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之比较研究
2018-02-11◆
◆
(重庆师范大学)
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以学生教学生为主要实施环节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方法是教师挑选出一部分年长且绩佳的学生,首要对这一部分同学进行教学,他们学成之后再去教授其他学生。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学生启发之下提出的“教育救国”的具体方法,概括而言便是“即知即传”,一传十十传百,借此知识得以不断的传播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受教育面,因而小先生制是“穷国家普及教育的重要钥匙”。
一、两种教学方式的联系
贝尔-兰卡斯特制源自英国,它的产生早于小先生制约一个世纪,小先生制被看作是现代中国特色化的导生制,然而“老生带新生”思想的起源却要追溯到我国汉武帝时期。当时私学风气盛行, 教学中便出现了“高足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式,即先由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业成就较高的学生,由部分学生再传授给其他门第,逐级下移至一师能教千人,这就是最早的导生制雏形。
(一)产生原因
19世纪初,在各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影响下,英国资产阶级人士为保证更多的贫民子弟入学,筹措资金推动了初等学校的开办,导生制便是贝尔和兰卡斯特在此类学校任教过程中为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而孕育而出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破产经济拮据,地方小学要收取学费,导致大量家境贫寒的儿童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农家子弟肩负放牛、喂猪、照看弟妹等惯常性任务,如果强迫他们进入学校进行专门学习,不但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会加重家人的劳动量。当时师资缺乏、缺少专门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且知识私有化现象严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守知奴”,将知识视为私有财产不与人分享。面对这些问题,陶行知先生通过思索试验,认为只有推行“老生带新生”的办法才能在中国普及教育,于是 “小先生”制便孕育而生。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基础的匮乏决定上层建筑的改革,小先生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得以产生的共同原因是经济匮乏和师资不足
(二)组织形式
贝尔-兰卡斯特制由教师挑选出一部分年长且绩佳的学生,首要对这一部分同学进行教学,他们学成之后再去教授其他学生。这一部分被挑选出的年长且绩佳的学生就是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导生,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导生向其他同学传递知识的过程。小先生制中的“小先生”是比其他人先拥有知识和阅历的人,而学生则是学着去习得比他自身先拥有这种阅历的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因而,不论是贝尔-兰卡斯特制还是小先生制,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知识的形式。
(三)社会影响
贝尔-兰卡斯特制因为能提高教师资源利用率、学费能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18世纪初叶的英国得以推广,对导生的培养也显现出了英国师范教育的雏形,推动了初等教育在英国的普及,为随后英国的学校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有一千多万学童,陶行知先生认为能够拯救当时军阀混战的中国唯一出路便是教育,而国民教育的突破点在于普及,普及教育的根本在平民教育。采取小先生制的办法,“小先生”虽力量小却不可忽视,每个学童教两个不能进校的儿童,知识广泛得以传播,对当时中国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言蔽之,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平民教育,并通过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
尽管小先生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在产生原因、组织形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着诸多的联系,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的开创与继承的关系,因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国情状况不一,它们之间仍存在很多的差异。
(一)产生背景
1.贝尔-兰卡斯特制的产生背景
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中最为迅猛的便是英国,它完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却也引发了英国的阶级关系复杂化。在社会层面和思想领域的教育需求形势下,统治阶级中的贤能对国家治理教育提出意见,他们认为政府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上层阶级子弟的教育问题,而应是以下层阶级为对象的普及初等教育。随后欧洲各国逐步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18世纪末英国普及初等教育展开了发展,为解决教师少学生多的困难,逐渐设立了贝尔-兰卡斯特制。
2.小先生制的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力不振,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农民人口众多,当时梁漱溟、晏阳初等教育家都意识到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问题,要走教育救国的路线必须普及平民的初等教育。陶行知先生则更清楚的意识到中国当时国穷民弱的国情是普及教育的首要障碍,在这样特殊的国情下只能采取适合本国的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完成普及平民教育的任务,因而他设立了小先生制,有效的利用了人力资源,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利于教育的普及。
3.二者产生背景的区别
贝尔-兰卡斯特制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时代背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革命之中。而小先生制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对教育的一种教育救国的新尝试,是中国特色的导生制。二者所处的时代和孕育他们的环境不同,导致它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情况各异。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贝尔-兰卡斯特制因其教学易机械化,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育质量日益低下,无法满足大工业生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等弊端,在1840 年后逐渐被正规的学校教学制度所取代。小先生制就本质而言是在国力不足的特殊时代普及教育的无奈之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小先生自身知识水平和精力的不足、招生不易、生源流失严重等现象,教学内容也有限大多是识字教学,在不同地区所形成的反响褒贬不一。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20世纪30年,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抗日动员民众的有效工具,却逐渐与陶行知先生的初衷相悖。
(二)知识普及程度
贝尔兰卡斯特制的“导生”是学生中年龄较大的佼佼者来充当的,而小先生制的“小先生”强调的是知识获得的先后顺序,由先知者充当其他人的“小先生”。因此,前者注重了导生自身的能力,保证了知识正确的传播和普及,而“小先生”却不一定能够有能力将传递正确的知识给他人。但贝尔兰卡斯特制仅限于在学校中学生与学生间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涉及到社会层面,小先生制除了致力于儿童教授儿童知识,也深入到儿童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成人,对于整个社会的教育普及和知识传播更有利。
三、“导生制”的当代意蕴
贝尔—兰卡斯特制和小先生制从本质上说都是现代“导生制”的鼻祖,都是当时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和改革,于我们当下的教育工作而言也有所启迪。
(一)创新运用导生制,改进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对学生集体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他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无法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尚不能承担全国推行单独教学组织形式的当下,仍旧要把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可以创新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补充班级授课制,探索教学组织形式的新模式。
班级授课要面对全班学生,其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和发展,难免一部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需求容易被忽略,而“导生制”中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则能够作为一种补充去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确保划分小组时组内各认知层级的学生比例恰当。后进生不懂的知识可以请教同组的优等生和中等生,他们在教导后进生的同时又相当于把所学知识复习了一遍,还可查漏补缺出自己也不懂的知识一同去请教老师,同后进生共同进步。同组优等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扩大优等生的视野,而中等生在小组中既肩负着帮助后进生的责任,也有优等生作为榜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如此便能较为全面地照顾到学生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创新运用导生制来改进班级授课制,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多元化,充分注重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学习从课堂教师教导延伸到了课下学生之间共同探讨,使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获得长久的进步。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思维引导
我国应试教育横行。许多学校都只注重书本上考试相关内容知识的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成为了绝对的主导,“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受限,出现在中国没有学习,只有考试的怪象。反观“导生制”,除了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导”,这个“导”的过程是一个践行知识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当代教育者应注意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隐性知识,在教学活动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进行“填鸭式”教育。
(三)培养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终身教育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停滞学习稍不留神便会被时代远远甩在脑后,免于被时代淘汰进行终身学习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导生制”的优势在于促成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局面,这也将促成我们构建学习型社会。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终身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时俱进方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实现个人价值。因此现代教育要做的不仅仅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是时代予以我们现代教育者的重任。
四、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先生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时代反观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亦能从“导生制”中获得灵感来改进班级授课制度,寻求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96.307.
[2]陈波.陶行知教育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34-235.
[3]魏耀发.用数据解读“学生喜欢”[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陶行知.小先生与普及教育[J].民众教育季刊,1935,(4).
[5]李吓琴.陶行知“小先生制”解读[J].行知论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