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及处理

2018-02-10刘波锦州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通病注浆施工现场

文/刘波 锦州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1、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出现不均匀沉降

一旦公路路基在部分与整体上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公路两侧路面则会出现构造错台,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变形、水泥混凝土面板断裂、桥头跳车等,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的平整性与安全性。不仅会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与期限,还会给公路维护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1.2 纵横双向的开裂

在公路路基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人员未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而降低公路路基的质量,则极容易造成公路路基出现纵横双向开裂问题。此外,在出现不均匀沉降的路基路段,也极容易出现路基开裂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将会给公路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影响。

2、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

2.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这是防治质量通病,确保路基工程建设效果的重要任务。但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根据路基施工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质量控制责任制没有落实;或者忽视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路基填料不符合规定,随意增大填筑层厚度,压实不均匀;或者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被忽视等等。这些质量控制环节的不足,是导致路基质量通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2 路基施工技术没有落实

落实施工技术措施,这是路基施工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应该落实摊铺技术、碾压技术和养护技术等。但目前在施工中,这些技术措施没有得到严格遵循,一些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完善施工方案设计,未能对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组织,制约施工顺利进行。

3、解决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3.1 加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隐患。

3.2 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3.3 提高机械设备配置标准。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到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而且评判施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机械设备的配置标准,只有配置现代化先进的机械设备才能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对路基进行夯实的时候,应该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方法的充分结合,更好地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

3.4 及时完善和变更设计。

由于公路工程路基设计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如果在设计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勘察,也就设计不出和实际工程相符合的施工图纸,进一步便会影响公路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变更现象,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重新勘察,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返工,大大增加了工程的资金投入。比如,在再次勘察的时候,应该对原来勘察过程中没有仔细勘察的岩溶地质、软弱地基以及滑塌土体等各种不利地质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详细的勘察,还应该补充岩溶填充、对软基进行补强换填以及抗滑桩、桩板墙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自然因素而引起了地貌地形的破坏和改变,可以采取挖填方式或者是变更断面的模式来进行解决,适当情况下可以对施工图纸进行一定的更改以更好地避免埋下安全质量隐患。

3.5 加大公路路基设计工作力度

在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同时涉及到了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问题,应该对施工质量进行优先考虑。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主要是对施工现场水文、气候以及地质环境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4、工程实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连接A、B两市,观察显示该高速公路K18+145~460以及K27+908~K28+010区段内主线左幅出现两条纵向裂缝。现场勘查数据显示该区域原地面横坡坡度在40.0°~50.0°范围内,岩性结构以强化红砂岩为主,公路路基为半填半挖方式,边坡填土高度在16.0m~22.0m范围内。参考该裂缝的分布情况以及该高速公路地形情况来看,形成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陡坡路基填筑过程中对填挖交界部位的处理不够到位,三角区未压实且产生沉降牵引作用力,导致裂缝缺陷进一步发展。除此以外,该高速公路项目工期紧张,为赶工期导致填筑环节施工速度过快,孔隙水不平衡,工后不均匀沉降明显,同样导致了裂缝缺陷的产生与发展。

本工程在处理该缺陷时采用无砂砼小桩基础,并配合预压排水固结、灌浆胶结、以及灌浆排水固结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降低荷载水平以及附加应力,从而提高桩间土以及复合土层变形模量,使工后沉降能够明显降低并稳定。在对纵向裂缝缺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采取施工工艺如下:本工程中选用直径为150.0mm钻机钻孔。首先于现有路面顶面架设钻机并对路基地基进行加固。然后洗刨裂缝处面层,基层裂缝处灌入沥青进行封缝处理后,重新铺筑面层。小桩施工前按照5.0m的间隔距离于公路路面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断面中路基边缘以及中央分隔带边缘分别埋设2根1.0m以上钢筋,施工期间每日测量两次,若路基边缘与中央分隔带边缘钢筋间距超过初始读数±0.5cm则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恢复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为了确保路基不会因小桩施工而失稳,要求自土路肩边部向路基中部逐排实施。缝外靠路肩一侧不少于2.0m,缝内侧不少于1.0m,桩长至原地面以下1.0m,施工时自外向内,并隔桩压浆。小桩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边成孔边喂料注浆成桩的方式,严禁先批量成孔而后注浆成桩的施工方式。现场注浆选用壁厚4.0mm,直径50.0mm的无缝钢管。注浆管安装完成后,采用1次跳跃式注浆法,完成1次注浆后将压浆头拧下并用清水冲洗,然后将压浆嘴更换至另外点位,按照同样方法的完成注浆作业。注浆过程中还应当对水泥浆初凝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建议控制在45.0min~60.0min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公路路基由于受到气候、土壤、水等客观因素及设计缺乏合理性、缺乏有效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通病。必须处理好公路路基的质量通病问题,从而保障公路的使用质量与期限,推动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通病注浆施工现场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