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市岐澳古道保护与利用
——以五桂山段为例

2018-02-10黄杏玲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广东中山5284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桂山驿道石块

文/黄杏玲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广东中山 528400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修复南粤古驿道,提升绿道网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工作目标。许瑞生副省长在调研中指出,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与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响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以南粤古驿道为纽带,整合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中山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中的影响力,2017年9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通过修复岐澳古道线路、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沿线景点、打造绿道升级版,开创高品质全民健身路径。

1、项目概况

岐澳古道五桂山段,北起中山市雅立洁具有限公司南至桂南村。中山岐澳古道五桂山段交通便利,毗邻澳门和珠海,东临南朗、西接南区、南连三乡,北枕东区,地理位置优越。通过修复五桂山段古驿道文化线路,把历史人文景点、自然景区、美丽乡村串联起来,引导沿线乡村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民宿、民俗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将能大大激发沿线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

2、人文资源整合利用

2.1 人文资源现存情况

五桂山内古道从西北往东南方向依次留存有通衢土地庙遗址、云迳寺遗址、“石莹桥路界止”石碑,是历史资源遗存中的重要节点。

2.1.1 通衢土地庙遗址

北侧石板路尽头有一台地,近斜坡处由花岗岩砌筑。台地上有一建筑遗址,损坏严重,保存较差,面宽约4.8米,纵深约6.6米,占地面积约31.7平方米。遗址可见花岗岩基础,4根花岗岩石柱分处四角依然树立,高2.45米,宽0.29米,厚0.18米。地面还保留有6根石柱,周围多见残砖破瓦。立柱中前面两根分别阴刻楷书“授中山以建极”、“称后土而为王”,后侧两根分别阴刻楷书“光绪壬辰冬月重建”、“值事李关盛、李□光等敬奉”。在遗址后侧立有“通衢土地之神位”石碑,碑高0.67米,宽0.94米,厚0.14米。碑前设花岗岩拜台和香炉。由此,该遗址被称为通衢土地庙遗址。

2.1.2 云迳寺遗址

云迳寺遗址是在古道向南途径的平迳顶的一处建筑遗址,面宽11.4米,纵深16.9米,占地面积约193平方米。遗址现保留有花岗岩墙基,倒下的花岗岩立柱2根、散落的石柱础5个以及周边散落的诸多青砖和破瓦等。据此仍可辨知该建筑原为三间两进,花岗岩墙基,青砖外墙。前座设有凹门廊,宽4.11米,大门宽1.58米,外设4级台阶。在建筑遗址右前方保留有石桌、石凳等遗存。该遗址上未见有相关文字信息的遗存,根据前引文献推断,该遗址应为云迳寺建筑遗址。据当地年老村民介绍,该建筑于1950年被拆除。

2.1.3 “石莹桥路界止”石碑

云迳寺遗址往南约200米的古道东侧立有花岗岩石碑一通,高0.54米,宽0.26米,厚0.08米,上阴刻楷书“石莹桥路界止”。

2.2 人文资源整合利用

以岐澳古道五桂山段(图1)[2]的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为基础,以活力为主题,突出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点,集文化展示、动感单车、徒步登山一体,打造一个了解文化、娱乐康体的好去处。沿线的文化资源依托古驿道的建设契机,植入新的功能进行活化利用。以遗址古道本体线为主,衍生出古道连接线、自行车绿道(图2)[3],连接周边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古驿道的内容,增加游客的游览景点和兴趣。

本体线全程位于五桂山上,其地势比较平缓,适合短距离散步、长距离文化远足等类型的户外活动。作为核心段,串联着多个遗迹资源点,另外新建的游览景点将进一步丰富古驿道在现代语境下的内涵,让人在文化中运动,在运动中追思。

3、古驿道修复

3.1 古驿道现存情况

古道本体遗存总长约0.5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石板路不连续,地上所见有2段,主要分布于现存古道南北两端,集中于通衢土地庙遗址、云迳寺遗址至“石莹桥路界止”石碑附近。各段长度约150米、350米,宽度约1~2.6米。石板路铺砌主要材料为花岗岩石块、石英石块和砂岩石块,石英石块和砂岩石块铺砌方法随石块形状呈不规则,但路面平整度保持较好。以石英石为主铺砌的石板路中段,在阶级之处则多使用长条花岗岩横铺,保证了石阶的坚固耐用。而用花岗岩石条铺砌相对规则,多为横铺,间或三四条石条直铺,保存也较好。

3.1.1 花岗岩石块、石英石块和砂岩石块不规则铺设

花岗岩石块、石英石块和砂岩石块不规则铺设路段主要位于云迳寺遗址北侧,南侧也有部分路段。铺砌主要材料为花岗岩石块、石英石块和砂岩石块,粗糙不规则,大小不一。铺砌方法为在山体上平整道路之后直接镶嵌铺设,随石块形状呈不规则,道路踏面稍高于路基,平整度保持较好,没有排水设施。

3.1.2 石英石、花岗石块间花岗岩石条铺设

石英石、花岗石块间花岗岩石条铺设路段主要位于云迳寺遗址南侧附近,以不规则的石英石为主铺砌,在阶级之处多使用长条花岗岩横铺,保证了石阶的坚固耐用。花岗岩经过人工打制,踏面比较平整,已经达到一定的建设水准,没有排水设施。

3.1.3 花岗岩石条规则铺设

岐澳古道石板路南段位于云迳寺遗址南侧,以人为打制加工过的花岗岩石条为主铺砌,铺砌相对规则,多为横铺,间或三四条石条直铺,保存也较好。踏面比较平整,已经达到一定的建设水准,没有排水设施。

3.2 古驿道修复建议

对于保存完好的古道,以现状修整为主,清理路面,清除杂草,并定期维护。

对于轻度残损的古道,应采取必要修缮措施,归安修正松动、移位的石板,补砌路面缺失部分,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平整路面,并定期维护。路面的保护与修缮应在材质、施工技术等方面尽可能的与现有道路遗址保持一致。

对于严重残损的古道,应采取必要修缮和保护措施,有安全隐患的应设置绕行线路和防护绿化带,并设置路障,严禁通行。可在破损严重或有安全隐患等不适于行走的古道旁边建设观赏步道,或者古道沿线合适的位置增设观景平台。路面的保护与修缮应在材质、施工技术等方面尽可能的与现有道路遗址保持一致。

对于被植被覆盖的通道,应在有条件地段补砌路面,方便行人通行,保证通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结语:

岐澳古道五桂山段的森林风景资源优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为中山市民及周边地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旅游休闲场地。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良好,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中山市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桂山驿道石块
没有风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听 岛屿慢歌
此心安处是吾乡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翻石块
补缺口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从江南到西北的捕鱼人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