以城市带村镇的一体化,形成多要素彼此流动、相互促进的长期有效机制。应将“丝绸之路经济带”视为统一的整体性区域来管理与规划,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外发展战略一体化、国内外公共设施一体化、国内外社会服务一体化以及国内外各方资源一体化。这不仅需要机制不断创新,同时还要在国内与国外已形成的一体化产业章程、资金体系、土地制度、基础服务机制等方面逐一实现突破。应在一体化的结构框架中,统一构建产业规章制度,帮助乡镇产业进一步发展,拓展国内外产业链,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内部优势,提高其竞争实力及产业群聚。要利用国内外统筹规划,建设全球性的核心城市,提高港口建设能力,加大乡镇培育力度,最终形成全球性核心城市、港口城市、乡镇等国内外优点互为补充的协作发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结构建设新态势。

2、推动乡镇产业一体化发展

现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区域与沿线国家中的市场经济相对于沿海城市有着较大差距,自身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基础单薄,且长期过于依赖“丝绸之路经济带”外围沿海地区强大经济实力的带动,依赖沿海金融集聚地的产业变更及阶梯迁移。这充分说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的发展始终处在被动状态,等待着其他外力的帮助。近年来,许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边乡镇、城市、产业及港口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想要真正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经济水平,实现高起点的建设,就需要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入手,推动乡镇、产业与各港口的联动发展。若是从联动发展能力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联动能力与产业水平均依旧较低,其沿边区域的乡镇带动力不足,沿线的各个港口建设规模较小且全部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若是从联动建设区域协调上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各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目前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一定的顺序在盲目发展、资源利用率较低。而从乡镇、产业与港口的联动发挥在那空间结构上来看,在公路、港口及铁路等形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以及乡镇发展得以有效开展,可国际之间的交通线路却存在硬件建设不足的现象,法律规定与签证机制、港口通关体系等软件开发更是薄弱。在这样环境下,全面实现港口为顶端、乡镇为极点、产业为支撑平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3、实现区域经济覆盖一体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的覆盖区域是国际内部尚未发掘的生产力建设区域,是加强世界产业科学分配、且在全球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各个区域内,应构建满足国际规章制度、符合其法律章程、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合作外部通力协作、始终坚持区域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有涵盖区域的共同进步,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涉及的各个区域视为统一整体,对其全面实施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全力促进其发展。

在空间结构上,将国内外中的城市作为极点,以铁路、高速公路、天然管道以及通讯线路为坐标轴线,以国家界限口岸城市为各轴中的节点,互动相连,构成多极、多线、多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区域结构统一发展的全新格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统一化的区域框架中,应进一步强化西安、甘肃、新疆、塔什干以及巴库等代表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多极点,利用经济建设的外溢效应,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要在沿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空运及通讯线路等交通枢纽及通道的基础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各产业的汇集,重塑作用突出、特征显著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下的产业及乡镇带。此外,要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路线的经济特区、高新开发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等关键的节点,建立边境港口城市与经济特区间的合作机制,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全新的发展格局,成为提高其整体建设水平的有利支撑点。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应结合现状特征,依据自主、变通的准则,促进不同经济个体的共同发展,加强彼此间的贸易往来与经济交流。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来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好面对各种问题、迎接各类挑战的准备,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格局,是其内部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心愿。因此,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各区域间的多元化特征,就需要各经济体要在多边亦或双边的不同领域中,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全面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建设。

[1]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路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14,(05).

[2]李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一体化战略路径及实施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

[3]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乡镇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