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2018-02-10庞海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廉政师生育人

庞海云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概述

1.内涵

所谓高校廉政文化,其根本主旨即是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办学所应秉承的价值理想与信念、价值取向与评判标准。它承载着社会文化价值的引领、道德诚信的教育、政治伦理文化的彰显功能。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是高校师生追求公平、正义、诚信,清正、廉洁、抗腐的文化诉求与精神体现。

2.主要内容

(1)精神层面:加强政党兴亡意识的培养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即精神信仰。一个人的廉政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着他的廉政行为,一个高校的廉政价值取向与廉政评判标准,直接影响着这所高校抗腐防变的能力。同样,如若不能建立廉政文化,贪腐问题将是一个政党兴亡的顽疾痼症。所以,要充分树立廉政建设关乎政党兴亡的意识,把好思想关,使其“不想腐”。

(2)制度层面: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

所谓制度层面,即通过长期的廉政实践所检验与证明了的,凝结着廉政规范和廉政精神的,应当在具体实践中必须遵循的相关廉政制度、章程、党纪、法规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深刻的解读与积极的引导,高度树立起廉政制度的权威性与神圣感,使人们树立起对廉政制度的尊重与敬畏,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制度的调节规范作用,把好制约关,使其“不能腐”。

(3)物质层面: 构建多元化的新平台

多元化的新平台包括蕴涵廉政教育思想的主题教育景观、网络新媒体、图书文字资料等载体,这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是表层的外显部分,是廉政文化建设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物化形态。它承载着古今中外庞大博深的廉政理念,又杂糅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多学科的廉政思想,搭建了廉政建设的物质平台,对进行廉政教育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行为层面:积极实践,切实净化政治生态环境

行为层面是指高校师生在廉政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它是在廉政精神的感召下,廉政制度的约束下,廉政物质载体的影响熏陶下,最终形成的廉政行为、廉政心理和廉政文化的总和,是行为者的一种自觉行为。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行为范式,将会形成强大的引领示范力,进而净化政治生态环境,使其“不敢腐”。

3.主要功能

(1)宣传引导、强化意识的教育功能

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纠正那种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这一定程度上批评了那些监督意识不强,认为监督就是对其不信任的党员干部。

高校廉政文化就是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在从政、从教过程中,把廉洁放在重要地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强化监督意识,有效扼制,防患于未然,在校园中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2)反腐倡廉、防微杜渐的警戒功能

“权力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腐败毒素也在侵袭着高校这方净土,经济案件、学术不端、滥用科研经费等腐败现象在高校层出不穷。在高校,必须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教育思想寓教于日常工作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潜移默化地从精神和制度等层面预防腐败,从而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氛围。

(3)传承历史、吸纳多元的人文功能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廉政的光荣传统,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廉政文化成果仍能警示和鞭策后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发展。同时,还要放眼世界与未来,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与成功经验,如英国、法国、新加坡。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

认识不到位,思想懈怠是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教学科研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廉政文化建设次之,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应是政府官员,在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挂挂廉政标语、搞搞廉政讲座,走走形式而已。孰不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廉政内涵的提升和廉洁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还有人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责任,自身只是被动的参与。至于学生,廉洁意识更是淡薄,认为学生与腐化无关。

2.实践上的问题

首先,宣传教育方式落后。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宣传教育往往仍然采用挂标语、搞讲座、观看警示片等形式,教育内容陈旧,与高校工作脱节,没有说服力;教育形式缺乏新颖性,没有吸引力;教育手段落后,没有感染力。这种缺乏针对性,不结合教育对象的同一教育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效果微乎其微。

其次,实际工作不深入。在具体实际操作中,许多高校一味的只扮演了上级相关精神的“传达者”角色,不能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优势、特点及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缺少契合实际的合理延伸、实施目标与有效措施,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广大师生参与率很低,工作不深入。

3.制度上的问题

首先,高校廉政制度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二级学院和部门更为严重。其次,廉政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制定的制度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很多高校在制度出台后却束之高阁,只是以备上级检查之用,却疏于宣传解读。最后,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恶意规避”的现象在很多高校仍然存在。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

1.社会转型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新文化思想的形成却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导致形成了一个原有的文化不适应,新文化还没有建立的断档期。这就为滋生腐朽落后的拜金、享乐、利己思想创造了条件与机会,致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高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被这些不良风气所侵袭,原本正确的价值信仰与处事之道,严重歪曲,甚至以身试法,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这是目前高校腐败事件频频上演的重要原因。廉洁信仰丧失,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问题,是腐败的根源。

2.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尤其是我国当今的文化是一个集冲突、融合与选择的多元并存状态,出现了东西方的地域性冲突,传统与现代的时间性冲突,大众与精英的阶层性冲突,主流与非主流的选择性冲突,面对着这种错综复杂的文化态势及多元化价值的冲击,一些师生经不住诱惑,在糖衣炮弹的进攻下,开始腐败。

3.国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猛提升,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我们更加成为了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互联网的应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大量有用信息资源和促进相互交流学习的同时,也将西方敌对势力精心包裹伪装的负面资讯大量传播,这些被隐蔽了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信条,无时无刻不侵蚀着高校师生,致使一部分人辨别能力降低,理想信念淡化,廉洁信仰丧失,善恶美丑混淆不清。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1.把握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1)育人价值

大学担负着传承文化,引领思想的独特使命。尽管目前,在大学发展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被日益强化,但大学无论如何改革与发展,其基本存在的价值和终极目标不可能改变,那便是“育人”。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的育人功能,即包括对大学从教从学的内部人员的教育,也包括通过传播与辐射,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大学文化的本质是“育人文化”,而做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廉政文化,其建设的核心价值同样应该为“育人为本”。

(2)引领价值

大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秉承着正确的培养方向,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以其渊源流长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营造了陶冶道德情操的最佳环境。通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滋生廉洁自律的因子,在校内校外形成风清气正、反腐拒变的传播辐射效应。让高校管理者主动远离贪腐;让教师自觉抵制物欲的诱惑,坚守崇高;让学生明廉耻,知荣辱。将高校缔造成真正的“大”学,即集“大师、大楼、大爱”的圣地。

2.坚持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原则

(1)统筹协调的原则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要充分发挥人才与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廉政教育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廉政教育导向;党政领导,纪检人员、广大师生,多方主体参与,全员育人;强化课堂廉政教育意识,探索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开展一些特色鲜明、立意深远的廉政教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及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拓宽廉政教育平台,全程育人;同时,优化廉政教育环境,营造一个物质育人、精神育人,制度育人的良好氛围。

(2)突出特色的原则

所谓突出特色,即是坚持和打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精品。各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力求实效,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结合本校实际,突显高校特色的品牌廉政教育工程,防止“跟风”、“随大流”,开展一些脱离高校实际的教育活动,即达不到教育目的,还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与抵触情绪。

(3)与时俱进的原则

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借鉴历史,又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推陈出新。如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开展以“廉洁”为主题的菜品大餐比赛。参赛选手以“清廉”为创意,选用最普通的家常食材,融入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诠释自己对清正廉洁,反腐拒变的感悟,呈现出一道道造型独特、寓意美好的精神菜肴,汇聚成一场融观赏性与文化性于一身的廉洁盛宴。

3.创新载体,增强实效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一定要创新建设载体,如佳木斯大学创建了崇贤尚廉宣传教育馆。该馆新落成的宣传教育馆面积约300平方米,由“本义释廉”、“崇贤尚廉”、“颂洁咏廉”三个部分组成,馆内展陈的59幅书画作品紧扣廉洁从政这一主题,融入古代廉吏文化元素,用当代画家的笔墨重绘历代先贤的清正,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综合运用漆画、油画、版画、国画、水彩、书法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宣传教育馆还设有廉政论坛室,展示了中国检察事业的光辉历程和向阳区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能及亮点成就;廉政论坛室可容纳20人进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培训、观看廉政教育片、现场互动教学等活动。使广大师生时时受教育、刻刻受提醒、处处受熏陶,教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高凯东.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6(3).

[2]涂红松.试论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义[J].皖西学院学报,2014(6).

[3]王芝华.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刍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10.

[4]贺一松.以文化自觉促进大学成为廉洁的首善之区[J].高等农业教育,2013(6).

猜你喜欢

廉政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政之歌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我省试行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