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学养生睡眠真经

2018-02-10杨璞

大众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法睡姿气血

杨璞

偶尔的失眠并无大碍,但经常失眠则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会给健康带来很多伤害。长久以来,古人对助眠有诸多见地,《射雕英雄传》中的睡眠心法你可掌握?“病龙眠、寒猿眠、龟息眠”的睡姿你可用过?

很多人被失眠的问题困扰,而失眠症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有调查显示,中国有失眠症状者达46.58%,疑似失眠患者达15.02%;4.79%的人需长期服用安眠药方可入睡;82%的人有睡眠障碍。

失眠的六大危害

1.失眠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疾病。

2.失眠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

3.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比具有充分睡眠的人有更高的中风风险。

4.长期失眠令许多女性面色无光、皮肤晦暗、干涩、色斑皱纹增多。失眠已经成为现代女性健康和美丽的主要敌人。

5.严重失眠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

6.长时间失眠会致内分泌失调,容易引发并加重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疾病等。

睡眠心法真的有用吗

《射雕英雄传》中,偶遇郭靖的全真教道长马钰为其传授了四句助眠心法口诀: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

很多人也会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用这四句心法口诀,但总觉得不好理解。实际上,剧中只是摘取原文一段话中的四句话,如果把这段话完整地看完也许会更好理解。

原文为:守清静恬淡,所以养道;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去嗔怒,灭无明,所以养性;节饮食、薄滋味,所以养气。然后,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此自然之理也。

也就是说,要做到马钰教郭靖的境界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先要做到前面提到的四个养。

前两个“养”一般人短时间内做不到,但后两个很好理解,就是要注意让自己尽量少发怒,清淡饮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失眠门诊中医师杨晓辉介绍说,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而“人卧则血归肝”。西医研究显示,睡眠时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少发怒有助于入睡和养肝。“节饮食、薄滋味”与入睡的关系更好理解了。《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失眠。

心神不安导致失眠

失眠在《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因病失眠,如咳喘、呕吐、腹胀等,这个大家比较好理解。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睡。

《医效秘传·不得眠》中有这样的记载:“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杨晓辉说,可见,夜晚如果阳盛阴衰则容易失眠。

杨晓辉认为,从脏腑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一般失眠的脏腑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从虚实辨证的角度,实证多为火盛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所致。

明代著名醫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的《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广由营气之不足耳”,还认为“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所以,“性定则情忘,心死则神活”。如果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远离杂念,宁心安神”才能睡得好。

此外,失眠与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也是相关的。比如急躁易怒而失眠,多为肝火内扰;遇事易惊,多梦易醒,多为心胆气虚;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失眠,多为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而失眠,多为胃腑宿食,心神被扰。

失眠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气血虚弱有很大关系。杨晓辉说,如《景岳全书·不寐·论治》中记载:“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若兼顾而杂治之,则十曝一寒,病必难愈,渐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有矣”。

从虚实辨证的角度来说,失眠的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这类失眠的人一般临床表现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运化,肝失藏血,肾失藏精所致。所以,如果是气血虚弱的失眠患者需要补益气血,才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古人的三种养生睡姿

对于失眠,除了中医治疗,还要注意自己的睡姿。清雍正时总理事务大臣马齐在其所著的《陆地仙经》中提到了“三眠魂自安”的睡眠保健方法。马齐家族四代人中,百岁以上的有15人,他本人也活到88岁。“三眠”保健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原书注解为:病龙眠,拳屈其膝也;寒猿眠,抱其膝也;龟息眠,踵其膝也,手足曲则心自定。大凡临睡时,万念俱绝,闭口瞑目,匀息侧身而卧,甚妙。

“病龙眠”的睡眠方式主要是侧身屈膝,最直接的作用是有助于预防腿抽筋。人睡觉时发生腿抽筋的状态多在双腿伸直的时候,仰卧状态时下肢伸直,人体肌肉处在紧张状态,易发生腿抽筋。而侧身屈腿的睡姿,下肢肌肉相对放松,可预防小腿抽筋。

中医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做仰卧屈膝锻炼,有助于胃肠保健,让人更容易安睡。具体做法是:身体平躺,手脚自然伸直;吸气时右脚屈膝,感觉右腿挤压到腹部,吐气时右脚放下来。换左脚重复动作。

很多人经过一日劳作,总觉腰酸背痛,不排除与项背肌筋膜炎、腰背肌肉劳损、颈椎及胸椎关节紊乱等有关。这时就更需要尝试“寒猿眠”了。其最大好处是能自然抻拉脊背,使脊椎关节以及肌肉韧带等得到放松。临睡前或早起时,保持抱膝而卧的姿势2分钟~3分钟,有助于缓解慢性腰背痛等症状。

来源于我国道家养生方法中的“龟息眠”相对难掌握一些。这种睡眠方式对枕头的高度有一定要求:枕高约12cm~18cm,头要微前俯于枕上,躯干要微向后屈,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之势。右腿弯曲在下,左腿蜷曲,膝部触床,左脚背最好钩贴于右腿委中或承山穴上。如果不钩贴也可,但要放到右腿前,以自我舒适为度,然后右肘屈曲,肘弯成钝角即可,掌心向上置于耳前枕上,左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置于髋部。这种睡姿的特点是会让骨盆微向前扭转,头微俯以通任脉,看上去整体呈龟形团聚状。呼吸的时候要心静意定,口微闭,以舌在上下牙龈外徐徐搅动,待津液满口后,先缓缓吸一口气,随津液下降至丹田。再缓缓深长呼气,将气吐尽,全身也随呼气而极度放松。此时,宁神静听息之出,即听息。一念带万念,渐渐入静,呼吸自然,渐入匀静深长细缓。此时,专心听息,自然心合于气,气合于神。对有高血压、失眠以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效果较好,尤其对防治盆腔瘀血有较好帮助。

右侧卧睡姿较为科学

人在睡眠过程中姿势是会变的,刚入睡时保持着一种相对固定的姿势,但在整夜睡眠中,体位一般会变动20次~60次。上文提到“匀息侧身而卧”,无论是病龙眠、寒猿眠还是龟息眠,都有个特点,即手足弯曲半侧卧。这种睡姿保证周身部位放松、气血顺畅、脏腑通达。如更具体些,则右侧卧是较为科学的。右侧卧时,双肺空气吸入量最多,而人体需要的氧气经气体交换后靠血液运输。另外,心脏位于胸腔偏左,左侧卧时心脏受挤压,易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正常人侧卧时以右侧为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疾病引起,治疗失眠还需要到医院就诊后,明确失眠原因,对症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恢复健康的睡眠。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法睡姿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搓手”可充盈气血
寻找文本解读的“心法”
小模大样
糊涂觉和奇怪的睡姿
简介道家丹经《天仙金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