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

2018-02-10张春惠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

文/张春惠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德州 253000

1、装配式建筑的功能

1.1 设计多样化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房屋,采用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根据住户的需要,可分割成大厅小居室或小厅大居室。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

1.2 功能现代化

(1)节能,外墙有保温层,最大限度地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2)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

(3)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

(4)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

(5)外观不求奢华,但立面清晰而有特色,长期使用不开裂、不变形、不褪色;

(6)为厨房、厕所配备各种卫生设施提供有利条件;

(7)为改建、增加新的电气设备或通讯设备创造可能性。

1.3 制造工厂化

传统建筑物外表面,若依靠现场施工制成多种美观的图案,粉刷彩色涂料不仅出现色差而且久不褪色,是十分困难的。但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过模具,机械化喷涂、烘烤工艺就可以轻易做到这点;木窗,钢门窗,薄壁铝门窗日渐淘汰。塑钢门窗正在兴起,其制造工艺也更为先进;散装保温材料完全被板、毡状材料所替代;屋架、轻钢龙骨、各种金属吊挂及连接件,尺寸精确,都是机械化生产;楼板屋面板为便于施工亦应工厂预制;室内材料如石膏板、铺地材料、天花吊板、涂料、壁纸等等都要经过复杂的生产流水线才能制造出来。况且,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诸如强调,耐火性,抗冻融性,防火防潮,隔声保温等性能指标,都可随时进行控制。

1.4 施工装配化

(1)进度快,可在短期内交使用;

(2)劳动力减少,交叉作业方便有序;

(3)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精度,保证质量;

(4)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很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5)施工成本降低。

2、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2.1 坐浆质量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坐浆的方式,由于实际施工中各环节配合或操作不当,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机械设施方面,主要缺乏了科学有效的质检工具,导致质量管理效率降低。因此要开发针对坐浆层厚度不规范和套筒注浆不饱满问题的检测工具,提高坐浆的质量。在材料方面,坐浆料的质量和配比也是影响坐浆质量的重要原因,坐浆料的搅拌要坚持“少拌”和“勤拌”的原则。在人员方面,现场产业工人较少,对坐浆料没有达到精确控制水平,而且工人对施工质量没有从高度重视,缺少对应的技能培训。工艺方面,坐浆层在洒水养护环节易产生结合面的裂缝,缺乏有效的坐浆层厚度检测仪器,如果坐浆层太厚,垫块容易发生偏移,坐浆层太薄,结合面又会出现空隙。环境方面,气温过高会加快预制构件结合层水分蒸发,温度的过高也会影响工人行为状态,舒适的温度环境有利于工人施工。

2.2 安装尺寸偏差问题

安装尺寸偏差问题主要体现在墙板拼接的接缝处理,装配式预制墙板之间的接缝不通顺、不均匀、标高误差等方面。在机械设施方面,由于缺乏实用的精度控制工具,导致拼缝误差偏大,造成与建筑的理想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吊装构件时构件晃动不易控制安装精度。人员方面,装配式项目较少,工人实战经验偏少,预制构件安装经验和操作技能有待积累和提高。材料方面,构件尺寸误差的累加和运入工地时没有及时剔除出来。工艺方面,施工放线的不准确,导致标高产生误差。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装配式建筑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当采用射频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这两种关键技术能够推动装配式建筑向绿色建造发展的进程。其中射频技术能够将构件的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在组装和生产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在验收、安装、物流、仓储、生产等环节准确的辨识出构件的信息,防止出现信息孤岛问题,降低出现信息录入错误率,从而便于及时更新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技术,有效的防止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在构建建筑信息模型的时候,模型的核心数据主要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持续管理单个设备数据、装配体数据等,通过建模计算对构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分析其与整体的耦合度,判断出装配的合理性,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发挥积极效用,提高其质量。

3.2 做好临边防护

为防止临边坠物的问题发生,可以使用脚手管,在临边口搭设护栏,并用安全网进行围挡,同时,使用颜色醒目的油漆进行涂刷,从而使作业人员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基坑工程中,临边围护结构也可采用脚手管进行搭设,该围护结构最少要达到防1000kN的外冲击力,搭设好的围护结构可以使用黄黑双色的油漆进行涂刷;工具化围护栏杆的底部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挡土墙的方式,并将护栏杆固定在挡土墙上;所有登高通道的两侧边均必须设置安全护栏,在进行搭设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通道可以采用宽度足够的脚手板,并进行牢靠固定;楼梯的防护应当与安全防护标准的要求相符,可以采用脚手管进行搭设,楼梯的坡度必须与规定要求相符,不得搭设过于陡峭的上下楼梯。

3.3 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很多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施工人员造成的,而是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中存在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控制在萌芽当中,进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以便更加全面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吊装工序较多,从而增大了施工安全隐患。虽然我们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关键点还需要解决和提高,需要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