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式发展研究
2018-02-11赵想飞
赵想飞
(河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提出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2016年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1]
“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机遇,从其建设任务来看,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师资力量,都需要图书馆在资源和服务上紧密配合。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需要高水平的图书馆。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图书馆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关系到“双一流”建设成败。
高校科研水平代表了学校的整体实力,高校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获取更高时效性、专业性和立体性的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准确及系统性的知识服务。而服务创新的内涵式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所谓图书馆内涵式发展,就是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为核心,丰富馆藏文献、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拓展服务内容,发掘服务手段来推动图书馆的特色发展、协调发展、智能发展。[2]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要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要以新技术为手段,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及科研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二、图书馆服务的现状
1.学科服务现状
一流学科是创建一流研究型学校的基础。正因为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占据着非同一般的地位,所以,作为文献保障中心和知识数据中心的图书馆,也要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其需要提供更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的教学科研需求。但是目前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科服务主动性不够。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学校师生,缺少和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怎么行之有效地为他们的科研教学提供服务。②专业学科馆员不足。虽然很多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服务,但是专业学科馆员数量少,往往一个学科馆员对接几个学科的学科服务,由于学科性质及背景,学科服务很难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读者教学科研的需要。③学科服务内容单一。目前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大都集中在查新查引、文献传递、数据库培训、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课程、资源推荐等这些浅层服务,这种服务的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也适应不了“双一流”建设的需要。[3]
2.个性化服务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深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图书馆也应该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创新服务方式,从思维方式、服务内容及空间功能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及转型。[4]图书馆虽然目前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距离“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服务方式上,图书馆虽然秉承“以读者为中心”、“读者都是对的”的服务理念,其设计、布局及空间建设也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但是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开展更多服务方面还有待提升;在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兴趣及心理,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馆藏资源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图书馆空间的软硬件环境方面还需升级改造。
3.技术支持服务现状
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提升和一流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图书馆的技术支持服务。图书馆可以用智能技术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并依托平台嵌入服务内容,诸如新设备体验服务、空间设施服务、电子资源服务及数字资源服务。利用图书馆移动客户端、微信及微博来拓展服务空间,为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但是,通过访问及调研原“985”高校及其他各类重点院校的图书馆网站 (数据统计时间为2017年6月18日-2017年12月10日),发现: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基于超星或汇文搭建的移动图书馆,只有3家图书馆开发了专属客户端;都开通了选座系统、研修间预约系统及信息共享空间;都开通了校外远程访问,都开放了基于校本资源的知识发现系统。但是,开通智能化服务平台的很少,新设备体验服务人机交互功能单一;信息共享空间没有真正起到信息共享、交互的作用,多数变成自习室和研讨室。
4.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双一流”建设中还有一项任务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每年都会出产很多科技成果,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服务,这也是高校图书馆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但是,图书馆在这方面提供的服务很少。比如在学术出版的选择、联络及信息传达等方面没有搭建一座连接高校科研和社会市场需求的桥梁,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关注。
三、图书馆服务创新内涵式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学科服务创新
(1)科研和决策支撑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学决策与政策制定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在科技成果分析与评价、学科态势发展与规划、科研团队绩效分析及人才引进评估等方面都需要有数据作为参考。而高校职能和科研管理部门如人事处、社科处及发展规划处无法全面掌握上述数据,这就需要图书馆配合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科研报告等,并将客观结果提供给职能部门,为学校长远规划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为学校发展的相关重大议题出谋划策。[5]
(2)嵌入式服务
针对目前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嵌入式学科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手段。图书馆将服务深入到科研团队的专题研究、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过程中,当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科研团队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时,就能起到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助推器的作用;同时,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拓展服务范畴,跳出基础服务的格局,提供深度服务。比如,在服务内容上,聘请学院的专业教师或退休教授作为兼职学科馆员,使他们在学科资源建设、学科信息采集及科研进度跟踪等工作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服务深度上,参与到科研队伍的专题科研中,从课题内容的环节入手,拆分知识模块,提供基于知识模块的专题服务;在服务手段上,利用智能技术诸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发线上“嵌入式”智能服务系统,用户可以一站式检索各类中外文数字资源。在系统中还能线上结合科研小组,学科馆员入驻科研小组,利用自己的专长,按照科研小组的需要及时搜集资源和情报,并提供信息推送、阅读定制等细致、精准的主动性服务。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其在高校中发挥着“第二课堂”的作用,图书馆以特殊的方式影响着读者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及审美素养的提升,它通过思想渗透和精神启迪向读者输送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理念。[6]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方面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技术去分析读者的需求,实时推送满足读者阅读习惯的各种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借助网络社交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来推送学术讲座、互动沙龙、电子游戏等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向读者传播文化正能量,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图书馆正是通过聚焦读者的切身知识需求,向读者推送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的作用。
(4)一流与特色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的基本保障,也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要以ESI前1%学科建设为标准,加强一流和特色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充分保障其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全面收藏,而一般学科的文献资源选择性收藏;同时,文献资源建设也要以用户需求驱动为动力,优化供给侧馆藏,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需求;还有,高校也要协助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一流及特色学科的资源,整合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重要史料资源数字化,从而搭建自己的特色机构库,使所有文献资源物尽其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速。
(5)学科建设评估
学科建设的深度如何,高校就需要各项数据对其进行评估。尽管ESI是现今世界公认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但仅用ESI或Innography来做学科建设和评估,难免会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7]因此,图书馆应将多元异构数据库引入到学科建设评估中,更大程度上为学校更合理地规划学科建设提供必备的数据分析,从而提高自身在学校中的地位和服务效益。而这些多元异构数据库包括校内数据平台和网上数据平台,而校内数据平台包括图书馆内部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机构库,各学院数据库,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数据库等。
2.开展个性化服务
(1)信息共享空间
随着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及远程化,图书馆空间建设也要适应读者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重新打造空间布局,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整合起来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其具备以下特征:①空间内有支持大型数据运算的计算机,扫描仪、触显屏、移动数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制作设备和软件,远程会议支持系统、移动桌椅、3D打印机等内部环境资源,能使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园网的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策管等数据支持服务得到很大提升。[8]②空间应该呈现绿色生态,趣味性和灵活性并存,技术、服务和空间三者能够有机整合和集成,使其体现开放、自由、复合的活力,满足读者合作、协同学习需求。[9]③能够应用前沿技术(例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将各种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助学助研资源整合到一个虚拟学习环境中,实现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缝对接,读者在其中可以鉴赏影视,通过Web展览和导航,进行一些排演以及开展一些讨论等,并以此方式来模拟真实环境,即通过虚拟空间来开展“开放式课堂”的讨论和实践,提升用户体验,而这一过程会更舒适、更简单、更智能、更贴近实际。[10]④注重和图书馆其他功能相协调,将总服务台、OPAC检索、参考咨询、查引查新、研修间预约、预约选座以及休闲交流、小组研讨和自助文印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传统服务与主动服务的完美结合,全方位构建共享知识的信息共享中心。[11]
(2)微信选座系统
图书馆自助选座系统的投入使用,缓解了座位稀缺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规范了读者不文明占座的行为,给读者创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阅读环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①选座的环境受限制,读者必须在校园网环境下预约座位然后到选座机上刷卡确认座位,另外在选座高峰期,容易造成读者排队等待;②座位监管不到位,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精力有限,座位实时监管不到位,出现座位被选而座位没人的情况,造成座位资源的浪费;③选座情况了解不及时,座位使用状态只能在选座机上查询,因此容易造成读者不能及时了解座位的状态,在选座高峰期,特别是考试月期间,选座非常紧张。针对以上问题,图书馆在微信中嵌入选座系统,让选座的过程体验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读者只要用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IPAD)关注选座微信公众号,绑定一卡通,进入座位预约界面,浏览各阅览室座位情况,就可预约心仪的座位,然后将预约座位的二维码对准扫描仪进行扫描,就可确认使用该座位。扫描花费的时间很短,避免了读者选座排长队的情况发生,既提高了选座效率,又突破了选座环境的限制。除此之外,微信选座还具有用户相互监督功能,当被选座位超过一定时间没人使用时,其他读者通过此功能将该座位释放掉,然后重新预约使用该座位,这个功能既提高了座位的利用率,使座位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又增强了座位的监管力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精力负担。
(3)研修间预约系统
为了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便于开展在线及面对面讨论、有私密需求的演讲练习,图书馆设立了单人或多人研修间。为了实现其自动化管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图书馆引入研修间预约系统,该系统一般采用图表、实景图及地图指示等方式清晰地展示各个研修间的地理方位、预约权限、预约状态和可预约的时间段。读者在预约后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使用研修间,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使研修间的使用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系统还能够有效地统计研修间使用次数和时长,提高了研修间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满足了读者多种个性化需求。[12]
(4)自助式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每年都必不可少的工作,图书馆大多通过新生指南(手册)、举办讲座、观看VCR、参观图书馆、互动游戏等方式来开展入馆教育工作,但是,这些方式由于时间、环境及人员的限制达不到很理想的效果,或多或少存在流于形式及约束力低的现象,新生参加完入馆教育培训还是一知半解。基于此状况,引入自助式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就显得愈发重要。
自助式新生入馆教育即新生通过网络平台,浏览多媒体课件、文本、微视频、游戏通关、360度全景导航来参观图书馆并参与测试答题等,在线独立、自主地完成有关图书馆知识的学习,达到了解图书馆馆藏布局、熟悉图书馆使用技能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无需教师和馆员的干预,与校园一卡通激活系统绑定,在达到规定的测试成绩要求时可自主开通图书馆借阅权限。[13]这种学习方式简言之就是“网上学习+在线考核”,具有自主性、约束性、趣味性及多元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入馆教育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既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减轻了馆员的负担,又增强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教育水平。
3.做好技术支持服务
图书馆利用当前主流的新技术来搭建满足师生自助化、智能化、移动化及网络化需求的技术环境。例如:①在图书馆搭建能够无限畅游的无线网环境。②图书馆运用移动互联网搭建移动图书馆,包括自建APP和商用APP。③图书馆利用智能技术来构建图书馆的大数据服务中心,汇聚图书、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媒体数据库资源的大数据;包含图书编目、文献交流、参考与咨询等相关业务的大数据,此外还有与用户相关的数据等。[14]图书馆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精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准确预测读者的行为,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比如,用智能技术来构建文献传递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研学型图书馆,重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新面貌,为读者提供一个动态、交互性、图谱化的阅读环境。④利用VR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机房,为图书馆基于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对比、虚拟展览、VR阅读及导读、虚拟咨询等服务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4.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随着国家政策、创新环境的改变及新技术的应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作为高校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中心的图书馆,应当积极地填补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的信息鸿沟,图书馆将科技成果及时地推向市场,使科研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的运作下进行有效优化,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图书馆应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促进科技信息规模的扩大,增加科技信息的社会传播,大力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的作用。[15]
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①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和学校科技处合作,建立开放合作的管理机制,着重搭建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灵活采取各种推广手段,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②加强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建设,健全科技成果推广网络,高校图书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准确、实用、系统的科技成果转让信息服务。[16]③创新科技信息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使“产学研”三方无缝对接,实现信息流动和共享,因此图书馆应从科技信息环境建设、学科服务资源和技术优势等方面开展面向“产学研”三方的信息环境建设,将文献信息资源与科技成果产业信息结合,并进行数据挖掘与关联,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方便的信息服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