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消解
2018-02-10■
■
全球化使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但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英语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管理的引导缺位以及交际语的身份取向使中国英语学习者热衷于对英语文化的追求,从而导致母语文化疏离。因此,英语教育要塑造学习者积极的文化人格,提升文化鉴别力,引导理性的英语文化消费,培养他们正确的异质文化观和民族文化观,制定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构建中国英语语言体系,以改变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现象,培养母语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国际话语权意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动力。随着中国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是为了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及传播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全球化使英语由一门外语演变成了国际通用语[1],其交际主体和交际属性都明显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核心区英语的语言规范和交际规范无法承载我国新时代英语教育的使命。英语学习是接触和认识异质文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造成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对待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立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消解母语文化疏离,培养母语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一、母语文化疏离
“疏离”(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atio,本意为“疏远、异化、外化、脱离”,其基本内涵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疏远、对立的关系”。不同学科对疏离有不同的阐释,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疏离是指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以及个体与自己等各种关系之间因正常的关系发生畸变,导致个体受制于客体,从而产生社会孤寂感、不可控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等消极情感。[2](P27-28)疏离感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与自我疏离感”四个维度。社会疏离感是指“与社会观念、价值、文化、目标等精神文化层次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可以理解为文化疏离感。[3]文化疏离感是指处于交叉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因文化差异而对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产生的分离感、孤立感、被控感、不和谐感和非卷入感等消极的情感。[4]文化疏离有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和内化阶段等四个形成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个体接触异质文化后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感知,第二阶段表现为异质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忽略与被忽略的违和感,第三阶段表现为对母语文化或他文化的排斥所产生的分离感和孤立感,第四阶段表现为个体受制于文化的控制力而被迫接受和遵守文化规范的被控制感。[3](P413)
母语文化疏离是指个体因生存环境的改变或受到他文化的制约而对自己原有文化产生心理距离,同时因为受到他文化的影响而获得旁观者视角,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母语文化,甚至忽略母语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放大母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在自己与他人交往中出现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失去自信和自我。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许多人都面临着母语文化与他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教育体制导致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断吸收英语文化,并造成对母语文化的冲击甚至摒弃。虽然从整体性上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待英语文化的态度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从连续性上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始终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着礼敬和守望、传承和创新,没有出现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全盘西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爱国主义在年轻人身上没有断裂,民族文化根基没有因为全球化而动摇,但英语国家的艺术、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观念等文化表征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疏离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表现与归因
全球化促进了英语文化与不同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从使用者数量上来看,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非本族语者已经远远超过英语本族语者,英语逐渐成为“他者语言”[5](P52)。在传统英语语境中,英语交际以本族语者的语言规范和语用模式为唯一标准,非本族语者只能被动顺应,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不地道的或错误的。随着世界经济、军事和外交格局的变化,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虽然英语仍然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媒介,但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自觉和话语权意识使英语不再作为一套固化的语码形式分布于不同的使用领域,而是作为一种虚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6]。因此,英语使用者不再为了遵守单言语社区的语用规范而被动顺应,而是兼顾不同的交际对象,尊重各方的文化习俗和规约,在互动交际过程中积极构建临时性的不同于核心区英语的言语共同体。英语学习或习得也不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兼收并蓄,建构交际的社会认知过程。[7]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借助英语语言来学习、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片领土丧失,主权遭到破坏,封建经济解体,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落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他们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新技术和社会制度进行社会改良,因而译介了大量的科技文献,西方文化也随之大量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增加,西方的生活方式、审美观甚至价值观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仿效或接受,其中,英语学习者在仿效西方文化潮流中表现得最为活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母语文化疏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思想学说、社会制度、审美情趣、生活习俗、行为规范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立场的统一意识。虽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经历了数不尽的战乱分聚、迁徙融汇,但国家统一的理念始终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共同的文化传统、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源流的内动力。
治国理政的民本要求。自西周开始的历代统治者在治国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成为历代王朝基本政治原则。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秩序的和谐意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中国历代社会治理的目标,中国主要的思想学派都深刻地演绎和阐释了和谐思想。儒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注重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提倡因势利导,合乎自然,海涵宽容,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以及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伦理关系的仁义主张。仁义观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个规范,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伦理价值体系,成为满足社会治理和个体人格健全的道德遵循。
事业追求的自强精神。《周易》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推崇“匹夫之志”,孟子倡导“舍生而取义”,这些普遍的心理认同塑造了中华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养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解决矛盾的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中庸之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又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古人政治智慧和处世接物高明艺术的结晶,有助于个体提升道德境界,对实现社会和谐和科学持续发展具有西方丛林法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个人理想的“修齐治平”。《礼记·大学》主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提倡以修身为本,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国持家的根本。“修齐治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也是古代社会精英终身的理想追求。
在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冲击和中国英语教育功利性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热衷于普世价值观,家国情怀淡薄,甚至在“港独”“台独”“藏独”的队伍中也有他们的身影。在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利己功利,道德取向多元,甚至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现为集体荣誉感淡化,过分张扬个性,个人主义倾向明显,对人生和社会缺乏理性的思考,割裂了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的联系和统一;在生活方式方面,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经常表现为薄此厚彼;在思维方式上,重认知与分析,轻直觉与伦理,缺乏人文情怀;在人伦操守方面,崇尚西方式自由,对国家的培养缺乏感激之情,出现知行相背,诚信意识和伦理意识滑坡;在知识修养方面,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涉猎广泛,而对母语文化中的礼仪风范不屑一顾,有些英语学习者以使用粗鄙语言为荣,缺乏对他人应有的尊重;在与西方人的交际中缺乏平等意识,一切以西方人的喜好为目标;在对待异己方面,表现得偏激极端,对弱者冷漠无情,博爱意识淡薄。
(二)母语文化疏离归因
虽然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是青年学生是英语学习者的主体,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教育,因此,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是他们母语文化疏离的主要诱因。
教育主管部门引导乏力。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外语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没有具体要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工作中,专家对外语专业的听课评课主要考察教师的课堂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较少体现对课程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的关注。
人才培养方案中母语文化关注缺位。从收集的近20份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各学校都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方案的实施上,仅仅停留在设置1至2门中国文化课程,普遍忽略了其他课程的母语文化融入和母语文化传承功能。同时,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力度不够。
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占比失衡。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都是以英语文化和英语语言为中心的,英语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已经形成共识。在这个导向之下,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成为必然。现行的英语教材中充斥大量的英语文化知识,而汉语文化知识备受冷落。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母语文化知识比重失衡,成为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母语文化意识淡化。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习者跨文化交流,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是学贯中西、传道授业的儒雅之士,然而有大批的英语教师对外语教育的使命与终极目标认识不清,知识结构单一,中学与西学学识水平低下,甚至迎合青年学生的猎奇心,导致文化知识传授的碎片化与肤浅化,授课娱乐化,沦为英语文化的“买办”[8],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疏离推波助澜。
英语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产生误导。纵观我国一百多年的外语教学史,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永恒的主题。从19世纪的直接法到20世纪的听说法、情境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交际法到任务型教学法,虽然教学原则和过程变化明显,有一个观点似乎比较稳定,即都强调目标语文化的教学。[9]有的教师夸大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否定母语的正迁移作用,甚至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忘记母语”。在评价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时,集中考察他们传递英语文化信息的能力,忽略英语双向文化载体功能,导致学习者对母语文化产生抵触。
语用身份构建的站位原则驱使。站位原则(positionality principle)认为交际者不仅通过语言手段传递命题内容,还通过语言将自我与他人定位为不同的特定人群或身份。[10]几个世纪以来,英语是先进科技的载体,记载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霸权地位,国人因懂英语而自豪,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有意识地使用英语和英语文化,对英语文化如数家珍,彰显优越的交际身份,但母语文化知识日渐贫乏。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消解路径
虽然英语仍然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工具,但其交际主体已经远远不限于英语母语者,核心区的语言规范和语用规约不再是英语使用的唯一标准,非英语母语者对英语使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英语他者化的语用表现,西方国家凭借英语语言优势构建的西方文化霸权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国际局势和事务。经济全球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也促使我们重新定位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历史使命。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只有平等宽容地对待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文化差异的宽容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9](P3),才能以跨文化的视角理性分析两种文化,汲取其精华,互通有无,并整合两种文化元素,积淀升华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国家命运相结合,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消解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努力。
(一)增强文化鉴别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领域的发展成果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部分英语学习者混淆了西方文化产业强势与经济强势和科技强势的关系,误以为强势文化即先进文化,放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或把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简单归因为中国文化的落后,忽略西方文化的本质属性,漠视母语文化应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话语权,甚至成为西方文化的传道士。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今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本科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理直气壮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论战,利用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优势分析西方文化的本质,揭示部分西方国家借宣传“普世价值”之名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之实的目的,使学习者的英语语言优势成为提升文化鉴别能力的武器。
(二)培养母语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和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1]。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疏离,不仅失去了对民族历史的记忆,更是对自己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的丢失。虽然中国曾经饱受欺凌,历经磨难,但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创造过许多历史辉煌和无尽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来,“中国奇迹”为全世界所景仰。可以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其辉煌历史和现实巨大成就基础上的,是成熟理性的自信。
我国的英语教育应该秉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和理念,建设良好的文化生态,实现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培养英语学习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而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他们的文化鉴别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文化,理性地接受其精华,过滤其糟粕,而不是盲目地崇洋媚外。
(三)引导英语文化消费
英语学习者始终是英语文化的热衷者,从生活用具到欧美音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在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近年来,英美等国家的“洋节”被大学生过得风风火火,其接受面和影响力已经超过中国的传统节庆日。虽然调查显示,多数英语学习者选择英美影视作品的理由是喜欢它们精良的制作技术和新颖的主题内容,过洋节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搭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寻求一份自我认同,而不在于洋节本身的内涵和文化价值[12],但是,这些文化产品和传统习俗既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物质外壳,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用说,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精神过程,它可能是在一定的文化霸权下进行的,并且可能会有意识形态的后果[1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
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强化教育引导,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对各类文化产品的理解力、领悟力、辨别力和接受力,帮助他们形成文明、健康和科学的文化消费习惯,选择健康积极的文化产品。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手段,营造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文化环境;加强社会实践锻炼,让学习者亲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对各种道德观念去伪存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引导英语学习者进行理性的英语文化消费。
(四)塑造英语教师积极的文化人格
文化人格是文化积淀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的心理规范和行为规范[14]。英语教师的文化人格对于培养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自觉与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教师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言人,不但需要向学习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需要通过自己对人类文化的价值判断去塑造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培育学习者的文化判断力与文化精神。
当前,高校在引进英语教师时只注重考察他们的教育背景、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他们的思想品行和母语文化知识关注不够,岗前培训的内容也仅局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教师的业务考核也仅聚焦于考核其课程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引导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因此,英语教师文化人格的塑造应贯穿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不断思考外语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独立理性的文化人格辩证地传承母语文化,传授英语文化,对英语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而不是充当传声筒,才能引领英语学习者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养成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五)重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
中国梦的实现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关于构建国际管理体系的新理念和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英语语用能力研究都是以英联邦主要国家和地区英语使用者的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为标准的,以消解语言交际中的各种冲突和障碍为目标,主要考察英语使用者表达英语文化的能力[7]。传统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为英语文化建立霸权地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政府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畅想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关注和共鸣,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文化在国际事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的英语语用能力,构建服务于中国大国地位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迫在眉睫。
在落后的旧中国,译介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是评价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的主要依据。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尤其要包括学习者正确的文化态度和母语文化自觉能力。正确的母语文化态度着力于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着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尊重差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以及为全人类的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等目标。母语文化自觉能力意即对母语文化有自知之明,并能够清晰地认识其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换言之,是对母语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新。中国英语学习者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母语文化态度和母语文化自觉能力,才能够改变母语文化疏离的现状,从而促进母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六)构建中国英语的语言体系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别,以英美文化为基础的核心区英语不能有效地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中国英语应运而生。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意义的,以国际规范英语为共核的英语变体,其形成方式主要是把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和语义再生等手段融入英语系统。[15](P81)中国英语词汇结构灵活,表意精准,句式和语篇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英语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又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不会引起信息的丢失或接受者的误解,是中国文化的最佳英语载体。
虽然《牛津词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有一千多个,但这一体量还远远不足以表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还不能承担国人传播和输出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构建完整的中国英语语言体系,使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克服母语文化疏离,有利于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独立主体地位和文化自信。
四、结 语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构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国际话语权意识,改善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地位,发挥他们在未来的国际秩序管理中应有的作用,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疏离现象。教育管理部门要强化初心意识,推进课程思政,落实外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养成自身积极的文化人格,不仅要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也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习者正确的他文化消费观和民族文化观,构建完善的中国英语语言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和跨文化交际现实中引导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回归。另外,构建服务于文化强国目标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标准,并在英语测试中增加英语语用能力测试板块,也是培养学习者母语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