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点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路
2018-02-10闫法斌
闫法斌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计算机操作的课程,教学通常在网络教室内进行,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在时间和硬件上为微课的使用提供了便利。微课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产物,它是以简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的教学媒体,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知识点集中而突出,往往围绕着一个主要知识点或者是教学重点进行阐释与集中讲解,直击教学主题,开门见山,知识的梳理与阐释条理清晰,其音频与视频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利用微课资源,增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微预习”—开启教学设计新思路
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把握好预习这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就传统教学方式而言,预习只是停留在对纸质文本的学习上,空洞而无味,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很难起到预习的作用。运用微课,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预习环节的难题,从而开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Flash和Flash动画》一课之前,运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了预习,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微课设计上,先通过幻灯片把几种主流动画软件列出,再用录屏软件将主界面打开,同时介绍了不同风格的界面和操作特点,最后展示了一段该软件制作的动画实例。经过演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走进动画世界的大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动画的积极性。再趁热打铁,通过解读动画的奥秘,抛出“帧”的概念,并引用一小段电影成像视频,把概念化的“帧”更形象、更生活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简单易懂,又印象深刻。通过微课在预习环节的应用,为展开本课的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学生更是在课余时间对Flash动画展开了更多的学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预习,就像是砍柴前的磨刀过程,可以说微课就是一块很好的磨刀石,足以颠覆传统的预习教学设计理念,为我们开启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
二、“微导入”—点亮课前激趣新思路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在授课开始阶段都会设计一个“投石激趣”的导入环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第一个音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微课视频导入的效果更佳。
例如在教学《认识Photoshop》一课时,针对制作原理抽象、操作过程烦琐的问题,笔者紧紧抓住蒙版制作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的环节运用微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先用录屏软件分别出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学生的集体合影,另一张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逸夫图书馆;然后是经过蒙版制作后,让学生的集体照出现在逸夫图书馆门前的效果,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再用摄像机拍摄事先准备好的三层图片:背景图层、被蒙当前层、蒙版层,并且进行叠加,让学生通过这个实例了解蒙版的原理,通俗而生动;随后再用回录屏软件,展示“快速蒙版”制作的相框效果,给学生的视觉再次带来冲击,让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信息技术的广阔天地,从而实现了课前导入的最佳效果。
微课导入,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避免了携带实物教具的麻烦,特别是对多班重复教学中,省时省力又高效。
三、“微探究”—点亮自主学习新思路
新课程改革强调,信息技术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组织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上,提倡“先学后教”,也就是说在面对一个陌生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先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然后才是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微课的出现,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特别是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阶段,巧妙运用微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建构。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图像处理》一课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站在讲台上,拿着实物教具进行讲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学生很难仅仅靠听讲理解图像处理的抽象的原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思路显然不适合信息技术教学。通过把图像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微课的形式,通过更形象的动画展示和声音讲解,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探究学习模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把学习任务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和尝试,遇到疑难问题再回头从微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来,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时,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操作,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
四、“微分层”—点亮因材施教新思路
新课程标准倡导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实现的因材施教,微课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在差异化教学中,微课可以对信息技术知识做出分层处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非常灵活和实效,表现出微课的优越性。
《制作电子表格》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学习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而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信息水平差异更为显著,教师根本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利用微课作为自主学习资源,能够实现学生知识自我建构和差异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本课中按照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档次,制作了3档不同的微课。一档为基础任务,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电子表格;二档为进阶任务,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所需的电子表格制作;三档为拓展任务,按要求制作一个能够反应班级基本情况的适用电子表格,要求美观而实用。三档微课不但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点,并且像是有教师在为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授课,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只有将知识点按照不同的操作难度进行分层处理,制作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就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微操作”—点亮技能训练新思路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面对计算机屏幕学习时会出现操作细节的缺失,而微课能高效再现操作细节,有利于学生的自我修正和记忆。教学实践证明,将微课巧妙应用于操作技能演示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操作技能类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序列化过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步缺失,就会导致随后的操作失败。
例如,在教学《制作简单的动画》一节课程时,充分发挥微课动态视频教学的优长,把Flash按钮“Play”交互控制制作成微课,先选中“Play”按钮,在动作面板中设定动作“go to and play”,然后再选中帧,设置帧的停止动作“stop”。在讲解的时候,学生往往是关注动作设置,而忽略动作设置的对象,按钮和帧。利用微课的形式,使用高亮鼠标点击提示,配以辅助文字和红圈标识,再加上语音的提示讲解,学生对制作简单动画的要领能够更直观地接受和学习,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随时暂停、快进,在技能训练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轻松、高效地展示了教学的操作细节,学习重点更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更有效,为师生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性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
操作技能训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更便捷、更有效地解决了技能训练枯燥乏味的问题,我们只要巧用心思,运用好微课这个“法宝”,就会打开信息技术技能训练的新课堂。
六、“微拓展”—点亮课后辅助新思路
就微课鲜明的特征而言,一方面能够灵活、便捷地下载和保存,便于学生实现移动学习;另一方面,微课表达主题更鲜明和突出,对学习者来说更便于领会和把握。现在移动工具已经非常普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把微课内容上传至朋友圈或QQ群,再或者是网盘,都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节奏和个性风格进行学习。
《多图层动画》是在学生对Flash动画有了初步认识和具有了一定的动画应用能力之后,而设置的一节综合运用课,对学生学好图层、时间轴各分区的功能等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多图层动画的制作步骤,学会了多图层动画的一些技巧,基本理解了多图层动画的制作过程。为此,在班级QQ群上专门开辟了一个学生微课版块,供学生上传自己制作的微课,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产生共鸣。在《多图层动画》的任务拓展环节,运用微课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安排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做一件作品,通过QQ传给教师,并在班级QQ群进行展示。最后,全班学生一起完成归纳总结,对作品进行点评,更好地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进一步开展了拓展训练,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动手能力。
七、结语
微课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较之于传统的课后辅助教学而言,微课具有更强的黏性,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对巩固知识和拓展训练大有帮助。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受师生欢迎,实践也证明了微课的显著作用。微课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新资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让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1]孙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43-144.
[2]刘兵.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26):158-159.
[3]王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方式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Z1):130-133.
[4]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