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研究
2018-02-11杨斌
杨 斌
(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政府,山东 济宁 272000)
玉米种植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变化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的省份,需要根据玉米生长需求进行农艺技术的筛选和使用,实现对玉米机械化、现代化、科学化种植,配合轮种、套种等作业方式,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推动地区内农业经济的发展。
1 当前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
1.1 灌浆受阻
灌浆受阻是指玉米籽粒因内部灌浆不充分呈现表皮半透明、果穗形态较小的状态,主要是由于干旱、杂交特性退化、新陈代谢失调等养分输送不充分导致的,是大多数地区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1.2 缺行、秃尖
玉米缺行、秃尖是玉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玉米授粉不充分或土地肥力不足,导致玉米结实较晚;二是由于气候干燥或多雨,温湿度异常导致玉米结实出现问题。
1.3 顶尖腐烂病
玉米生长过程中呈现叶片蜷曲、叶面生有黄色条状图案、植株矮小、里层糜烂,这是常见的玉米顶尖腐烂病,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玉米整株倒伏、无法结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玉米顶尖腐烂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所致。另外,蓟马、瑞典蝇等害虫造成的伤口为病原菌的侵入打通了通道;玉米大喇叭口期,雨水多、气温高、湿度大,植株喇叭口内的积水有利于多种真菌、细菌的侵染等。
1.4 穗腐病
穗腐病是一种潜伏期较长的玉米病害,这种玉米病害直至玉米结穗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形式主要是玉米须呈褐色,玉米粒和果穗颜色不正常,大小与正常玉米也有差异。
2 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雨时间比较集中,属于雨热同季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年平均温度在11~14℃,属于夏季玉米适宜种植区。山东省玉米播种深度在2~4 cm,一般采用等行距播种的方式,行距在60 cm左右,玉米植株间距为15~25 cm,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大多采用适宜密植的玉米种类,且采用机械化种植,有效降低了山东省人工种植的劳动强度。由于山东省种植夏玉米,在9月底进行收获,因此种植期间无需对玉米进行地膜覆盖作业,因为雨热同季的山东省夏玉米播种时节地表温度已经在适宜参数范围内。但是,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以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
2.1 水量控制
玉米植株较高大,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是,过量的水分会使土壤内空气含量下降,影响土壤内微生物的活力和根系生长,容易因过分浇灌导致玉米植株水分吸收困难,出现“越浇水越干旱”的现象,配合玉米植株不断的水分蒸腾作用,致使玉米出现新陈代谢失调,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和结实灌浆。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根据土壤含水量、叶片蒸腾量、植株需水量进行灌溉量的控制,还要在降水集中期间做好玉米田内的排涝工作。
2.2 合理施肥
玉米出现缺行、秃尖、灌浆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施肥不足或不当,当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密植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植株密度过大会导致争抢养分,出现玉米植株瘦弱甚至倒伏,因此,在玉米密植过程中要注意对施肥比例、数量的合理控制。例如,茎秆生长期要注意对氮肥的施用和对肥水比例的控制;玉米播种期要做好耕作层基肥的施用,控制好磷肥与钾肥的比例;孕穗开花期要注意对磷肥的补充,避免出现糖代谢受阻、细胞分裂速度减慢等现象;结实灌浆期要注意对钾肥的补充,以免玉米籽粒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缺失,避免造成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减少,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缺行、秃尖概率[1]。
2.3 授粉技术
在自然授粉区域内,玉米播种时要注意合理控制玉米父本和母本的比例,采用父母本间行、交错播种的方式增加授粉期玉米自然授粉的成功率,有效实现对玉米结实率的提升,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在人工授粉区域内,要注意温度、湿度、风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08:00—10:00通过边采边授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粉,有效提高玉米人工授粉成功率,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3 结语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是全国玉米种植区均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想要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需要针对当地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结合玉米生长需求,从施肥、防涝、防倒伏、防病虫害等多个方面优化农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