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及防护效应
2018-02-11革命古丽沙明
革命古丽·沙明
农田防护林是为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改善农田小气候而人工建立的防护林。其主要是以带状建立,因此,又称为农田防护林带,林带之间相互衔接以网状呈现,又可称为农田林网。在整体的林带作用下,在其周围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对于农业增产、生态效应、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具有鲜明效果。基于此,很多国家会根据本国国情,有计划地建造农田防护林。
1 我国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
1.1 新中国成立之前 我国农田防护林发展之初的主要原因是农民为了防风固沙,在农田边缘栽植部分成行的林木保护农田,确保农作物可以稳产、丰产,再者林木也能长成木材,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个时期属于农民个体进行防护林构建,规模较小,处于分散的状态,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1.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汲取国外的农田防护林建设经验,进行大网格、宽林带的规模化防护林建设。这个时期的建设是以国家或集体对土地进行整改之后,统一划分建造大规模的农田防护林带,进而形成覆盖范围较宽广的防护林网。我国华北、西北、东南与东北等沿海地区都建造了大量系统化的防护林带。
1.3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大规模的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增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力度,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主,进行窄林带、小网格形式的防护林建设,促使防护林带网化。时至今日,三北防护林体系已受到世界瞩目,并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推动了我国农田防护林综合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综合性生态农业的新趋势。
2 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分析
2.1 热力效应 农田防护林的热力效应,主要表现在林带在一定范围内对太阳光照、空气温度与湿度、土壤温度等气象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防护林带1倍树高内,可明显削弱太阳光照温度与辐射,调节农田温度与林带走向也有一定关系。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对小范围气温影响的节点事故林带影响了太阳辐射平衡、热量平衡等,进而引起农田小气候变化。这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内容繁多,涉及林带走向、天气类型、气流交换强弱、风速等,农田防护林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在比较干燥的春季、冬季有明显意义,一般可增强昼间气温,调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起到保护农作物的作用[1]。
2.2 水文效应 水分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特别是我国西北部或者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在农田防护林的作用下,可有效改善大气和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尽量缩小与无林区的差异,其中包括蒸发蒸腾、空气与土壤湿度、积雪、低下水源,甚至降水量的分布特征等。近几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带,均有显著的水文气象效应,并影响着农田的生产力。根据实际观测发现,防护林带、林网的观察研究较多,且具有鲜明的作用和效果,林带、林网的合理衔接,对蒸发蒸腾、空气与土壤的含水量、地下水源、自然降水等都有积极影响。
2.3 改良土壤效应 防护林范围内,可减缓风速,减小风蚀的作用效果,保护农田的肥沃表层,再者由于农田小气候的有效改善,促使农作物得以良好生长。林木自身是有机体,能自主生长、积累、叶落和分解,进而引进农田土壤的性质与结构发生改变,将残留在土壤中的茎叶、根茬有效吸引,增强土壤腐殖质能力,以此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在部分地区,农田需要定时灌溉,提高地下水位,之后通过蒸发蒸腾,将土壤深层的盐分送到地表,进而形成次生盐渍化现象。由于土壤中的盐分将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农田防护林可通过自身的根系,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并进行蒸发蒸腾,以达到排涝改碱、改良土壤的目的。
2.4 净化空气效应 农田防护林与城镇绿化相结合,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国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缓解了国民心理压力,使其身心愉悦。部分林木能产生杀菌素等挥发性物质,可杀死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对国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如松树分泌出的杀菌物质,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林木对生活噪音有吸收和隔挡作用。经试验发现,常绿阔叶林木可减少噪音效果,不同类型的林木对噪音的减缓效果也不尽相同。空气中负离子可对人体身心活动产生一定影响,能调动人的感官神经,缓解人体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国民的身心健康。林木树冠、枝叶放点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电作用,会促进空气的电解,释放出大量的空气负离子,有效改善空气环境。
3 结语
关于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防护效应的研究,不仅需重视经济效应,还应重视社会环境效应。在我国,将农业与防护林相结合进行深层研究,促进多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小流域为研究单元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