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8-02-11常巍于睿
常 巍 于 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在大学教育当中,文学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文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大众传媒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通过对于传媒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大学文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师资队伍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教学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对于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文学边缘化
大学文学课的教学对于大学中文系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众传媒时代当中,大学文学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首先是关于文学边缘化的问题,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伴随着更多的电影电视、网络传媒以及视频时代的到来,在上个世纪末期所具有的文学热潮当前已经不复存在,相较于以往的书籍阅读,人们更加愿意把时间投入在电影电视或者网络上,使得当前文学专业已经不再是大学当中的具有吸引力的专业,越来越少的学生把文学作为自己的追求,只会花费很少的时间来对于文学著作进行阅读和思考,而会在电影、电视剧、网络等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无文本阅读已经成为了当前学生们对于大学文学课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大学教育的目的相较于以往更加倾向于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进而导致大学文学课程的专业性降低,同时在课时上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上个世纪末期,大学文学教学的地位较高,课时占据的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如今经过压缩后的文学课,使得教师在讲课时往往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很难为学生详细的讲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国外文学情况。由此可见,文学的边缘化,使得大学文学教学的课时受到了压缩,这非常不利于大学文学教学的发展。
2、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
大众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对于高校中文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但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一直以来,大学文学教学都会更加注重对于文学历史的教授和讲解,重点关注作品的创作历程,其授课内容和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偏差。另外一方面,以往的大学文学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训练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当前就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环境当中,学生通常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升社会所需求的能力方面,而不会放在学习文学教学内容中。随着我国的网络信息化发展,网络上的知识相较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多,也更容易获取,使得更多的学生相较于书本而言更愿意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学生逐渐的脱离书本教学和课堂教学,仅仅从网络上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会缺少一定的历史感,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也就是说,当前的大学文学教学,需要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符合当前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3、没有充分认识文学教学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大学的课程改革目的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也就是要求大学教师更多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际上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确实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现象。例如,一些高等院校认为课件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所以把课件的制作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内容,这就势必会造成一些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课件的制作上,而不是用在教学的研究上。还有一些大学教师,一味的排斥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没有对于大众媒体上的教学资源形成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片来代替教学,把课堂变成了电影院,可见充分认识文学教学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文学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完善对策
为顺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新要求,应提高大学文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教学基本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1、改变教学理念
在大学文学教学理念上,需要做到专业性和适应性双方面的统一。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主要趋势,所以大学文学教育也应该改变以往的精英教育理念,更多的采用素质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文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其所具有的普适性。毕竟以文学为职业的学生比例是非常少的,所以就应该对于大学文学课的作用和目的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定位,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当代文学教学,可以选择一些更加通俗的教材,例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等等,给予学生们需要的知识。
2、确立教学目标
在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所给与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文学知识,而是要注重提升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文字分析能力等等。也就是说,大学文学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大学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灌输式教学,把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含义,从而通过体会和审美来获得灵魂上的启迪,逐渐提升学生们的问题意识。由于目前的大学文学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更加倡导学生们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一些书目,为学生们制定阅读计划,组织学生们写出感受,并且把这个过程中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3、做到教学内容的意识统一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在教学中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内容,通过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作家来进行分析,来让学生们获得不同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的总体认知。例如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来对于五四文学和京派文学进行分析。在做到重点内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历史和当代意识的统一,所有的文学现象都无法孤立存在,需要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文学现象相互交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在对于文学作品分析时,要注意把其放入在创作时期的文学现象历史当中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的分析和评价才更加的客观和公正。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们把所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从而了解到文学现象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4、多媒体的应用
在大众媒体时代中,要合理的运用媒介为我们所带来的大量资料,鼓励文学课教师利用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帮助学生们拓宽自身的视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播放文学影片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剪辑,来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多媒体的应用并不是照搬教材内容,而是对于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和扩展。同时也不意味着就要取消黑板的板书,实际上板书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逐渐的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传统教学和现代媒体的有机融合。
结束语:
大众传媒时代的带来,为大学文学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首先从文学边缘化、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文学教学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于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文学教学在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得文学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让学生们在媒体信息当中,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美,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