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售店的社交转型

2018-02-10刘新兆

中国农资 2018年45期
关键词:小农零售店圈层

笔者基于“购买和交易场所变为经营场景”趋势下对渠道的思考和建议:

在新营销、新零售之前,农药零售店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对于一家一户的“小农”,零售店是不可或缺的地方。但是大多数零售店给人留下缺乏交流的印象,仅仅是一个买卖场所,店员或老板都沉默寡言地接待农户。在中国现在有数十万的农药店,我们就不能把他们作为技术服务和圈层交流的核心使用吗?

面向个人消费的农药店分散在各个小小地域(村、乡镇),所以农药零售店本应该是可以充分灵活地利用地域性的经营资源优势,从而在各个地域促进地区“小农”和“种植大户”之间的交流,为农业技术应用和圈层的形成做出贡献。在这里笔者借用《第四消费时代》对便利店的形容——社交便利店,可以定位成“社交农资店”,即充分发挥社交、圈层功能的农资零售店。

农资店附近集中着很多“小农”和“种植大户”,便于随时购买农药,也便于零售店把农药或肥料送到田间地头。但是从现状来看,“小农”和“种植大户”前往农资店的时间和目的因人而异,因此很少有交流。不过即便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农资店至少可以提供一些能够让农户集中的场所吧。只需要有桌子和椅子,农户就可以在零售店进行交流。这样农资零售店就由“买卖场所”变成了“社交场景”,从买了产品就走,演变成一个技术交流中心,以前交换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甚至是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信息和心得。“小农”和“种植大户”之间的交流、互助将会产生,对零售店的依赖也就由产品变成了技术和场景。

一旦有了交流,社交圈层将会自然形成,农户的安心感、安全感、信任感也会增强。当然,人们聚集的机会要是增多,还能够带动产品的购买意愿。为了能够安心、安稳的种植,人们再次开始重视圈层内的交往。所以,农资零售店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未来也许会出现由“现代小农”和“种植大户”创造的农资零售店。随着土地集中,种植者之间的圈层慢慢形成,特别是80后的种植者,会在圈层之上进一步形成“农资新零售”——也许带有农药采购和销售功能的合作社,应该是这种模式的雏形吧。

在零售店转变与转型之下:

普通经销配送商向社交经销商转变,成为连接用户与厂家的枢纽。

普通农药销售企业向社交农药销售平台转变,为“农资新零售”搭建和维护各种社群,实现社交。

最终,由“买卖场所”升级为“社交场景”。

猜你喜欢

小农零售店圈层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Google首家零售店筹备中或将落户纽约曼哈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