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0◆李俭
◆李 俭
(吉林省大安市慧阳第一小学校)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
数学建模思想的主要内涵,实际上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应用。一是通过何种办法建立数学模型;二是在建立后如何对数学模型进行有效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数学建模思想本身的内涵,能够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数学本身的理论以及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不同公式由繁化简,从而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建模思想的主要内容
数学建模思想主要是在对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本身体现出的内容也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第一,在模型上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选择。第二,针对模型进行有效的选择后,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逻辑推理。第三,针对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有效的研究,并用数字化对其进行有效的表现。第四,根据原有的参数对模型进行计算。第五,将计算的结果引入到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对其结果进行科学性的估算。第六,对于估算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检验,并且保证其科学准确性。第七,根据最终得到的模式进行实际应用,保证其能够应用到学习中,从而保证小学数学能够有序发展。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本身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情景带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矛盾以及问题。教师把数学教学中的内容通过充分的提炼,让学生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对数学建模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为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用了西游记中唐僧分桃子的故事,当出现一个桃子分给两人吃不能分到整数时,引发矛盾冲突,从而引出分数。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的经验,让学生感知数学模型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數学,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隐含的数学,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学模型。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时,有一道题目是:求粉刷教室内部墙壁多大面积时,学生以生活经验直观想到需要刷的是四壁和屋顶五个面,门窗和黑板不用粉刷,于是得出先量教室墙壁、门窗、黑板的长和宽,再计算四面墙和屋顶的面积,然后用五个面的面积减去门窗和黑板面积=实际应粉刷的面积,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具体测量和操作,得出这样的数学模型。再比如学习“相遇”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让甲、乙两名学生在教室内实际走一走,体会什么是相遇,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相遇时,甲和乙各自走的路程和,就是全程,即得出数学模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全程。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不同的变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具备初步的建模思想后,教师可以运用小学数学中各种不同的符号,来表达数学教学中的变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数学中的变量关系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并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对各种变量关系进行选择以及判断,从而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正反比例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出了两组不同的变量关系,木棍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分别是12、14、16以及18、21、24,教师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计算,发现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的比值相等,学生能够判断出这两组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另外,数学建模思想本身的发展阶段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设计,为了保证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对各个教学阶段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吸收数学中的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小学数学建模思想作为教育教学中较为科学化的教学思想,通过对其内涵以及应用的研究,从而实现对其的深入了解,为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应用奠定重要的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研究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0):88.
[2]郑敏芝.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