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2-10◆
◆
(昌邑市柳疃镇潮海学区小学)
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考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10年之久,我从教也已经10年了,回首新课程陪伴的十年时光,感慨很多。新课程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用分数衡量学生的传统教学,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和同行们交流。
一、转变学生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上课时多关注学生的及时反映,而不是只按自己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改之初,有相当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自己不动脑筋思考问题的那种机械的学习方法。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堂数学课。为此,我设立了“争分比赛”制度,以此激励同学们,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踊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而且还能在合作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创设情景,给他们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从而让小组合作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例如,我在教学《圆面积的推导》一节课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以及曲线转化为近似直线的过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剪、拼、摆等方法推导出圆面积,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就可以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
三、教学中切莫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有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如果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如我在讲《圆柱体的体积》时,圆柱体积的推导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对圆柱进行切割变形,把它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培养了合作意识。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收获。
四、老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新课改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可是往往有些老师总会超过时间,讲20分钟或是30分钟。其实老师讲得多并不一定效果就好,讲得少不一定效果就差。关键是老师要有效的利用课堂上这10分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作用。相反,有些老师总是不放心自己的学生,总是一遍一遍的问“懂了吗?”“明白了吗”,不行自己就再讲一遍,明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结果浪费了一些没必要浪费的时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他们的能力培养出来了,作为老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不要总是不敢放手,做一些无谓的重复。本人就曾经陷入这种误区,导致课程跟不上进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使数学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主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