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改编电影《野兽国》分析
2018-02-11侯英囡
侯英囡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儿童绘本主要是通过静止的图画和简要的文字来叙述故事,注重图文关系的相辅相成和彼此融合。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本和电影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体裁,但是改编使两种艺术形式得以结合起来,因为它们都具有相似的思维模式和讲故事的思路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突出的角色性格特点。此外,一些经典的儿童绘本中具有成熟的故事、情节、场景和角色便于改编,具有稳定的读者便于转化为电影观众,这些使得儿童绘本改编电影具有天然的优势。
绘本《野兽国》是莫里斯·桑达克的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负气离家出走之后的神奇冒险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并不妨碍其到达很高的思想高度。2009年导演斯派克·琼斯将这个有关成长的绘本作品改编成为一个111页的电影剧本并最终拍摄成为101分钟的电影。虽然两者的艺术形式不同,但是主题一致,分别叙述了这个关于儿童成长的主题故事。
一、概述
虽然儿童绘本改编电影在故事、情节、场景和角色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针对电影《野兽国》的改编而言,也会有一些问题存在:首先,绘本《野兽国》共有37页,18幅插图,338个单词。原著绘本内容贴近生活且富于幻想,有助于儿童阅读。而电影剧本的平均长度为120页左右,所以将几十页的绘本扩展改编为电影是有一定难度的,扩展过程中必定会增加绘本原作中的一些的情节和角色。其次,原著绘本故事的结构简单,采用独特的视角刻画了小男孩从自己家中穿越到了野兽之国,很大程度上描绘了他的幻想世界。对电影来说,如何实现现实世界向幻想世界的跨越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改编中需要对这样的叙事要素进行一定的创造。最后,在绘本中已经对小男孩、野兽有了造型上的具体描绘,但如何在电影中呈现出这些形象,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影片采用真人套在厚厚的毛皮中假扮野兽与CG效果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各个野兽的造型,还原了在电影框架中的真实性。电影《野兽国》正是借助单纯的故事结构,完成对儿童成长这一主题的诠释。
二、电影《野兽国》的剧本扩展
由于绘本故事的简洁性,电影导演必须依靠添加故事中的各个元素来增加长度,适应电影的片长。电影《野兽国》中,导演主要使用了三种方式对绘本原著的内容进行扩展:增加情节、增加角色和增加对话。
(一)电影的情节扩展
电影《野兽国》在情节上的扩展使得导演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剧本着重在两部分进行了剧情的扩展:一部分扩展是在影片的阐释部分,小男孩迈克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渴望得到家人关注,但只能终日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因为他处于青春期的姐姐有自己的朋友,迈克斯无法融入他们。妈妈的工作压力和情感纠葛使她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迈克斯身上。迈克斯和家人的种种矛盾冲突使他最终选择了任性的出逃。影片使用15分钟的时间对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了介绍,为迈克斯的离家出走做了铺垫,使整个故事有了很高的完整度,观众可以在情感上理解迈克斯的离家出走。
另一部分扩展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初到野兽国的迈克斯利用谎言,不但没有被野兽们吃掉,而且当上了国王,他们一起在森林里奔跑,用土块打仗,用吼叫来掩饰自己的孤独,度过了一段尽情玩闹,发泄破坏的生活。玩闹过后,他们为了让所有爱的人住在一起,决定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在野兽国与野兽们相处的日子里,迈克斯慢慢的重新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体谅他人的感受。导演增加了很多细节,扩充了这部分,使得情节表现的更具张力。电影以旁观者的镜头记录下迈克斯在野兽国的生活,观众可以更为直接的感受到主人公在渐渐的释放自己的情绪。
(二)电影的角色扩展
相对于绘本,电影中增加的角色并不多,仅仅增加了迈克斯的姐姐和她的几个朋友等次要的角色。影片中野兽没有增加,但扩展了对野兽角色的性格特征的刻画,增加了它们的人性特点。电影中的野兽有了名字,分别是卡罗、凯威、朱迪斯、亚历山大、道格拉斯、艾拉公牛。凯威心地善良,温柔,具有包容心;朱迪斯冷漠多疑,影片中尤其是卡罗的角色形象塑造更加细腻,他是迈克斯最好的朋友,性格也极为相似,倔强狂野,缺乏安全感的同时有着极强的破坏欲,最终在疯狂中伤害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电影扩展了野兽的角色戏份,通过丰富的语言和表情刻画角色,使其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满足了观众的视听感受,这也是电影表达的需要。
(三)电影的对话扩展
对话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信息交流推动故事的发展,能揭示角色的性格、行为和价值观,能暗示角色的内心思想和感受,在电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绘本野兽国中的对话十分精炼,仅仅有迈克斯对野兽说的“不许动!”“现在,我们开闹!”和野兽们对迈克斯说的“不要走,不要走……我们要吃掉你,我们好爱你!”等简单几句。而在电影中,为了加强观众对角色的认知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加了很多的对话。例如影片的后半部分,迈克斯和凯威独处时的对话:迈克斯说的“卡罗爱你,他是你的家人”“真希望你们也有个妈妈”,凯威说的“和家人相处真难”……一方面表明迈克斯在野兽国疯狂发泄之后开始了对亲人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影片的结局——迈克斯终将回到家人的怀抱。
三、电影《野兽国》中叙事要素的改编
一部由绘本改编的电影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能将叙事元素串联起来,很好的展现原作品的核心含义,而不在于它是否完全忠于原著。
(一)奇特叙述要素的改编
绘本《野兽国》是以幻想为基础的,所以在原著中,有一些奇特的叙事要素不太容易直接转换为电影语言,这就需要导演对绘本原作内容进行取舍,对剧情进行再创造,转换其中的叙事要素。例如迈克斯从现实世界到幻想世界的这一情节的设定,电影中的处理就与原绘本不同。在绘本中的迈克斯是在他的房间里直接穿越到森林里,这种穿越对绘本来说是符合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如果照搬这一情节到电影,会让人产生荒诞的感觉。在电影中,迈克斯是和妈妈吵架之后离家出走,无意间撞入森林的。电影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其在保持原绘本幻想思维的同时又为穿越提供相对理性的解释,丰富了其内涵的功能。
(二)结局叙事要素的改编
电影的结局部分描述的是迈克斯在海滩上准备驾船回家,野兽们前来送行,依依惜别的场景。这一叙事情节的处理也与原著中野兽们威胁迈克斯如果离开就要吃掉他不同。因为电影在开场时设置的戏剧冲突,最终需要解决。电影改变了绘本的叙事情节,为的是故事的完整性。这一叙事情节的改变还有利于观众对于大团圆解决的期望以及观影后的满足感。
四、电影《野兽国》的视觉呈现
绘本《野兽国》主要针对的读者是3~6岁的儿童,故事有着很强的想象力,描绘了许多超现实的事物。电影《野兽国》的受众年龄与绘本不同,消费主力群主要是青少年和青年,电影制作中需要根据受众群体呈现故事。电影完全使用IMAX格式的胶片拍摄而成,有着更为清晰的图像和丰富的细节。同时借助电影特技,绘本中超现实的世界得以实现。
(一)场景的视觉效果呈现
场景是角色活动的特定空间,场景的视觉气氛在影片中不可或缺,影片的色彩是体现场景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段。在桑达克的作品里,几乎没有出现过鲜艳的色彩,均以灰色和深色系色调为主,影片也基本延续了绘本中的色彩基调。片中的场景较绘本中的描绘增加了许多,主要包括野兽国的森林、沙漠、戈壁、海边。迈克斯刚来到野兽国时是夜晚,野兽卡罗正在森林里疯狂的破坏其他野兽的房子,黑暗中在火光的照映下,画面呈现出深棕色调。在西方很多童话故事的情节都是围绕着森林展开的,森林往往象征着神秘莫测,导演利用幽深阴暗的森林和压抑的色彩象征着迈克斯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接着,是迈克斯和野兽们在森林里一边奔跑一边打仗的画面,天空蒙蒙亮,影片逐渐转入灰蓝的色调,这也暗示了这片森林是他们消极情绪释放的地方。然后,天亮了,卡罗带着迈克斯在沙漠巡游、迈克斯指挥野兽们搭建野兽家园,影片呈现出灰黄色的暖色调,象征迈克斯逐渐融入了野兽们,不仅是他们的国王更是他们的朋友。当卡罗因为一件小事兽性大发要吃了迈克斯时,影片又转入深棕、深蓝色调,代表了迈克斯危机四伏的境遇。最后,卡罗和迈克斯冰释前嫌,在海边做了最终的告别,影片又转到灰黄色的暖色调。影片中每一次色彩基调的变化都与剧中人物的心境相关联,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这种变化。
(二)角色的视觉效果呈现
电影是依靠演员的表演以视听语言的方式展现内容的,这决定了绘本与电影的差异性。在绘本《野兽国》中,角色们有着非常鲜明的外貌特点。影片中的迈克斯依然身穿白色的野狼装,野兽们的造型也延续了绘本中的形象:身形各异且粗狂高大,憨厚可爱。野兽们视觉效果的处理是影片的重点。一方面,电影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和技术,采集几十位演员的表情数据并在电脑里将这些表情“合成”到野兽们脸上,使野兽们的表情变得丰富鲜活。另一方面,影片让非常高大的演员穿上毛皮制作出的服装扮演野兽进行拍摄,毛绒绒的质感能带给观众最强烈的真实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野兽们的存在,禁不住想要抚摸。CG特效和实拍相结合,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各个野兽在电影框架中的真实性。
结语
毫无疑问绘本《野兽国》是一本优秀的作品,它为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和发展的可能性。经过斯派克·琼斯的改编,电影版本的《野兽国》也成为一部由绘本改编电影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电影属于幻想题材,秉承了原著作者的精髓,在剧情设计和视觉效果方面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所讲述的故事完整、自然且具有一定深度,能带给大众更多的思考。将一部经典的儿童绘本改编为电影并非易事,导演成功的把握了原著绘本的精华并恰到好处的做出了视觉呈现。由此可见,儿童绘本改编的电影可以丰富电影的内容,为电影带来新鲜的活力,将优秀的电影改编作品是对绘本原作的升华,给予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