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8-02-11刘东霞尹鑫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现代化人才

刘东霞,尹鑫

(太原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随着20世纪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很多高校专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挑战,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为其带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艺术门类下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人类视觉可见的形式将内容和思想传达给受众。在现代化的艺术欣赏过程中,由于电子设备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很多人在接收信息时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过去传统的纸质二维画面变成了多维多元存在的结合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想紧跟时代潮流,就需要着眼于自身的课程建设创新及人才培养目标之上,从现代化的理念出发,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定位

高校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学理念的实施,如何培养现代化的应用创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不仅需要高校进行一定的课程改革,更需要通过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改变师生的教学模式,使中国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在依托现代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将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流传和保存下来。

(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国际社会的依赖和借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究其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最主要的是我国高校对于该专业的现代化视野较窄,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获取一切信息,这种高速便捷的学习方式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该具有相应的启发性。从1996到2013年,高校的中国视觉传达专业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集中于出版、平面、品牌,以及现代的多维化设计四个方面。这种进步是高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的方向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现代技术的对接,但从创新思维和独立意识来看,四方面的专业发展方向依然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延伸和传承。在国外专业院校中,如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中的该专业,从学生刚入学第一年就开始培养其独立创新的意识,然后通过对其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和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创意的一种学习和探索,最后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小方向深入挖掘。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外专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培养专业领域人才之前要进行全方面领域的学习和借鉴,才能更专注于未来专业中的多元化创新与发展。

(二)文化内涵,应用实践

艺术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不仅要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义务,同时还需要在国际社会中以自身独特的东方形象展现给世人。艺术的发展要从民族文化本身进行挖掘,才不会失去创作的意义和内涵。虽然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使很多传统的文化艺术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但从其精神内核出发,质的传承依然还具有很明显的中华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我国本土文化的底蕴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灵感源泉,通过创新意识的作品呈现,不仅可以从丰富的文化宝库中获得内容和内涵,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可以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和提升,使学生真正做到持身中正、与时俱进。此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于人才的定位还应该着重应用实践的方面,要想让作品真正打动观众,就要具有一定的大众意识,通过对大众习俗和思维的准确把握,从而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三)创新意识,媒体意识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主要还是对平面设计作品的一个创作过程。这种二维化的表达形式在多元化多维化的今天,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市场冲击。因此要想对本专业进行人才上的一个定位,就需要另辟蹊径,从自身特点出发,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比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虽然很多作品都是呈现在二维平面上的,但很多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都开始注重对多维空间的一种虚拟构造。如通过线条、明暗、颜色等因素的对比,使平面化的作品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很多设计者也通过结合观众的参与来进行作品创作,不仅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还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解放了受众对作品的固定四维模式。此外,在对人才进行定位时,要加强对学生媒体意识的培养,新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途径,不仅可以成为一种对外传播的载体,同时还可以从丰富多元的媒体信息中获得创作灵感。提高学生对现代媒体的感知度是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向来看,与国际专业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很多教学模式都依赖于对西方国家的模仿和引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难以真正打动观众,实现创新。

(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发展起步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设计教育才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存在于高校课程中。与19世纪中叶就开始的欧美印刷美术设计相比,中国该专业的发展既没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没有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专业发展中,借鉴、吸收和融合就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学习模式。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成长很快,但从自身教学理念和特色来看,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深度研究和融合,而设计作品更倾向于西方欧美国家的创作风格。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本专业的兴起时间较短,因此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二)学生考核较为机械,知识结构不够系统

从我国教育模式的总体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但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时,依然采取的是定向考核。学生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在给定的考核框架中进行创作,这从根本上来看,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在课程知识结构上,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倾向于平面设计的四大类。虽然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但从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看,很多相关的领域并没有涵盖,而且,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不够细化和完整。因此在就业市场中,很多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水平相差甚远,难以真正胜任工作岗位。

(三)课程设置较为滞后,专业设备供应不足

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欧美专业院校中,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正是来自于学生之手。但从中国现状来看,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学校课程的设置更新速度慢,难以把握国际社会发展的脉搏,因此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备的提供上,中国很多高校专业院校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依然使用的是纸质媒介的传播方式。以日本神户的一所专业院校为例,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辅助设备,如CG实验室、喷墨、工作室、特殊打印机等,鼓励学生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作品的创作。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但从现代化教学理念来看,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创新。

(一)加强教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牢固掌握基础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对于这种应用型极强的科目,还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充分结合。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包含了多领域内的知识与能力,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结合,是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例如:可以充分借鉴国外专业院校的经验,通过参加各种国际设计作品的展览会,了解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创作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多样化创作,从而实现现代化传播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对应用实践课程的改革,通过使学生不断进行创作和研习,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知识的使用和内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打造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从1996年到2013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依然主要集中于出版设计、品牌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多维设计四大类。但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来看,其中有很多艺术专业领域之外的内容,在课程体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计算机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这些跨领域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在创作时的思维,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结构。因此在高校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要更为全面地设计教学课程,真正从多领域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不断提高其创作能力和水平。

(三)符合时代发展,迎合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

在教学改革中,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充分使用,不断补充和扩展视觉传达设计的观念和相关课程,注重学校教学要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真正把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如很多专业院校在进行能力培养时,开办了一些用来提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课程,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借鉴,不断发散思维,从理论出发,充分结合实践来将自己的观点呈现于受众。此外,在网络传播的时代下,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要有一定的创新,如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能力的掌握来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品,通过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使其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席地位,从而成就每一个创作者的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更应该从该定位出发,在建设新型课程体系中,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作为一个起步较晚的现代化高校专业,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主动采取行动,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教学理念,从现有的条件对学生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在市场需求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现代化人才
人才云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