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2018-02-11祝养浩
祝养浩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需要采取多种方案。农业高新技术不仅是改变传统农业面貌的方法,还是农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因为人力资源有利于企业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应认识和了解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特殊性。
1 人力资源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
1.1 具有创造性
农业技术企业要有创新精神,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因此,农业技术企业应招聘那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在企业内部对农业方面进行探讨和创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技术、产品等方面不断得到创新,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可见,人力资源的创新性对于农业高科技企业有很大的意义。
1.2 具有经济效益
如果企业内部的人才增多,企业在技术方面会有很大的突破,对产品的研发也会有新的发现。技术成果一旦应用成功,就会使企业得到很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3 具有风险性
企业在招聘高科技人员后,存在2种风险。第一,高科技人员未在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第二,高科技人员在公司得到培养后选择跳槽。这2种风险的存在,都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如财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损失。可见,人力资源的风险性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大的潜在危险。
1.4 具有企业发展的主导性
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是需要具有高新技术的人才来完成的。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主导性。
2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人力资源认识不到位
现今农业科技企业的领导因受到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无法正确地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仍然把人力资源等同于人事管理,无法认识到人力资源的价值。由于这些认识的偏差,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重视。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人力资源这个部门,而让其他部门代替。因此,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潜能起到了限制作用。
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有如下流程:招聘、培训、业绩考评、激励以及职业生涯等环节的管理。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出现一点差错,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公司中,很多公司没有一套完整的、正确的管理体系,在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是缺乏的,这个问题严重地抑制了企业的发展[1]。
2.3 人力资源考核不全面
现在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并没有过多的、严格的考核,更别说规范化、定量化的考核了,应用的还是传统的业效评估手段,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同时,对于人力资源的考核也不全面,只看业绩、不看素质,忽视团队精神等。由于在农业技术研究中,很多研究都是需要工作人员相互帮助完成的,因此在考核的时候需要注重团队精神,但实际上企业并不注重该方面。
3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所以在企业中也会有很多的变化,如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员在不断变动、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更新换代等。因此,企业在面对这些变动的时候,要随时对其进行审核,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防止人才的流失,防止他们跳槽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2 对应聘者加强全面考核
在招聘人力资源的时候,要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如果考核不仔细,会间接地给公司带来麻烦[2]。因此,企业一定要在招聘人员方面给予很大的重视,如对招聘人员进行素质能力的考核,对招聘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考核,对招聘人员的心理和品德进行考核评估。这些对于招聘到高质量的人员有很大的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 建立培训体系,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才的培训要加以重视,在技术方面、科技研发方面和创新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激励和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学习,把培训内容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进行讲解。在培训结束的时候,要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考核,考核可以分2种,一是笔试,主要看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实践考核,主要考核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3]。
4 结语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加强管理,让企业领导人员认识到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发现自己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孙养学.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6):7.
[2]姚宝钢.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钟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