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克服中职生厌学情绪,促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2018-02-11邓建平
◆邓建平
(甘南州卫生学校)
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劣势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更为普遍。厌学学生日渐增多,厌学情绪高涨,养成了不良行为,影响学校校风校纪,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学校将大量的精力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使教学工作有所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发展。
一、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及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
学生厌学的表现形式较多,如有的学生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有的上课专心听讲,乱讲话、玩手机,甚至经常睡觉;有的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有的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学习,个别学生甚至晚间通宵上网,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有的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不进,听不懂,专业课也不愿学、不好学;有的学生课堂学习不认真,实训操作仍不想学、不愿做。如此种种表现,不胜枚举。如果学生把所有心思不放在学习上,就会想方设法的逃避学习,干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事,这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
1.招生门槛低,学生基础薄弱。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大部分生源主要来自农牧区民族学校,以甘南藏区为例,中职学校80%的生源是来自牧区的藏族学生,这些学生从小接受民族语言教育,汉语知识薄弱,学生文化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差,导致对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厌学。
2.上学被动,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不是自愿进校的,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本来不愿继续就读,迫于家长要求,无奈才选择中职业学校,还有少数是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
3.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无望。受国家就业形势和政府就业政策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就业无望,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导致厌学。
4.家庭教育缺失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是目前我校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牧村,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习惯,产生厌学情绪;二是破碎家庭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三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过分溺爱与庇护,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么严厉有余,对成绩要求过高,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倦。
5.学校教育的滞后。当前,中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现行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有直接关联。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课程内容过深,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的连小学、初中的知识都没掌握,不少学生学不进;二是教学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单调、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问题,教师仍处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被动式教学地位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理念还没完全转变,面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总感到难教、难管,有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感到头疼,有的甚至产生厌教情绪。教师的厌教情绪,必然影响或波及到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
6.其它原因,现代男女少年出现生理早熟现象,早恋也是引发学生厌学心理的之一。
三、克服中职学生厌学情绪,促进教学管理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能认识到,社会仍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专学生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克服厌学情绪。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恋学、勤学的阶梯。
4.积极拓展就业和升学渠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对前途充满信心。学校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大校企联合,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去工作。
5.坚持从严治校,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环境。要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
做到以上几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了,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做到遵守校纪校规,形成一种人人守则,学风优良的校园新风。进而降低学校学生管理难度,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邹昭萍.中职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