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2018-02-10来胜祥中交物业有限公司北京100036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装配式构件

文/来胜祥 中交物业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建筑行业已经进行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市场中,由于传统建筑的垄断地位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技术上的缺点,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在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技术和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加绿色环保的建筑方式需要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又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1、装配式建筑在的发展路径

国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早,发展成熟。上世纪中期,欧洲和日本受战争的影响,在重建中在应对建筑速度和功能的双重作用下,装配式建筑迅速推行。在政府的牵引影响下,针对推行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积极进行资金支持。

2、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

在房地产行业中,部分企业已经注意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逐渐关注并开始对其技术的研发,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了在我国市场上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些问题。

2.1 经济成本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导致建筑成本高,主要在于材料成本和人员成本。首先是材料成本:由于产业链并未形成,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能享受大量批发的价格优惠,同时生产商在生产中需要另外的设计生产线,而且无法做到长期的量产,增加了材料的生产成本。其次在人力成本上,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这就带来了人员培训所需要的高成本,全套的工作流程需要材料运输,构件生产,仓储,施工,安装等多方面的技术转变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成本。

2.2 行业标准和技术体系的缺陷

在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和技术体系。传统建筑工程的执行标准和技术要求不能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不仅存在于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在验收标准中也存在相关的空白。从2016年起,湖南和广东等地区已经做出了相关方面的行动,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并未发布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执行标准。

2.3 人才培养不足

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原有的建筑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都不具备装配式建筑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建筑学和建筑工程院校内甚至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教学课程。在施工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全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传统的建筑管理人员往往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装配式施工需要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工程建成之后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服务与维护。

2.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出台的指导性扶持政策很多,但真正可操作性的政策和细则屈指可数。以容积率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外墙的做法是使用内夹保温板的叠合墙板,这种墙体的和现浇墙体叠合使用比传统外墙厚度普遍厚150mm左右。由此损失了大量的可使用面积,导致项目公摊面积上升。目前,只有上海和湖南等部分省市出台了统计率的补偿政策,上海市规定装配式项目容积率补偿3%,湖南省规定叠合墙体的部分厚度不计入容积率的计算,河北省运用信贷支持政策,上海市和广东省实行现金补贴的政策。但大部分省市并未实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

3、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总包模式。装配式建筑推广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后续保养等环节有机结合,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统筹预制装配作业,有效把控建筑的质量,生产成本和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缩短建设的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也能保证工程质量。PC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生产、施工减少了施工流程中的交易环节,大大减少流转税费的支出,进而表现为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成本大幅下降。

3.2 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了解到,装配是建筑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任务。但是现行的工程管理和施工标准不能满足装配化建设的施工需要。政府部门需要出台新的施工标准和技术标准。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施工标准,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下一步发展做出参考。保证装配化建筑施工有据可依,施工标准、构件生产标准、验收标准等能够得到统一,帮助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的形成有机的统一。

3.3 建筑企业和相关施工单位根据的长期发展应当将部分注意力放到人才的培养上,传统的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是建筑行业长期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筑企业应当主动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建立人才培养的体系。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上,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高效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为社会输送具有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

3.4 政府积极的参与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产业化的主要趋势,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引导建筑企业进行意识转变,通过行政机制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保障实施质量和安全,加速制定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提高实施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建筑企业开发建设整体式建筑,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支持。积极培育构件生产企业等实施主体,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优化构件生产企业的布局,根据构件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生产设施企业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生产中的节能减排,鼓励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结语:

装配式建筑产业化道路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未来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随着施工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工人工资的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趋势必然想装配式建筑发展。同时,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生产是当今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建筑行业也必须要考虑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探索出走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实现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耀华.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J].陕西建筑,2016.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