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调查中的遥感影像判读技术研究
2018-02-11何祥福
何祥福
(江西省上犹县平富生态林场,江西上犹 341200)
林业资源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林业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检测统计等,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依据,同时还能起到林业保护的作用。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复杂林业资源进行调查对于林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此分析了林业资源调查中的遥感影像判读技术。
1 遥感影像判读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影像处理 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影像判读工作之前,首先应整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同时将区域内的各种信息资料收集起来。从遥感影像判读的整体工作情况来看,遥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信息量大、周期性强、分辨率高和视角宽广等优势。经过数据的正设矫正和波段组合后,可以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空间匹配。
1.2 信息收集 在处理完遥感影像后,判读数据信息之前,还应详细侦查区域内的各部分情况,从而为后期的影像判读工作打好基础,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影像判读区域内的各种信息,例如植物类型、建筑特征、经济产业、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等信息,在将所有数据信息收集完毕后,就可以进行影响信息的判读工作,这样也能提高影像判读的准确性。
1.3 解译标志 在建立解译标志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影响信息中的形状、阴影、布局和大小位置等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再根据这些具体信息初步建立起解译标志。第一,应以影像的图幅为单位标准,一般情况下,每个景象都需要选择15个目标覆盖区域地类,同时这些线路还要具备全面的色调和较高的代表性。随后对所选线路中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对比,经过有效的互相对照,记录下各个区域间的不同影像因素,这些影像中应包括色调、地理位置、几何形状和纹理等内容。最后经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等形式来设置判读目标的解译标志。
2 遥感影像的判读方法
2.1 遵循判读原则 第一,应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影像判读工作,从而促进解译工作准确性的不断提高。第二,在影像判读时,还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技术原则,先易后难,先对一些判读难度较低的影像进行判读工作,比如公路、居民点等场所,由于这些物体和周围物体比起来具有更加明显的特征,因此判读较易。为此可以通过截图的方法对公路和居民点等及进行快速记录,同时还要将耕地和林地等因素勾画出来。最后要经常对比分析类型相同的地物,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将需要进行解译的影像和一些已经储存的样片进行比照,从而准确判读影像地物的归属类型,在判定地物类型的过程中,还要对解译标志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2.2 分析多种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遥感影像的多种形式解译特征,随后根据不同地理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根据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们的生活常识来判断地物的具体类型。一般来说判读难度较大的区域就是林地,因此在判读这类影像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目标区域内的标志性物体进行判读,例如山丘河流、建筑物和居民点等。遇到空地颜色等解读难度较大的地物时,就需要先进行记录工作,随后在后期阶段通过野外验证的方法解读这一小部分区域类型。
2.3 室外校对 在结束前半段的解译工作后,应对室外的地物进行验证和考核,从而根据室外地样的检测结果,明确解释标志,随后再对其他部分进行科学的校验考核。同时要对一些重要的实地区域进行补测,从而使解译结果更加精确[1]。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乡镇为验证基础单位,而乡镇再以村为验证单位,将地物情况较为复杂的村落作为实验对象,在结束验证工作后还要进行复检,从而对判读结果进行有效的修正和完善。
2.4 精度评价 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基本结束了判读工作,然后就可以利用软件技术GIS系统根据工作要求对特点面积和任务区域进行拓扑检查、求算面积、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等,同时开始制作具体图象,正式结束调查林业资源的工作[2]。虽然调查林业资源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是还需要进行最后检验。在图象制成后,在图幅建立的基础上,随机选择5个以上图幅进行检查。对于其中的小班来说,需要详细检查图幅的区域边界、精度和属性等内容,同时查看图幅的准确率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如此才能促进细化程度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
3 结语
将遥感影像判读技术应用到林业资源调查当中能够提高调查信息的科学性,促进调查效率的有效提升,让林业资源由粗放化发展转变为精细化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其任务量。对于一些大型的复杂性林业资源来说,遥感影像判读技术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