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践要求研究

2018-02-11冯诗琪毕雪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

冯诗琪 毕雪晗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一、文化自信思想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当代国人文化自信心态的培育和塑造工作。在庆祝我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更是强调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举,并明确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将是我国未来着力打造的战略软甲,探讨如何实现文化自信的使命是至关重要的。

对内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关乎着中华民族精神自我的重建。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大体类似的,和而不同的实质在于民族精神和价值信仰,这在根本上回答着“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自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匡扶专属于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重塑文化主体意识。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傲人文化,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指出“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任何一个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如中国这般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条件、文化自信的资格。但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已降,在西方文明的压迫下,文化纠结、文化自卑的心态一度使我们背离文化自我。直到马克思主义的流入,如精神稻草一般拯救了陷入信仰困顿之中的中国人,至此我们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崭新的精神武器。时至今日,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走过多个春秋,在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涤荡、对弈中生生不息;面对西方“同质化”陷阱的诱惑,岿然不动。所以,要想成就独立的文化自我,就必须镇守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地,想达成这一目标,唯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将文化自信的使命转为现实。

对外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世界意义上关乎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负载着对大国形象的宣示和阐扬。文化总是反映着经济和政治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体系获得巨大成功的深刻响应。不同于资本主义建立在掠夺、输出基础上的文化,我们所自信的“文化”是在和平发展的理念下展开的。这种文化,向世界证明了想取得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止资本主义一条路可走,向世界贡献了一种资本主义之外的全新的文明形态,印证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对这种文化的信仰和坚守,是对自身文化价值意义的积极肯定,是对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高度提纯,也是焕新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它是中国由社会主义大国跻身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之路。

所以,文化自信是我们寻回自我、发展自我、阐扬自我的重要路向,是我国重塑大国雄风的重要支撑,要在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中探讨如何实现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性支撑。

二、文化自信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不言而喻,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要求我们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建设引领文化自信之兴盛。

1、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向度

由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即经济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对此,我国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随着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而延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对于文化自信华美篇章的谱写,也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升华。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我国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在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感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尤其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同行,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延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引擎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为实现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即自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新要求,一脉相承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借鉴化的文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鲜明的特色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党亦始终不渝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教育人民,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受到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影响。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教育,人民群众能够潜移默化地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理化的同时,不可忽视其通俗化和普适性,应当使用老百姓语言简洁明了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利用互联网变量为教育事业服务,增加网络授课、在线交流等多样形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抵制现实生活中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影响,增强国民文化自信。

3、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文化自信的传承路径

事实上,我国经由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今天的“强起来”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增强,更为重要的是话语体系等文化软自实力的强化,正如习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①。毋庸置疑,置身于思想斗争愈演愈烈的信息化时代,建立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党中央始终将宣传思想工作置于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应当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想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建构完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民族层面上,优化话语传播形式与内容,使话语体系建设同步于经济贸易发展,从而使社会各阶层能够旗帜鲜明地表达利益诉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家层面上,为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态势,应当讲好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向世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文化自信思想的要义-构建一体化的中华文化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谈到文化自信时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②,彰示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三种主要文化形态-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阐发了三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意义,为实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思了基本文化布局。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统筹三种文化形态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对各部分文化形态的发展脉络和根本性质有着明晰的把握之上,优化各部分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统筹发挥各部分文化形态在构建文化自信中的价值。

1、三种文化形态的性质与关系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面看起来是历时态上的古今关系,但更深入来看是共时态的根、脉关系。虽然他们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着迥异的经济、政治状况,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但却在我国当代文化体系中同生共存,主要是因为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与未来指向。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与精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思想智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辩证思想、人本思想、坚持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财富。而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是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流入中国后,在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虽然崭新的政治、经济状况使得二者必然超越传统文化,但他们尊崇为人民服务的新理念和质朴、激扬的新风格与传统文化存在着相通之处。它们深刻的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借助传统文化才能融入进中国文化并为人们所接受、拥赖。内容上血脉交融,目的上同指一处,为他们的一体化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能性。

2、发挥三种文化形态的价值

首先,要焕新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以滋养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冗杂的范畴,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当代角度看,其都是良莠混杂的,并且它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往往浑然一体,并非泾渭分明。这就需要一种文化立场来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去粗取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鲜明的特质,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厘清传统文化糟粕的根本立场并使二者相结合,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重要路向。其次,对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革命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结合,要继续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引领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融合三种文化形态,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点的关系,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同外来文化的同质化主义作斗争,延续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进行创作,反应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文化的问题需要文化的财富来解决,对于中国来说,延揽“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乃至当代的三种文化形态价值得到合理发挥,才能在总体上成为文化自信坚实的宝贵资源。

四、文化自信思想的使命-阐释当代中国道路的发展理念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现大国崛起目标的征程上不断印证着自己。这份崛起,是党带领人民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中达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达成的,是由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的理论成果契合而成的。它上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近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举步不易。每一毫厘,毋庸置疑,都反映着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呈现着指导理论的魅力,并涤荡着价值观的博弈;每一个挑战,都聚集了人们的探索、选择和超越。可以说,这条道路是经济、政治、社会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崭新的时代文化共同体,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价值观。它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下而上的革命和现代化道路中衍生的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而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涵养着中国道路的价值定位与济世情怀,其崇高品性是一切明辨国际形势和具备向善之心的国家和民族没有因由拒绝的。不仅贡献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延展了人类文明的可能性与多样性,打破了世界文明被西方垄断的神话,更为我们所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浇筑了时代内涵。

然而,即使中国的发展大势已成既定事实,并多次阐明不称霸的国家态度,部分西方国家却仍恐于会危及本国的政治利益,有意的遏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价值观。一方面,他们既断言当代中国无法输出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又给中国加之“反普世价值”的莫须有污名,忙迭的拟定限华文化政策。如美国在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清晰的写道“美国必须在国内坚持自身价值观,同时在国外推广普世价值观”,还要“中国在人权问题上遵守国际规则和规范”。德国在2007年《新亚洲报告》中提出以“价值观外交”来应对中国对西方民主体制的挑战。法国更是通过完善文化政策意图实现文化的软性传播,其中还专门建构了针对中国的“傅雷计划”来巩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这样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凿论与行为实实昭示了西方国家的狼子野心。另一方面,他们用普世概念下的固有思维理论来阐发中国的发展问题,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原则与西方体制并没有根本上的却别,中国特色的道路,就是选择是何等方式去实现这些”③,妨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合法性。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主义文化失语和社会主义信念感的缺失,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失去文化自觉地支撑。

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将对中国道路的信念感化为隔断西方将中国纳入普世价值势力范围规划内的强大决心与力量,用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来为“中国理论”“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发声。虽然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但是它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国情下面临的文化问题。社会主义的文化问题应主要由社会主义文化财富来解决。在国际交往中,要着力阐扬马克思主义要素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为人类超越发展困境贡献崭新的价值理念。这是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国家软实力生成中的有机结合,也是文化自信的终极使命。

注 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③[美]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0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