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发展建设初探
——以株洲县驾考中心配套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为例

2018-02-10周小虎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湖南株洲412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触媒产业园规划

文/周小虎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湖南株洲 412000

1、引言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个体的影响力已不再单纯,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整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可分割。对于株洲县南洲新区来说,城市驾考中心就相当于一个子细胞,利用这个子细胞的磁力吸引人流,聚集人气,使得地区需求多样化;不同配套产业的引入,使得地区功能多样化,从而刺激整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一个以驾考中心为触媒点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园区。

2、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城市触媒理论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干针对美国本土城市建设的许多重建案例提出了“城市触媒”的概念。城市触媒是能促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并能改变城市发展速度及方式的元素。就其形态角度上来说,城市触媒可分为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作为城市建设与开发的触媒元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2.2 国内对于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

基于对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我国规划学术界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分支,并运用其理论进行了多项实践,但就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城市触媒理论还没有出现较为完善的理论著作,整体情况尚处于探索阶段。

3、株洲县驾考中心配套区控规解读

3.1 项目背景与区位分析

为解决市民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断增长的要求,株洲市政府提出在株洲县南阳桥乡新建株洲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将规划区规划建设为一个满足广大驾考学员需求的综合性配套服务区。

株洲县驾考中心位于株洲县南部,株洲县南洲新区南部南洲大道和雷洲路交叉口南部,距离株洲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规划范围内有南洲大道和雷洲路经过,交通便利。

3.2 上位规划解读与规划定位

在“高效活力产业园区、宜居宜业生态新城”的总体目标定位基础之上,提出未来南洲新区的区域定位为“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省两型示范产业园区和城乡统筹示范区”。

通过对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解读,驾考中心配套服务区位于产业园中心区域,近期服务于驾考中心,其服务范围更辐射整个产业园区,远期将提升驾考中心的高度,定位为南洲新区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区。

3.3 规划方案概述

3.3.1 空间结构布局

本次城市设计重点控制生态景观廊道、道路沿线界面、公共空间节点、功能分区板块四个方面内容,总体形成“一带、二面、三点、七片区”的总体结构。

3.3.2 功能板块分区

规划通过全局整体统筹,总体形成七大功能板块分区。包括驾考中心及配套驾校区、商住综合配套区、综合商业区、驾考中心及商业配套区、商住及汽修服务区、创新孵化区及驾考回炉体验区。

4、株洲县驾考中心配套区城市设计解读

4.1 触媒元素分析与实现途径——触媒点的塑造与方案特色的形成

4.1.1 根据触媒载体分类

物质载体——主要通过建筑的设计与建筑组织场地空间来实现,包括建筑肌理推导、建筑形态色彩控制与标志性建筑物的布置。

(1)建筑肌理推导

综合商业区由传统的格网式布局变形,在严谨布局中又体现一定的变化,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商业配套区同样由格网式变形,形成多层、多灵活性功能布局;办公研发区结合等高线布置,形成与地形结合的自由式布局。

(2)建筑形态色彩控制

建筑形态充分考虑主要干道的街景空间形象,主要以点式、板式建筑、体块与体块之间组合、穿插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块预留街角广场空间、绿地空间,保留现状的水体空间、山体空间,让整个布局协调、流线连续,使其具有空间序列化、人性化、集约化的特点。

建筑色彩控制包括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色彩控制。公共建筑宜用浅咖啡色为主色调;营造一种高雅、简洁的公建形象。住宅建筑外墙色彩宜用淡黄色与锗石色为主色调,营造一种温馨、安逸的居住氛围。

(3)标志性建筑物布置

主要为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主导周围较低建筑,增强可识别度,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非物质载体——主要借助产业文化的注入和设计理念的植入来实现,包括汽车文化的注入、创意产业的介入、慢行系统与海绵城市等理念的植入。

(1)汽车文化的注入

重点依托驾考中心注入汽车文化,如建造汽车影院与汽车主题酒店等。功能指向明确又有文化作为依托,是一种工业与人文极佳融合的触媒元素。

(2)创意产业的介入

规划区西部地块为创意孵化园区。创意孵化园区的介入对激活本地区活力和产业升级转型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3)慢行系统的规划

规划区内形成由三个主要慢行区、两条主次慢行通道和若干慢行节点共同组成的慢行系统。

(4)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主要通过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低影响开发。

4.1.2 根据触媒体形态分类

(1)点触媒

驾考中心、商业大楼、汽车影院、汽车主题酒店、生态公园等标志场所作为人流聚集点,构成规划区内的点触媒。

(2)线触媒

包括S313、S211沿线界面控制设计,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门户界面;生态廊道的设计串联了杨得志公园、滨水公园、山体公园、汽车公园、生态公园,衔接了北边的杨得志公园和东南边的驾考回炉体验区,将西侧工业园区和东侧住宅区进行有效的隔离。整体形成一条绿色生态的线触媒。

(3)面触媒

基于功能板块分区形成的七大特色园区,每个功能板块独具特色又相得益彰,构成规划区的面触媒,使得整个规划区整体协调,共同构成南洲新区最大的面触媒。

结语:

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背景下,以株洲县驾考中心配套区规划项目为例,研究了城市触媒理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途径,探讨了以触媒点作为地区激活点,从而达到刺激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在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触媒式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触媒产业园规划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运行实践及分析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