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科技资助方式、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2018-02-10耿修林

西部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分摊风险投资资助

魏 芳,耿修林

(南京大学 商学院,南京 210093)

一、引言

创新是科技类企业的生命之源,然而创新活动的外部性(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也会导致研发活动的私人受益低于社会收益(Arrow,1962;Jones et al,1998)[1-2],进而打击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往往兼具资金密集型特征,无论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还是尖端科研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研发活动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制约着企业的创新活力(解维敏 等,2011;王文华 等,2013)[3-4]。这些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让企业的创新投入偏离帕累托最优,因而需要政府突破“守夜人”的角色,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助,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分担企业创新风险,平衡创新活动的私人受益与社会收益,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戴晨 等,2008;许国艺,2014)[5-6]。

虽然政府提供科技资助的初衷是激励企业创新投入进而带动企业创新产出,但关于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实际影响,相关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有“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资助总量的角度出发,并未考虑到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这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不同的资助方式的影响。比如,将广义的政府资助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方式(梁彤缨 等,2012;周海涛 等,2015)[7-8],根据补贴对象将政府资助区分为研究补贴和开发补贴(Clausen,2009)[9],按照补贴的目的将政府R&D创新补贴分为R&D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唐清泉 等,2008)[10],依据补贴时间将政府资助分为事前一次性补贴、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张兴龙 等,2014)[11],等等。这些研究表明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确实有所差别。

与笼统地分析政府科技资助总量的效果相比,区分资助类型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未根据政府提供科技资助的依据、时机和直接目的进行区分。事实上,有的政府资助针对企业创新投入过程,旨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而有的政府资助针对企业创新成果,旨在奖励企业创新产出。有鉴于此,本文根据政府科技资助的时机和依据,将其分为成本分摊型资助和绩效奖励型资助,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所谓成本分摊型资助是指企业在尚未产生创新成果的情况下获得的科技资助,而绩效奖励型补贴则是指政府依据企业已有的创新成果提供的科技资助。此外,企业的创新投入等财务决策,会受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特点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风险投资参与情况也纳入研究框架,检验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情况是否会影响企业对两类政府科技资助资金的使用,以进一步探析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带来的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资助不仅给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持,还向外界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有利于企业外部融资的获取(Takalo et al,2010)[12]。单纯从声誉机制和信号机制的角度来看,成本分摊型资助和绩效奖励型资助都能发挥正面作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能力。

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企业最终的创新投入决策不仅取决于创新投入的能力,还取决于创新投入的意愿。事实上,政府科技资助资金在企业实际的创新投入中占比并不大,甚至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大部分创新资金仍然需要企业自发投入。许多研究证实,政府提供的创新配套资金能够发挥杠杆作用,带动企业的创新总投入(Czarnitzki et al,2006,2007)[13-14]。成本分摊型资助往往以配套资金的形式发放,其使用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也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很可能发挥较大的杠杆作用,带动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相比而言,绩效奖励型资助是政府给予企业创新成果的奖励,虽然也同属科技资助,但往往没有规定具体用途,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更为灵活自主,很可能将奖励资金作为企业福利,而不是用于创新投入。Gretz等(2012)进行的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政府直接支付部分研发经费能够带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而政府基于企业创新成果提供的资金通常与企业研发支出形成替代关系,会负面影响企业的平均研发支出[15]。综合以上分析,成本分摊型资助通常会发挥杠杆作用带动企业创新投入,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则可能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

H2: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

2.风险投资对政府资助与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

风险投资机构除了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够通过加入董事会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为企业提供基于其自身能力和资源的信息支持、知识支持、经验支持和社会关系支持等(武巧珍,2009;刘胜军,2016)[16-17],这些支持对被投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也有所帮助(Da Rin et al,2007;Celikyurt et al,2014)[18-19]。与普通投资者相比,风险投资机构是更为积极的投资者(Bottazzi et al,2008)[20],尽管促进创新不是风险投资的主要动机(Jeng et al,2000)[21],但创新是科技类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亦是风险投资获得高回报的基础,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有动力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众多文献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会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积极影响(蔡地 等,2015;胡志强 等,2016)[22-23]。

风险投资机构有能力也有动力协助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在政府科技资助资金的使用中也能发挥一定的监督和辅导作用。黄艺翔等(2015)研究了风险投资对政府专项研发资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随着政府专项研发资助的增加,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24]。本文预期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政府科技资助,在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对于资金用途明确的成本分摊型资助,虽然企业将其挪作他用的可能性较小,但风险投资机构仍然可以辅导企业更加积极地配合政府政策,进行更多创新投入。对于绩效奖励型资助,企业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和灵活度,管理层对其的使用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短期行为风险,而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能够督促企业将该资助资金用在价值增值效率最高的创新活动中。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风险投资的参与会强化成本分摊型资助的创新投入激励效应。

H4:风险投资的参与会削弱绩效奖励型资助的创新投入挤出效应。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1)因变量:创新投入。创新投入的相关研究比较成熟,已有文献通常使用总研发费用、研究费用、开发费用、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来衡量创新投入。出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完整性考虑,本文用企业研发支出金额衡量企业创新投入。

(2)自变量:成本分摊型资助和绩效奖励型资助。首先分析和甄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政府资助”项目明细信息,初步筛选出与企业创新活动相关的科技资助,而与企业创新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资助不予考虑。然后将企业取得创新成果之后获得的“技术奖励”“创新奖励”“专利奖励”“专利申请补贴”“技术成果转化补贴”等归入绩效奖励型资助,把企业产生创新成果之前获得的“研发补贴”“科技引导资金”“科技创新基金”“研究与开发项目资助”等归入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于难以确认资助性质或难以划分事前事后的,查找资助项目的具体规定和企业官方网站披露的相关信息予以确认。在主体研究部分用两类科技资助的金额作为自变量,稳健性检验部分用两类科技资助的强度(资助金额/总资产)作为自变量。

(3)调节变量:风险投资。将前十大股东中包含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界定为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用虚拟变量表示。借鉴吴超鹏等(2012)、金永红等(2016)的甄别方法,用两种方式判断企业前十大股东中是否有风险投资机构[25-26]:一是股东名称中出现“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创业资本投资”等标志性字眼的,确认为风险投资机构;二是名称中没有标志性字眼的其他机构投资者,根据清科集团“投资界”网站中的VC投资机构介绍和各投资机构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进行判断,主营业务为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的确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在稳健性检验部分,采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进行替代。

(4)控制变量。第一,众多研究证实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朱恒鹏,2006;张杰 等,2007;Arora et al,2015)[27-29],同时会影响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效应(孙维章 等,2014)[30],采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企业规模。第二,企业的股权结构影响着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的话语权,如果股权高度集中于大股东,风险投资机构能发挥的指导作用就相当有限,因此需要对股权集中度进行控制,采用企业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衡量股权集中度。第三,企业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都直接影响企业内外部融资的获取,因而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能力,将这些因素均纳入控制变量,分别用ROA、总资产周转率、速动比率和可持续增长率来衡量。另外,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对企业的自身禀赋进行较为全面的控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选择效应”带来的内生性问题。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济地位、企业特征和风险投资特征等因素考虑,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不仅在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是科技创新体系中充满活力的“生力军”,对推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尽管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有限,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发展的缩影。第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从事专业技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用设备制造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业务,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表现突出。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额达到4 500万元以上,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高达8%*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的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和营业收入等数据计算得到。。同时,由于科技类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每年接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比例高达90%以上*数据来源:根据CSMAR数据库的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明细数据统计得到。。第三,在我国风险投资更偏向于创业投资,具有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成长性高等特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因此,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出于样本代表性、数据完整性、统计口径一致和规避极端异常值影响等方面的考虑,剔除其中的金融保险类企业、ST等特殊处理的企业、主营业务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异常企业等,最后获取415家企业共1611个观测值。本文所用基本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创新投入、政府资助、风险投资背景等数据均通过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整理获得。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创新投入的均值为2 738.5万元,显著大于中位数1 526.8万元,可以判断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右拖尾,为了满足t检验、F检验等推断分析的基本条件,在后续的回归分析中该变量取对数,以保证因变量基本符合对称分布。在获得政府科技资助的样本中,有78%获得成本分摊型资助,有69%获得绩效奖励型资助。同时,成本分摊型资助的中位数为109万元,绩效奖励型资助的中位数为21.2万元,说明政府科技资助的方式是以成本分摊型为主。成本分摊型资助强度中位数为0.000 8,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强度中位数为0.000 1,直观上看资助强度并不大,说明政府资助只是引导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辅助性手段,更多的是通过杠杆作用来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在所有的样本观测值中,只有28%的企业具有风险投资背景,这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谨慎选择特性相契合。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对象的甄选方面可能更为谨慎,在投资之后对企业决策的参与也更为积极。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见表2。因变量创新投入与两种政府科技资助、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和盈利能力都显著相关,说明变量选取具有合理性。创新投入与成本分摊型资助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创新投入与绩效奖励型资助的相关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绩效奖励型资助可能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风险投资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这不影响其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研究框架。另外,部分控制变量之间本身具有经济意义上的关联,因此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比如经营能力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等。绝大多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远小于0.5,可以初步认为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变量相关性分析

注:1~10分别代表创新投入、成本分摊型资助、绩效奖励型资助、风险投资、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别表示通过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下表同。

3.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两类不同的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自变量成本分摊型资助和绩效奖励型资助为连续变量,而风险投资背景是分类变量,因此在检验企业风险投资背景的调节作用时,借鉴温忠麟等(2005)提出的方法[31],按照企业是否具有风险投资背景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通过比较分组回归系数的差异判断调节作用是否存在。

对成本分摊型资助的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1作为基础模型只纳入控制变量。模型2检验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主效应,回归系数为1.183 0(p<0.05),说明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假设1得到了支持。模型3和模型4报告的是分组回归的结果,成本分摊型资助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主效应再次得到了验证;同时,有风险投资背景组的回归系数显著大于无风险投资背景组的回归系数,说明风险投资具有调节作用,其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假设3得到验证。技术创新是科技类企业成长的动力,也是风险资本实现增值的基础,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风险投资机构有动力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当企业获得政府的科技资助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更能积极进行相应的创新投入。

表3 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注:括号内的值为t值,下表同。

表4是对绩效奖励型资助的回归结果。模型2检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主效应,回归系数为-0.540 4(p<0.01),说明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模型3和模型4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若企业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若企业不具备风险投资背景,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显著为负,具有挤出效应。这再次说明风险投资机构是更为积极的投资者,其通过加入董事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敦促企业将政府资助的科技资金用于价值增值率高的创新活动,一定程度避免了企业将绩效奖励型资助作为企业福利或挪作他用。

表4 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4.稳健性检验

政府科技资助金额是绝对指标,未考虑企业资产规模的影响,因此用科技资助强度(资助金额/总资产)这个相对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此外,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决定着其是否能在实质上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用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替代风险投资背景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表5是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模型1中成本分摊型资助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模型2中绩效奖励型资助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模型3中成本分摊型资助与风险投资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符号与主效应相同,说明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作用;模型4中绩效奖励型资助与风险投资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与主效应符号相反,说明风险投资的参与削弱了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本文的4个假设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是比较稳健可靠的。

表5 稳健性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科技资助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常用手段,但是不同类型的科技资助可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政府科技资助分为成本分摊型资助和绩效奖励型资助,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分析不同的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结果表明:成本分摊型资助能够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研发资金,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并不能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投入,甚至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出效应。政府资助是否能带动企业创新投入还取决于企业如何使用资助资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更能配合政府的科技资助进行更多的创新投入。

如何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是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单从企业创新投入的角度来看,只有事前的成本分摊型资助发挥着积极的激励作用。究其原因,事前的成本分摊型资助往往规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甚至直接要求企业投入配套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的效果就是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则赋予企业较大的自由使用权限,企业可能并不会将其用于创新投入。两种资助方式带来不同的效果也对政府资助资金的使用监管提出了挑战,提供财政资助资金只是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的第一步,如何督促企业将资助资金真正用在创新活动则更为关键。虽然科技类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创新,但创新活动具有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企业很可能为了当期利益最大化而减少创新投入;而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由于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和指导而能更好地避免短期行为倾向,往往能充分利用政府的科技资助进行创新活动,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努力实现财政资金在整体经济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创新驱动战略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激励企业创新的作用,对企业进行科技资助是重要手段之一。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应进一步加大成本分摊型资助力度,并完善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科技类企业是典型的产品领先战略主导型企业,创新是其最具经济利益流入潜力的活动,政府的科技资助无疑有利于其创新活动,但创新活动也具有高风险性。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不但有利于风险控制,也会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增长。因此,科技类企业应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增强创新活力。

[1] 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 155-173.

[2] JONES C,WILLIAMS J. 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 1119-1135.

[3] 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5):171-183.

[4] 王文华,张卓.金融发展、政府补贴与研发融资约束——来自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51-57.

[5] 戴晨,刘怡.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企业R&D影响的比较分析[J].经济科学,2008(3):58-71.

[6] 许国艺.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5):59-64+71.

[7] 梁彤缨,冯莉,陈修德.税式支出、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2(5):32-35+50.

[8] 周海涛,张振刚.政府研发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1797-1804.

[9] CLAUSEN T H. Do subsidies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R&D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at the firm level?[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9,20(4): 239-253.

[10] 唐清泉,卢珊珊,李懿东.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R&D补贴的政府角色定位[J].中国软科学,2008(6):88-98.

[11] 张兴龙,沈坤荣,李萌.政府R&D补助方式如何影响企业R&D投入?——来自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4(5):53-62.

[12] TAKALO T,TANAYAMA T. Adverse selection and financing of innovation: is there a need for R&D subsidie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1):16- 41.

[13] CZARNITZKI D,LICHT G. Additionality of public R&D grant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6,14(1):101-131.

[14] CZARNITZKI D,TOOLE A A. Business R&D and the interplay of R&D subsidies and product market uncertainty[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7,31(3):169-181.

[15] GRETZ R T,HIGHFILL J,SCOTT R C. R&D subsidy games:A cost sharing approach vs. reward for performance[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2,37(4): 385- 403.

[16] 武巧珍.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J].管理世界,2009(7):174-175.

[17] 刘胜军.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融资还是融智?[J].南方金融,2016(4):39- 47.

[18] DA RIN M,PENAS M F. The effe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strategie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7.

[19] CELIKYURT U,SEVILIR M,SHIVDASANI A. Venture capitalists on boards of mature public firm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4,27(1):56-101.

[20] BOTTAZZI L, DA RIN M, HELLMANN T. Who are the active investors? Evidence from venture capita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9(3):488-512.

[21] JENG L A,WELLS P C. Th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Evidence across countrie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0,6(3): 241-289.

[22] 蔡地,陈振龙,刘雪萍.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5):1-11.

[23] 胡志强,彭博.风险投资在研发转化中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1):165-167.

[24] 黄艺翔,姚铮.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政府专项研发补助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5):674-682+733.

[25] 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王璐.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2(1):105-119+160.

[26] 金永红,蒋宇思,奚玉芹.风险投资参与、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增值[J].科研管理,2016(9):59-67.

[27] 朱恒鹏.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行为[J].世界经济,2006(12):41-52+96.

[28] 张杰,刘志彪,郑江淮.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6):64-74.

[29] ARORA A,COHEN W M. Public support for technical advance:The role of firm size[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5,24(4):791-802.

[30] 孙维章,干胜道. IT行业中政府补助对研发与业绩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3):83-88.

[31]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猜你喜欢

分摊风险投资资助
考虑公平性的两阶段系统固定成本分摊DEA模型
房产测绘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方法和实践分析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关于相依风险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界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日媒称联合国维和出钱 中国超过日本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共同配送下成本分摊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