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

2018-02-10张鑫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测算投标报价

文/张鑫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对建筑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如何能在日渐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增强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已成为各建筑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项有着盈利性的项目工程,建筑项目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通过在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加以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的实际生存和竞争能力。招投标环节是各类建筑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中项目的成本测算工作决定了建筑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控制能力,也能有效提高企业整体收益;在投标阶段,确保成本测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提高企业对整体项目中施工成本的调控能力。随着我国的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规范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也渐渐步入正式轨道,因此在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投标报价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在众多的投标单位中,业主会根据不同的工程报价选择出一个“最佳报价”,以达到控制和管理项目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投标报价与成本测算是紧密相连的,二者应相互对比、相互核对、相互审核,来确保投标最终报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真实合理的成本测算大大增加建筑单位中标的几率。

1、成本测算的概念

成本测算就是在工程投标前,根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工期要求、质量要求、施工环境、施工特点、施工单位现有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状况等信息,利用特有的测算公式,按照市场价格或行业情况价格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估算。为了在投标过程中以合理的价格中标,投标的建设单位需从工程成本测算开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预测,而后确定具有竞争性的投标报价,从而提高中标率。

2、成本测算的前期工作

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却别与一般的工程概算或预算,成本测算受到市场行情、企业管理水平、施工工艺、企业决策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专业的造价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充分了解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预算、结算工作经验、熟知投标规定规则且统计分析能力较强,通过企业预算人员与其他员工协调合作,计算出项目成本测算,因此工程成本测算需做好以下几项前期准备工作:

2.1 企业确定项目组成员,包含生产、管理、安全、财务、预算等部门指派专业技能人员,合理分配职责,明确测算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其中造价人员负责最主要的分析、统计、测算,其他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数据收集。

2.2 安排专门时间共同学习招标文件、招标通知、投标答疑及工程量清单等重要文件,明确项目建设方对工程的工期、安全、计划、进度、评标方式、计价方式、评标分数、合同条款等具体规定和要求。

2.3 勘察工程项目现场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经济水平,调研施工现场的位置以及地上或地下管道、岩石等障碍物,查看项目现场的地下水位、土质状况及三通一平情况,合理布置场地,设置材料临时存放、废料堆放和大型机械安拆等特殊区域,保证项目施工合理有序的进行。

2.4 应详细分析施工说明和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进程和系部要求,解决施工技术苦难点,并运用成熟的施工方法、设备和工艺,全面优化施工方案;深入调研分析造价高和工程量大的施工阶段;初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并明确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相关内容和具体措施。

2.5 对比工程量清单与图纸信息是否相符,避免清单出现缺项、漏项或是人为失误,再次核对工程量清单,以免影响最终报价。

2.6 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或长期合作的分包公司和劳务公司,对投标项目的劳务、主题等按照建筑面积综合单价报价;防水、保温等专业分包项目按包干成活价报价。

2.7 在项目施工方案初步确定后,参考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季度工程造价信息价,立即筛选出需要询价的材料单,项目派专人负责调研施工当地市场材料价格,以及人工、机械租赁等市场价格信息,预测施工期间价格走势。

2.8 预测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收集、总结投标项目、成本测算的相关信息。

3、成本测算的存在问题

3.1 缺乏意识

在实际项目中,建筑项目中的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项目管理人员更多在意施工进度、工期和质量等问题,却不能影响到实质性的项目成本投入。

3.2 缺乏科学性

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不管增加,招投标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为此部分企业为争取到成功中标的机会,有意或刻意的压力成本价格,可中标后又面临资金短缺的严峻问题。

3.3 行业监管不严

面对日渐严重的行业竞争,招投标存在企业为争取投标成功,故意提供低于实际成本报价的现象。而参与招投标审核、判定的专家评委,并不能在投标期有限的时间内审核出每份标书报价的真实性,因此提供低价格的投标单位往往更容易中标。

目前招投标行业内部监管尚未完善,存在排斥投标、标底泄露等现象,行业内不能有效、严格的监管会造成招投标无法公平公正的进行,也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巨大的潜在隐患。

4、成本测算的完善方法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投标阶段成本测算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筑企业应该强化自身成本管理意识,通过组建投标成本测算工作团队,并合理明确分配责任,增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合作,同时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完善市场监控和管理,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营造出公平公正、系统有序的良好环境。

4.1 强化成本测算意识

建筑工程在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时工程实施的基础,企业参与投标首先要树立严谨的成本控制意识,且投标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成本测算中承担不同的使命和责任,明确分工制度,强化核心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能积极推动投标阶段的成本监控工作。因此,建筑企业因加强对项目成本设计控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责任,强化成本管理的责任意识,确保头边文件的真实可靠,从而避免投标阶段的设计成本超出工程的建设标准和规模。

4.2 组建成本测算团队

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测算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积极地配合与合作,项目的成本测算本就是一项复杂性、多变性、系统性的工作,特别是在投标阶段,全面的市场调研、资料收集、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等都会对后续的工程结算和施工带来巨大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指派专业的部门负责人员,组建项目成本测算团队,使团队成员既能完成本部门的本职工作,又能在投标时立足全局,提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建议和方法。成本测算团队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范及招标要求编制详细可靠的投标文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投标文件中的成本测算真实有效且细致准确。

4.3 完善成本测算监管

企业能参与到公平公正的项目招投标,离不开政府部门高效的监管与支持,严谨、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对施工行业的循环发展和良性竞争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健全制度规范,着重对招投标的关键环节强化管理与监制,规范和引导市场竞争主体;其次强化招投标阶段的管理水平,将招投标的信息发布、审核、选定等主要环节的监督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进而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促使企业的成本测算真实有效。

结语:

成本测算作为建筑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有效、实际的成本报价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保障建筑企业和招标单位的利益。投标单位在成本测算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成本测算的可行性、技术性以及全面性,并不断提高和完善成本测算工作整体的完整度与合理性。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中,投标单位的技术部门、财务部门、造价部门以及单位领导等应相互配合,合理分工,成本测算应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并可以及时应对施工阶段所出现的突发状况,提高投标时成本测算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降低工程项目中的未知风险,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测算投标报价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ETC门架系统传输带宽及流量包测算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