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及护理干预探讨
2018-02-10谭红菊
张 琴,杨 伟,谭红菊
1 临床资料
老年脑梗塞患者常发生吞咽困难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采取鼻饲进行胃肠营养及给药,长期鼻饲仍可能发生返流、误吸,临床处理过程中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风险。现报道1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返流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其基本规律,总结护理对策,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因返流误吸引发的相关并发症。
患者,男,88 岁,于2012年起多次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肺部感染、腔隙性脑梗塞、脑梗塞后遗症、冠心病、2型糖尿病、痛风、类天疱疹”,近5年患者出现老年痴呆症状,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认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四肢肌力减弱,能轻微活动,不能主动翻身。 2016年 11月23日患者因“咳嗽10余天”入院,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营养脑细胞、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时好时坏。2017年初患者反复出现喂食后呛咳,肺部持续可闻及湿罗音,于 2017年1 月31 日予以留置胃管鼻饲,在正确的实施鼻饲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胃潴留及食物反流引起的呛咳,为了防止因食物反流引发窒息等危险因素,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良鼻饲方法,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2 误吸原因分析
2.1 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减退 患者长期卧床,自主活动能力受限,依靠护理人员被动翻身,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胃排空延迟,易发生胃潴留,严重时引起食物返流导致误吸;患者健康状况差,病种多,病程长,病情复杂,反复并发肺部感染,痰多而黏稠,反复吸痰刺激引起食物返流导致误吸;患者年龄大,咽喉黏膜萎缩,喉的感觉功能减退,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防止胃食管反流的作用减弱,进一步增大鼻饲反流误吸的发生率。
2.2 护理认识不足 护士业务素质不高,对预防老年脑梗塞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护理认识不足,没有合理安排鼻饲与各项治疗和护理,鼻饲后进行雾化吸入、吸痰、翻身、叩背等各项操作,刺激患者引起呛咳、返流、误吸。
2.3 鼻饲体位不当 正确的鼻饲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老年患者因食管下括约肌屏障作用减弱,增大了食物返流的机会。鼻饲时患者未取半卧位或半卧位坡度过低,不足30°,鼻饲后过早的采取平卧位,挪动患者,是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吸入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认为,降低反流、减少误吸发生的最佳体位是将头部抬高 30°的半卧位[1],因此鼻饲时患者长期保持持续仰卧位或平卧位,大大增加了胃内容返流入呼吸道的机会。
2.4 胃管置入长度不足 胃管置入长度不足,按照教课书的要求,常规插管长度是从发际到剑突45cm~55cm,但一次性硅胶胃管第三侧孔距胃管前端约7cm~8cm,当我们按常规置管长度,此孔可能会位于贲门以上的食管内,行鼻饲时鼻饲液易滞留在食管内,当各种因素刺激患者时,滞留食管腔的鼻饲液易返流于咽喉部发生误吸,严重者窒息。研究认为,当胃管插入 55~65cm时,可准确监测胃内残留量,及时发现胃潴留;有效地降低患者返流、呛咳及误吸的发生率[2]。
2.5 鼻饲操作方法欠规范 鼻饲前未按常规抽吸胃液,未判断有无胃潴留,鼻饲量过多,引起胃潴留;鼻饲速度过快,引起消化不良而出现食物返流;鼻饲温度不适宜,引起腹泻。
2.6 缺乏鼻饲相关护理知识 患者家属及陪护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患者因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是由陪护照顾,陪护频繁更替,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不尽相同,缺乏鼻饲相关护理知识,鼻饲技术与经验不足。
3 护理干预
3.1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控制肺部感染,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扣背、吸痰,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将各项治疗和护理时间合理的安排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引起胃内容物返流。
3.2 优化鼻饲流程,根据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在鼻饲准备阶段,及时清除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建议吸氧 15~30min,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每次注食前应回抽胃内容物,常规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了解有无胃潴留及导管堵塞,如有胃潴留,可减量鼻饲或按医嘱加用促胃动力药,常选用多潘立酮,每次 10mg,鼻饲前 30min将药片碾碎后溶于少量温开水,从鼻饲管内注入,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在鼻饲中及鼻饲后2h内不要行吸痰操作,以免因吸痰刺激患者产生剧烈呛咳,使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严重时导致窒息。翻身、拍背、体位排痰、功能锻炼等安排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因体位改变及其他刺激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在鼻饲结束后,采用温水冲洗胃管,进一步清理口腔,鼓励及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定期给予按摩护理。
3.3 改良鼻饲体位,正确的鼻饲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取坐位或半卧位,抬高床头 30°~40°,选择舒适的体位并维持在坐位或半卧位状态下进行鼻饲,鼻饲后保持患者鼻饲时的体位60min左右再恢复原体位,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因鼻饲后卧位改变引起食物返流造成误吸,减少误吸机会。
3.4 增加胃管置入长度,采用管细、质软及光滑的硅胶胃管。置管前,记录患者所需插入的胃管长度,并做好标记。置管后,班班交接,确保胃管位置的准确性,检查胃管是否固定稳妥,防止患者因翻身、烦躁等原因导致胃管脱落或移位。有研究发现,胃管进入越短,越易发生误吸。目前使用的一次性硅胶胃管第3个侧孔位置距离胃管前端长度约7cm~8cm,若按教科书要求的置管长度则第3侧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鼻饲液时,易引起食物反流造成误吸,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了预防食物反流,我们在教科书要求的置管长度基础上增加10cm,延长胃管深度至55cm~65cm,使距离硅胶胃管前端最远的第三侧孔进入胃体内,减少胃内食物反流引起的误吸及相关并发症。
3.5 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及返流情况,确定鼻饲量及鼻饲速率。老年人胃平滑肌随年龄增长而萎缩,胃动力不足,加上长期卧床,自主活动能力受限,依靠护理人员被动翻身,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胃排空延迟。因此,为了减少胃潴留的发生,应减少每次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增加鼻饲次数。开始时宜清淡、少量,温度适宜,不宜过低,避免发生消化不良,鼻饲前可以将鼻饲液滴于腕关节内侧皮肤上,以不感觉烫为宜,鼻饲液温度保持在38 ℃~40 ℃,鼻饲量每餐不超过200mL,鼻饲速度30min~60min,少量多餐6~8次/d,每次间隔2~3小时。每次注食前回抽胃内残留量,若胃内残留量>150mL,则减少注食100mL;若胃内残留量 >200mL,则延缓注食,4h后再次回抽监测胃内残留量[2]。当残留容量在 150~200mL时,认为无胃肠蠕动,应禁食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4]。如出现胃潴留,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记录潴留量。
3.6 选择合适的食物,患者因脑梗塞后遗症及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高热、便秘、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在食物配置的选择上注意富含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及热量、膳食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食物以流质均匀的营养液为主,如稠米汤、蒸蛋羹、菜汤、面糊、清鸡汤、清肉汤、鲜果汁、牛奶、豆浆等,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3.7 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患者年龄大、意识障碍,长期不能经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细菌繁殖能力增强,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因此口腔分泌物中的细菌是引发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必须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d,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3.8 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科学地指导陪护及家属,让其掌握鼻饲的有关护理知识。因患者家属及陪护缺乏相应的鼻饲护理知识,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和管理成为预防误吸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要及时做好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心理疏导工作,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了解患者家属及陪护的感受,耐心细致的讲解置管的目的、方法,鼻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及后果,正确的鼻饲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家属及陪护对鼻饲置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合作意识,减少误吸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陈丽莉. 长期卧床老年肿瘤患者鼻饲体位与反流、误吸发生的关系[J]. 江苏医药, 2014, 40(10): 1161-1162.
[2]陈鸿梅, 邓丽媛, 王艳红, 等. 脑卒中患者胃管留置长度的循证护理实践与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23): 2132-2135.
[3]钱卫玲, 倪桂珍. 多潘立酮预防老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9(3): 71.
[4]李亚轻. 重症患者强化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