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室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分析

2018-02-10李白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坡道人防建筑设计

文/李白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行为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我国地下空间的建设量以及挖掘深度也开始有所提升。建筑地下室的面积正在不断的增大,地下室的层数也在提高。人防工程中的地下室已经由原本的一层增加到两层、三层甚至更多层。多层地下室的人防设计和一层地下室的人防设计相比,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其所涉及到的层面也比较广。地下室的人防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带有特殊性的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其设计理念以及施工流程等,做好基础的保障措施,尽可能的提升该建筑设施安全稳固程度。

1、多层地下室的特征

大多数的多层地下室都需要依附于建式工程,建式工程的上部是具有坚硬性的地面建筑设施,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削弱冲击波等的效用。同时还能对其核辐射以及炸弹等起到阻挡的效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其诈弹等对其建筑设施的破坏力。但是整体建筑工程的形式以及内部的各个局部位置所受到的上部建筑影响程度比较强。多层地下室的埋设深度比较大,其地面通往人防工程的出入口距离比较长,并且其地下室在红线范围内的铺设极满,这就使得其室外的出入口位置的施工比较困难,相关的设计人员无从下手。多层地下室在一些防护单元部位上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如果其地下室可以满足其相应的规范需求,可以不进一步的划分防护单元等,停止对抗爆单元的处理,人防工程的设计方案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所以其设计方案的对比程度会对其工程造价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人防建筑设计工程的内容比较多,其不仅包括了口部的设计,还需要对平战转换工序进行设计,在这些设计的内容中,口部设计和主体设计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开展地下室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工作,就需要针对其设计内容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究,找到合理的设计方式,提升整体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的水平以及质量。

2、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注意的问题

2.1 人防区域的划分

在对地下室人防工程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首先,精准的划分并确定出人防区域的设立位置。以我国某一总部的地下室人防工程为案例,进行人防区域位置确定的分析,该建筑设施的地下室一共有三层,且每个楼层的建筑面积都在43000平方米,其地下室的日常功能是储存车辆,当作车库。人防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其功能等级为甲类六级,供给甲类六级二等人员进行掩护躲避。首先,其人防设立的位置要在最下的一个楼层,把其人防的区域划分在地下的三层中,设立八个具有防护效用的单元。按照地下室人防工程的设计要求标准,应当把其人防区域划分到最下层,如果没有将其区域放置在最下层,就需要在临战的过程中,及时且快速的对防空地下室以下楼层进行临战封堵转换的处理,做好临战封堵转换的防护措施,尽可能的降低空气的冲击程度,让其冲击无法进入到人防地下室当中。同时,防空地下室内的墙柱都应当对核武器的爆炸荷载效用进行探究,综合性的计算其爆炸荷载的数值。但是传统的计算方式极为复杂,计算所耗用的各项费用也比较高,通过人防区域的划分,可以让其区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供给使用的出入口数量比较多,可以在根源上利用这些出入口来处理人防主次出入口以及疏散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这种划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其最终所划分完整的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数量比较多,会占据其部分空间,需要将重心放置在防护顶板的区域面积设计上。其次,可以将人防区域分成两层,可以把人防区域分成一层和二层,地下二层的面积为八千平方米,利用这八千平方米设立四个防护单元,在地下三层的位置设立一个防护单元。这种设计方式会降低防护单元以及抗爆单元的数量,但是其同时也会影响到出入口的利用程度,需要适当的增加出入口,处理好各个楼层的主次出入口的设计问题,调整好其出入口的疏散宽度等。

2.2 主要出入口设计

主要出入口是指战时空袭前、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必须利用室外出入口设置,室外出入口指通道的出地面段(无防护顶盖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围之外的出入口。若坡道设为主要出入口后,则其在各层所经区域的顶板及侧墙、柱等均需考虑核爆动荷载。设计变得复杂、不经济。在室外阶梯出入口数量不足,而坡道虽为室外出入口却在地下室中迂回曲折的情况下,可采取在地下层设置阶梯出入口上至地下一层的坡道出入口处,经阶梯转换至汽车坡道或自行车坡道的方法。

2.3 要合理划分人防区域

人防区域的基本位置要统筹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只有选定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为后续共层夯实基础。人防区域不能过于集中。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杜绝因设计缺陷造成的浪费。人防区域是人防地下室建筑的重点,建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才能在战时发挥应有的效果。要合理划分保护区与非保护区,根据平时与战时要求来确定地下室的具体层高。建筑单位要合理选择防水效果明显的建筑材料,这样地下室建成后才能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

结语: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地下室人防工程的建筑设计内容,通过对该类建筑设施的特点进行论述,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了解该建筑设施的实际构建状况,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保障其战备的效益,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在一起,调动起相关设计人员的大脑,以此来深入的处理好人防地下室的各类施工问题,提升其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强化整个建筑设施的质量,从根源上来处理其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平战的需求,打造出高战备功能的地下室人防建筑设施。

猜你喜欢

坡道人防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AMT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平朔东露天矿工作帮移动坡道优化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火星车转移坡道柔顺性优化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