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2-10柴晓梅
◆柴晓梅
(山东省费县博文学校)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语文知识,能够有效意识到情感与认知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情感可以有效促进认知活动的实施,认知活动的有效实施反过来又可推动情感教育的发展,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导致语文学习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工具,学生的语文素养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且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然而,情感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存在,是课时最多、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主要课程,是其他学科有效学习的基础,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情感教育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中学教学的改革进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情感教育是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因素。
(二)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逐渐走向成熟,情绪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欢乐、自卑、伤感、自尊等情绪迅速发展,呈现情绪波动大、消极情感大量出现及道德与理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这些极易造成学生感到迷茫,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语文课程自有的人文内涵特性,决定了其是情感教育的关键载体,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努力挖掘文章中学生感兴趣的因素。只有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转化成自我学习的动力。情感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有效了解文章或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情感教育的目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现阶段,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有所改观,但仍无法摆脱考试升学的枷锁。虽然当前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也出现了“综合素质测评”等考核方式,但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仍是帮助学生踏入优质的高中学校大门,升学率仍是考核学校质量及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标准。如果一个初中学校为了顺利实施情感教育,而致使升学率受到影响,则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综合排名及生源。这一情况,导致情感教育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实施。此外,“重理轻文”一直是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语文教学更得不到重视,情感教育的实施阻碍更大。因此,在整体教育环境及教学理念无法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情感教育的实施存在较大困难。
(二)教师的情感素养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按照文章的主体框架进行讲解,如文章主旨、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内容,没有任何特色,导致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学生对其感到枯燥乏味。如学生阅读某一文章时,被其内容所感动,但教师在课堂之上,并未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而是将其进行分解,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特点、中心思想等,导致文章再无美感可言,学生对其也无心学习。如此老套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所起作用十分有限。
(三)情感教育方法需要改进
现阶段,许多中学为了应付教学改革,被迫实施情感教育。但这些情感教育仅是形式而已,教学方法并未有实质性改变,所谓的情感教育也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程序化教学模式,简单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学生的情感教育需求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此外,有些学校误以为情感教育仅是在形式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应的课件进行展示,向学生解说课件中的内容。这样的情感教育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本身对情感教育的需求,无法真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另一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呈现,毫无美感可言。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人才选拔方式和考核标准
现阶段,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已开始实施情感教育,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当前实施的人才选拔方式和考核标准是分不开的,目前升学率仍是衡量一所中学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标准,学生成绩高低仍是决定能否进入理想高中的唯一指标,成绩仍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采取应试教育是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最好选择。故若要切实实施情感教育,必须对当前的人才选拔方式及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方式和考核标准,推动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自身要具有健康的情感认知
教师具有健康的情感认知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推动者,对情感教育实施的成功与否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情感教育认知。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爱,爱自己的工作,爱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切实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为学生进行情感学习提供正确引导。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三观,只有正确的三观,才能促使自身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为,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更好地从事语文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注重挖掘学生自身的情感素质
情感教育的源泉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因此,若要获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学生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情感因素。一方面,学生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提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了解作者当时真实情感,学生此时要把握好机会,对作者的感情进行真是把控。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对父亲为我购买橘子的过程详细描述,黑布大马褂、爬上月台、翻过栅栏等一系列动作的描述,衬托出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是对自己无知的嘲弄,是对父亲给予的爱的愧疚,是感激,更是对父亲的重新认知,多种感情纠结在一起。这些感情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没有对文章及作者思想的真实感悟,是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情感素养,增强文章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对文章进行朗读时,采取声情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浓浓的情感之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自身情感素养也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军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一代月刊,2015,(7) :36.
[2]赖红红.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3,(10)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