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的节约化、信息化实现路径探讨
2018-02-11肖翔宇
肖翔宇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后勤管理为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了高校各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对高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提出,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日益受到重视,节约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了高校的经济效益。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实现后勤管理节约化和信息化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后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建设中,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高校对后勤工作通常重视不足,认为后勤只是为师生提供服务的部门,对高校的发展没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通常忽视了后勤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首先,后勤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然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后勤管理,对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接受较慢,没有进行及时改革和创新,导致后勤管理体系较为落后,如高校后勤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理念理解不足,没有将其应用于后勤管理中,另外,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也不够重视,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其次,高校对后勤管理的支持不足。高校的重要资源通常优先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而对后勤管理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普遍滞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高校后勤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后勤部门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还是高校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后勤工作琐碎复杂,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规范各项工作,以保证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中,管理机制的建设较为滞后。首先,高校后勤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后勤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强,工作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导致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普遍不高;其次,后勤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升机制欠缺。高校普遍缺乏针对后勤人员的培养机制,导致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知识体系较为落后,例如,对节约型和信息化高校建设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完善。
3、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高校的迅速扩张,学校以及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各项事务也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的后勤管理人员来提供服务,以保持高校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数量增长迅速,但是总体来看,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首先,高校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后勤主要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如吃、住、行等,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招聘的后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年龄普遍偏大,甚至有很多都是教师家属,这样一来导致整个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其次,后勤管理人员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体系等了解较少,导致高校后勤管理水平较差,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路径
1、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制定完善的节约机制
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节约机制,用来指导后勤管理工作并约束师生行为习惯。首先,高校后勤要确立节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科学的节约策略以及考核机制,将节约成果纳入后勤管理的考评体系中,从制度上监督和激励后勤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资源节约活动中,打造资源节约型高校;其次,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改变以往资源使用“大锅饭”的状况,将资源使用量和节能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例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用电、用水等实行分类核算,超出预定使用量则进行付费,实现节约目标的部门给予奖励,鼓励高校各个系统为资源节约贡献力量。
2、提高后勤人员的节约化管理意识和技能
后勤管理节约化的效果与管理人员的能力、思想、意识等有重要联系,因此高校后勤要重视人员节约化管理意识和技能的提升。首先,高校要重视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建立专门的节能机构,负责制定节约目标及措施,监督节约化执行情况等,统一组织协调后勤节约化相关工作,保证高校后勤管理的节约化的实现;其次,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节约化技能。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学习和培训,学习节约化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引进人才优化机制,后勤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招聘专业的后勤管理人员,加快后勤管理节约化的实现。
3、高校后勤管理重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节约化,除了从管理和人才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外,还要充分利用高校的高科技优势,从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以高校资源耗用最大水电为例,首先,高校加大资金投入,整改水电线路,降低水电管网的能源消耗;其次,定期对水电设备进行检修和评估,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老化耗能大的设备及时更换,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再次,应用先进的高科技节能设备,例如,照明设备和电器使用绿色节能产品,采用变频调控技术等;最后,采用智能水电管理系统,对用水用电实行阶梯管理和计费,节约水电资源。总之,节能技术是促进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1、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校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信息技术引入后勤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而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理念是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首先,高校和后勤管理者要认识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信息化建设;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后勤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自身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后勤管理。
2、建立规范的后勤信息化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要保证信息化的实现效果就必须制定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用来应对后勤管理信息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制定后勤管理中计算机的使用和培训制度,以此来规范后勤工作的信息化过程,同时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其次,制定后勤管理信息共享制度,利用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公共信息在后勤各部门间流通顺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再次,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互联网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不被泄漏。
3、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效果,针对当前后勤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高校要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提升。首先,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修,充分利用高校自身拥有的计算机师资、学习资源、设备等,一方面鼓励后勤人员自行借阅相关书籍阅读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给后勤管理人员授课,切实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高校要不断招聘和选拔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人才加入到后勤管理队伍,提升后勤管理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4、加强后勤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因此高校后勤要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硬件设施方面,加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校园网络的建设,另外,在高校各个系统如图书馆、宿舍、食堂等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逐步搭建高校后勤信息化系统;其次,软件系统方面,高校后勤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校园信息查询系统,学生生活服务系统等,让信息化渗透到高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来满足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例如,建设校园卡系统,学生通过校园卡可以在学校的各个系统如食堂、宿舍、体育馆、超市、书店等使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便利,还提升了后勤部门的服务水平。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节约化、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后勤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从思想、素质、制度、技术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节约化和信息化管理,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