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脏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研究

2018-02-10李楸莹李曼丽杜晓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患方规培医学教育

沈 清,李楸莹,甘 华,李曼丽,杜晓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现代医学已逐步转变为包括心理、社会及生物医学的综合性学科[1],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常态[2],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及对医疗水平的高要求,使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医患之间的沟通障碍导致了大量医疗纠纷的产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规培医师必备的素质,也是当前医学教育的一大挑战。

一、培养肾脏内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使医师更了解患者病情,做出正确诊断,而且能使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在临床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尚有不足,只有经过规范化培训,才能获得独立从事临床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作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之一[5],不仅是规培医师必备的临床技能,也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密切相关。结合本科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经验,对肾脏内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二、肾脏内科规培医师常见的医患沟通问题

(一)社会环境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近年来,随着法律的普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同时因为舆论导向的偏倚和新闻报道的失真,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抱着怀疑的态度就医,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猜疑[6];再加上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病者不能理解医疗中存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对疗效期望过高,一旦出现不良结果,就主观地认为是医方的过错。

(二)规培医师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的缺乏。

我国医学教育重视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常忽视人文、心理等知识的培养,尤其是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师后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并常常缺乏法律和风险意识,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时往往无所适从;还有漠视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不能理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三)规培医师临床知识和经验的缺乏。

规培医师进入临床工作的时间短,临床知识及经验相对缺乏,在与患方交流过程中常缺乏自信,对于患方全面深入地询问,有时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对于肾脏内科医师而言,这一点则更加突出,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迅猛,有些知识的更新之快让本专业的医生都未能全面、及时掌握,对于才进入临床的规培医师则更难。其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很多检查设备简化了医师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也减少了彼此的沟通交流[7]。规培医师在与患者交流时也常忽视其经济背景、教育程度、心理状况,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需求,造成患者对医生信任下降,常产生非医疗差错性质的医患纠纷[8]。

三、提高肾脏内科规培医师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开展法律和沟通意识的岗前培训。

在进入肾脏内科时,总住院医师将对规培医师进行岗前培训,首先进行医疗法规、制度、纠纷防范及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强调规培医师在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从事医疗活动,确保医疗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避免形势单一,还可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座或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让规培医师在兴趣中提高法律意识。其次,提高医患沟通意识,强调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提高临床专业水平和医患沟通的技巧。

对每一位医生而言,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是开展医疗活动、医患沟通的基础。肾脏内科新技术多,通过带教老师举办各种讲座和操作实践,及时将新技术、新进展介绍给规培医师,增加医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规培医师的一言一行[9],肾脏内科带教老师不但要向规培医师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向规培医师示范医患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活动中,要加强沟通技巧的提高。首先,态度真诚,沟通中要倾听患方的倾述,了解其经济、教育背景才能更好了解其需求;其次注意沟通对象的情绪,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期望值。在沟通中,学会自我控制,避免强求对方接受事实,避免使用过激词语及专业词汇;可在感受到患方不信任时,适度地“示弱”,不自我辩解,鼓励其咨询上级医生,当上级医生回答和自己一样时,患方也会建立起信任来。

(三)让患者知情同意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

患者入院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病情,在用药、做各种检查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方案供其选择,贵重药品、昂贵检查,应按规定签署知情同意书,让患方减少过度医疗的担忧;其次可详细告知患方诊疗方案、疗效风险评估等,取得其信任、配合。肾脏内科大部分疾病为慢性疾病,特别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要长期于门诊随访调整用药,这就需要医师详细地将疾病情况告知患者,使患者配合。实践表明[10],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也能为治疗疾病提供更多信息,不但能提高疗效,也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四)沟通过程中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特征。

患者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理解,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等尤为敏感。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患者心理活动。对于尿毒症患者,躯体的不适,强烈的求生欲望、昂贵的透析费用往往使病人产生负面情绪,在医患沟通中,要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波动,积极纠正尿毒症患者是“废人”、“累赘”等消极观念,强调患者可以通过充分透析或肾移植改善生活,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使患者情绪稳定,得到心理上的必要满足[11]。

(五)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

将医患沟通能力作为规培医师的必修项目,并进行考核,可使规培医师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考核方式可包括带教老师评定、规培医师自我评定以及患者考核[12]。带教老师的评定要公平、公正、客观;相关办公室可定期到病房针对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调研,以此作为患者考核,并组织评估和分析。三者结合的考核结果,既反映了该规培医师的真实沟通能力,又能督促其提高沟通能力。

总之,在当前新的医疗形势下,医患沟通非常重要,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有助于规培医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谐医患关系,而且对其日后独立开展临床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13]。培养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 玲,甘代军,马 俊,等.现代医学模式运用于医疗实践的阻碍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531-534.

[2]范 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188-189.

[3]王凤枝,马 艳.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151-153.

[4]马艳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8):51-52.

[5]陈 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6]刘 晟,沈宏亮,仇 明.微创外科住院医师常见医患沟通问题及培养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382-384.

[7]任惠文,刘 洁.新医患关系下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70-72.

[8]杜 舟,黄 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8-59.

[9]范瑞明,姚声涛,李 刚,等.关于强化脑血管病专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108-109.

[10]王 凌,王科青.外科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几点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1):137-138.

[11]司晓芸,吴小燕,毕晓红,等.《血液净化学》临床教学中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11-1014.

[12]李慕白,于 燕,侯丽辉,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87-88.

[13]黄宇玲,赵良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1):123-124.

猜你喜欢

患方规培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规培”的上海模式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