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与产业经济学教学融合的考试方法改革
2018-02-11◆
◆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产业经济学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互联网与产业经济学课堂的融合是这个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在产业经济学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作为一种学习成绩的检测手段,其与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的考核方式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特点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国际上主流经济学界对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早已形成共识,这些共识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同于应用价格理论;产业经济学是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总的说来,产业经济学在早期称作价格理论或产业组织学(理论),它起源于微观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同时也是各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作为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经济学科,其课程教学更注重现实经济问题与案例的分析。信息化技术在产业经济学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中的灵活应用,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产业经济学考核方式弊端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考核内容与分值结构如下:学生平时成绩主要以课堂回答问题与小测验为主,分值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考核方式,分值占总成绩的50%~60%;此外,完成期末课程报告的成绩占10%~20%。此类产业经济学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1.重成绩轻能力
产业经济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更能凸显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该门课程的应用技能体现甚少。由于期末考试的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导致学生为取得更高的分数对考试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缺乏对产业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甚至有些学生不重视平时的课程学习与积累,缺课请假,而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也能取得高分,使平时勤奋好学遵守纪律的学生感觉不公,甚至为博高分的考试作弊也影响了学风。
当前,用人单位对于产业经济人才的需求强调具有较强的对产业经济问题分析能力,对于经济专业实务的动手能力与应用技能,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高质量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避免高分低能。因此,从传统的产业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来看,恰恰更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对学生综合运用产业经济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察方式,从而造成产业经济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的矛盾与缺口。
2.考试内容与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主要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分标准,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的考核,使得学生在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缺乏自主性与实践性,课程考核在课程教学以及人才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性难以发挥。此外,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决定,一般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考试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与产业经济前沿相关的论述题、简答题的分值比较低,留给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很少。
这种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方面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替代了学生应有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另外,也导致教师无法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与方式做出调整。
三、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产业经济学考试方法改革
互联网时代下,产业经济学课程应有效融入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以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弥补传统的考试方法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组合作学习考核
区别于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信息化技术环境使得现代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核成为可能。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小组学习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由于我国一直以大班教学为主,学生人数多,小组合作学习在传统教学与考核方式中难以推广。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课、慕课的出现,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均发生了改变,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成为可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课程内容主题。课前,老师将布置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与内容,学生通过微课、慕课的等信息化技术进行产业经济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并且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材料,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向教师与同学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需要运用自己课后时间大量查阅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整理后才能对问题进行清晰的阐述。学生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上的小组分工陈述展示结束以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组织相关小组就某些主题进行讨论,最后对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给出考核成绩。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与考核模式下,为准备小组讨论的课堂陈述展示,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去分工合作,如何利用慕课,微课,线上线下自主学习,如何收集资料组织讨论内容,利用信息化技术和链接资料、动画、音效等制作生动丰富的幻灯片,并对讨论主题进行有条理的阐述与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考核方式改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分工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2.仿真模拟实验考核
实践教学是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一项重要特色与要求,也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推进理论教学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运用信息化技术,产业经济学课程可以在仿真模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并将仿真模拟实验成绩计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在仿真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自己的经济决策,通过网络实时下载产业与企业数据,来观察产业以及企业的变化。将仿真模拟实验室应用于产业经济学教学平台,延伸课堂教学,并运用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程考核,不仅可以规避由于距离远近、规模大小、经费投入等制约实习基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消除政策延时性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将产业经济相关知识运用于经济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真正达到课程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月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5,(14):174-175.
[2]张文杰.行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与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77-278.
[3]赵新军.互联网背景下“知识”概念解读及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8).
[4]尹凤哲.产业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