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三小间防水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2018-02-10邱训琪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00
文/邱训琪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
三小间防水问题一直以来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成为很难彻底根治的质量通病,工程相关参与单位也非常的重视,尽管如此这一质量通病,仍然存在,给后期施工及工程交付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工期延误和相应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单位尤为重视,特将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关该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做简单的论述。
1、质量通病的原因
1)三小间部位砼局部振捣不密实,产生的渗水。
2)现浇板预留管四周二次浇筑砼与原现浇板之间不密实,浇筑方法方式不当,这是非常关键部位,大多数漏水、渗水出现在这个地方。
3)基层处理不到位,高低不平,导致做完防水层后容易形成空鼓。
4)浇筑预留管四周砼用铁丝吊穿支撑模板,随着时间的推移砼与铁丝伸缩不一,造成砼与铁丝之间形成缝隙,然后沿着铁丝渗水。
5)敷设在三小间的预埋管放置不正确、固定不牢固,造成施工时产生空鼓或破坏防水层。
6)门上止水台易返潮。
2、施工中的几点要求
1)施工前的结构表面清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当内墙瓷砖镶贴完毕后没有安装排水管件及管道时清理可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清理,当安装了管件及管道时清理必须采用人工清理。
2)严格控制瓷砖的镶贴厚度:后做防水层瓷砖镶贴总厚度不小于30mm,先做防水层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贴至墙面根部,只有严格的控制好装饰厚度才能避免后期找底时将上返防水层破坏现象的发生,管道安装的固定件处在防水层部位的必须采用加胶后固定的方法,防止从固定件处将水渗入防水层下部造成渗漏。
3)吊管口的施工方法:先将主管道安装完毕并临时固定后再安装支管并临时固定,将管口处清理干净并吊口,吊口的方法及使用的材料见图片。采用DBG灌浆料进行灌口,灌口时要求一次性完成,隔日即可拆模
4)拌制DBG微膨涨灌浆料
5)管口浇灌DBG微膨涨灌
6)抹防水找平层前进行管口试水
7)抹防水基层找平层
3、施工方法
1)先将四周墙面的找平层抹好,抹灰前先根据贴好的瓷砖表面设置抹灰厚度控制点,防止瓷砖找底时破坏防水层,找平层的表面至瓷砖表面应控制在18mm的预留厚度;
2)抹防水基层找平层前先拉坡度线进行贴饼或设置控制点,这步工序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找坡度线时必须将暗地漏处设为最低点,且在拉线时将线比暗地漏的上口抬高5mm,以此点作为找坡的基准点,坡度不小于0.5%,第二在抹压时将暗地漏周围直接抹到暗地漏上口使其形成集水坑;
3)做素浆结合层,先将基底清扫干净,洒水并撒上水泥面用扫把扫均;
4)抹平面找平层时要根据设置的控制点进行施工,用刮杠找顺,抹压不少于二次,并将管根抹成高度为30mm的管墩,将立面与平面的交接处抹成弧形,与其它房间的连接处做成止水台式;
5)养护:基层找平层施工完毕后24小时应及时浇水养护或浇水后用地膜覆盖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水泥砂浆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砂浆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
4、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
1)正确使用振捣器,加强三小间部位砼的振捣,做到不漏振或振捣不密实;并能把周边阴角部位挤压到位,不留死角,然后用刮尺找平。
2)①预留管四周砼材料应用细石砼,不要用原现浇构件配置的混凝土,细石砼的稠度要适宜,其强度等级不易小于C15,亦不要高于C20;因为细石砼的强度等级太小达不到应有的强度等级,太大容易出现收缩裂纹。②浇筑前将预留洞清理干净,周边凿毛,漏出新槎,然后支模。砼浇筑前将原砼接触面充分湿润。砼应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砼前,应先用素水泥浆将剔凿的砼及模板面涂刷一遍,再灌入细石砼并振捣密实,待浇筑的砼凝固后,要浇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待2-3天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二次浇灌,二次浇灌的砼应低于原砼现浇面0.5cm,最后用同样的方法浇水养护7天。此施工工艺可较好的避免该处出现裂缝,从而防止渗水、漏水。
3)做好基层找平工作,防水施工前将基层清理干净,阴阳角做防水部位均做成圆弧角,不可做成直角。
4)该处支模不用铁丝吊模板,改用模板和钢管直接顶实牢固。这样既有刚度又稳定且易于施工。
5)预埋管件如需要割槽的一定要割槽,尤其是墙板转角处,要保证管子位置正确,且要固定牢靠,不得松动,固定完成后统一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待砂浆凝固后再做防水层施工。
6)打底刮糙要注意下口不低于50公分处压光,阴角做半圆弧形。门洞口防水必须反倒地面上口不低于30公分宽,防水不得低于两遍。宁愿一开始多花点功夫,检查验收仔细一点,坚决避免以后出现返工现象。
结语:
综合所述,本文对三小间防水问题一些质量通病做简答的分析陈述,并对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对局部细节控制的点,进行有重点的分析介绍。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加强这方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总结相关控制要点,从而彻底根治这方面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