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常见的四种偏误
2018-02-10王会亭
王会亭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与此相应,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备受重视。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特殊课型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样态。所谓特殊课型教学是指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等一些非常规的课堂教学。虽然特殊课型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应然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释放。基于此,本文拟探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偏误,并据此提出适切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教师科学地实行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提供参考。
偏误之一:主辅文本关系错位,本末倒置现象严重
文本(text)是指有着特定层次结构和功能意义的语言符号结合体或能指系统,是人类精神的客观化,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是人们借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中介。[1]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形式和存在基础,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师生以文本为中心而开展的多边交往活动。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文本的解读和重构的过程。而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与普通的课型教学一样,其文本主要有两大类,即主文本和辅文本。所谓主文本是指教材中所固有的主要教学内容,如“Part A Read and say”“Part B Look,read and learn”“Part C Ask and answer” “Part D Work in pairs”“Part E Look and read”等部分。相应地,辅文本则是指教师围绕主文本而提供给学生的一些补充、拓展性教学材料,如阅读材料(Passage)、对话材料(Dialogue)、听力材料(Listening)、写作材料(Writing)等。
从应然的角度而言,因为主文本是教材中固有的教学内容,它呈现的是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反映了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方向,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主要意图和理念,而辅文本由于只是对主文本的补充和拓展,它理应处于从属地位,只是起到辅助、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主文本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则由于对主、辅文本的性质和功能认识模糊,定位不清;再则为了体现教学的容量和密度,显示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的“特殊性”,过度强调拓展,对主文本只是“蜻蜓点水,一触即飞”般地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就把主要教学时间和精力花在向学生呈现大量的拓展性材料,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辅文本展开大量的操练活动。这样做,看似活跃了课堂,拓展了思维,实质上是远离了主文本的过度发挥,学生根本无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品味、涵泳体会主文本。其结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太多的拓展,就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伴娘,抢尽所有风头,而真正的新娘——主文本却被挤到遗忘的角落”[2]。
教师必须厘清主文本和辅文本的性质和功能,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谨防喧宾夺主、舍本逐末现象的发生。具体而言,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必须在充分、细致地处理好主文本的基础上再呈现辅文本。对于主文本可采取下列步骤进行处理:第一步,学生带着教师所提问题,泛读主文本,整体感知主文本。这样便于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主文本的主旨大意,感受主文本的实质意涵,从而确立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主文本做进一步的细化处理时,学生便既能感知主文本的某些细节又可具有整体观照意识,能关注主文本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避免肢解、割裂主文本。第二步,梳理主文本,离析、提取主要“结构”。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主文本后,教师应给学生梳理主文本,分析、教授主文本中的“基本结构”。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具体而言,知识结构是指小学英语教学文本中涉及的重点语音(phonetics)、词汇(vocabulary)、语法(grammar)、功能(functions)和话题(topics)等。方法结构则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掌握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s),培养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及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方法与路径。在梳理主文本时,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主文本中内蕴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而要让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真正为学生所掌握,还要在“教结构”之后,安排一个“用结构”的环节,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自主开展结构化的学习。“教结构,用结构”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培育、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步,操练主文本。具体包括跟读录音、全班齐读、分组(行、列、性别、角色)读、角色扮演、复述、改写等。概言之,学生唯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深入地接触、感悟和体验主文本,认真地练习、赏析和对话主文本之后,方可超越主文本。
2.必须坚持辅文本的择取标准。笔者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发现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辅文本的择取有失偏颇,有的失之太难,有的失之太易。那么究竟应如何选择辅文本呢?笔者认为,在择取辅文本时,应遵循“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原则。“可理解性输入”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输入假设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中提出的。他认为,唯有对学生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学生同时能聚焦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非对形式的理解时,方可形成习得。这亦称为i+1原则,其中,i指涉的是学生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i+1则指稍高于学生现有水平之语言材料。换言之,辅文本必须兼具“可理解性”和“超越性”,因为如果辅文本太难,远远地超越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就无法接受。反之,辅文本如果太容易,对学生就缺乏挑战性,学生便不感兴趣,也就难以有所提升。
偏误之二: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学目标相互抵牾,形式化趋向突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通常是由若干活动构成的,而这些活动又需要借助某种教学方式来展开。因应新课程改革的吁求,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力倡导使用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发现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本是一种应然路向,但问题是,当前一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组织活动时,教学方式使用形式化、表浅化,显得华而不实,往往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譬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牛津英语教材5BUnit 4 An English Friend第4课时,她将这节课定位为拓展阅读课。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她从教材之外选择了一封书信作为拓展性阅读文本,并在上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封上述书信,以便教学之用。该文本的处理,教师大致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的:第一步,导入(Lead-in)。即在未呈示文本之前,作者首先向学生呈现一个英国朋友的照片。第二步,泛读(Extensive reading)。即教师要求学生看着上述PPT所呈现的英国朋友的照片,谈谈自己会关心这位英国朋友的哪些方面,学生们纷纷发言,表示对这位英语朋友的Name,Age,Work,Hobbies,Address and Activities等信息很感兴趣。第三步,精读(Intensive reading)。即教师让学生听关于所提供文本的录音,然后回答上述关注的问题,接着讲解、处理文本中出现的重要语言点。第四步,复述(Retelling)。即教师带着学生,根据板贴中的关键词提示,顺利复述文本。第五步,巧手动一动(Skillful hands)。即将每组里印有上述书信的白纸完全无序地、随机地撕成许多碎纸屑,然后让各组同学互相讨论,想办法把这些碎纸屑重新完整地拼起来。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前四步的处理,应该说是较为合理的,是基本符合教学规律的。但是第五步的教学,就不可理喻了。该教师本意是很明显的,就是想通过该环节,来增加小组活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她却未意识到,该环节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太重视教学的形式了,却根本未意识到形式应是为内容和目标服务的。从学生能力提升的角度考虑,学生在第四步中,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复述文本了,再把文本撕碎,让他们拼复如初,这样就严重缺乏认知难度,学生能力上不会得到任何的提升与发展。
针对教学方式使用表浅化、形式化的偏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须注意以下两点:
1.确立鲜明的“教学目标”意识。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仅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路径,不能误将教学方式本身当作教学目标,相反,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目标”意识,所择取的教学方式,所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应,并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任何无助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无论看(听)起来多么热闹、动人,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噱头,在教学中均应坚决予以摒弃。
2.遵循“用语言做事”的原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尽管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一个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用语言做事(do things with languages),即我们绝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为了方式而方式,而是为了通过这些活动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形成必备的英语技能,进而具有用英语与别人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而前文所述的课例中的“巧手动一动”环节,教师机械化、形式化现象严重,未能切实遵循这一原则,未能妥善地处理好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关系,从而使这一活动环节沦为简单的拼图游戏,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与英语教学的内容及目标毫不相干。
偏误之三:课堂教学沦为“表演”,虚假效应明显
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许多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表演”痕迹明显,整节课均好像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教师不管讲到什么内容,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异口同声地作答,根本看不出哪些是新知,哪些是旧知。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无疑是虚假的、异化的课堂。这种课堂表面精彩纷呈,实则对学生缺乏挑战,对学生的真实发展价值不大。
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之所以“演课”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其一,“学生立场”缺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特殊课型教学中,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希望借助该课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能,从而一炮打响,一举成名。换言之,他们秉持的完全是“教师立场”,以自我为中心,而学生这时则成了他们获取名利的工具或手段。正是由于“学生立场”的缺失,使许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上起来“好听”“好看”,能取悦听课领导、专家和评委,有的在课前重复地把课上好几遍,真正对评委老师开课时,这种课则是对已上过课的回放和复演;有的教师甚至只遴选班级部分优生参加特殊课型。其二,重预设轻生成。由于课前做了精心准备和预设,在真正授课时,主要是按之前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而当教学中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生成新的资源时,教师无力或无意进行及时回收,有效利用,从而错过了创生资源、达成新的目标的最佳时机。
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为了防止“演课”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理性清思,并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1.秉持“学生立场”。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学生则是英语教学的受众。因此,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教师理应秉持鲜明的“学生立场”。所谓“学生立场”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长需要和个性特征作为教育教学的始点,视学生生命的整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至高追求,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秉持“学生立场”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通过教学,使小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均得到发展,进而提升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促进他们积极、健康、主动地发展。
2.加强对学生状态的分析。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对学生状态的分析。具体而言,一是对学生的前在状态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英语积累的个体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必须确立“具体个人”意识,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从而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均能得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二是对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包括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能遭遇的问题、困难和障碍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学生英语学习可能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进行合理的前瞻与预设。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前在”状态与“潜在”状态的认真分析后,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前在”状态与“潜在”状态之间的区域,即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方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3.明晰“好课”的标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无论是听课的专家、领导和评委,还是授课教师自身都必须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对于何谓一节“好课”应有清晰的认知和标准。有论者认为,一节“好课”应具有“五实”之标准。[3]笔者认为,上述标准对于评价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同样适用。具体而言,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一节“好课”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扎实。即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应是富有意义的,而非醉心于花样翻新和作秀表演。通过教学,小学生能切实发生变化,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真正获得提升与发展。这一点已有学者明确指出过:“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观摩教学时,授课教师应心无旁骛地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下功夫;听(评)课的专家和领导,亦应以授课教师的教学是否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真实成长为评判教学优劣的依据。”[4]二是充实。即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应该有一定的效率。当然,这种效率是针对所有学生而言的,而非仅是对少数“明星学生”有效率,而对其他学生是低效或者无效。三是丰实。即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应体现一定的生成性。在教学中,师生通过互动与开放,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当然,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强调生成并非否定预设。理想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高度统一。四是平实。即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应具有常态性,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上的课,而非需多人帮忙准备,反复排练,经历漫长时间才能上的课。五是真实。教学原本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因此,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理应具有一定的缺憾、不足和未完成性,这才是真实的教学,否则,其间一定充斥着虚假、表演和作秀。
偏误之四:学科育人价值遭遇曲解,达成效果堪忧
育人价值是学科教学的存在依据与目标追求。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样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然而,反观当前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许多授课教师对于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还存在认识模糊、操作失当的不良情状。具体表现如下:
1.将英语教学目标机械地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割裂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譬如,一位教师在牛津小学英语6BUnit6 Planningfor theweekend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确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①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和短语:plan,have school,at the concert,see a Beijing opera,by the way.②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I’m going to…③能正确理解、掌握A部分的会话、并能朗读,进行简单复述。
(2)能力目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通过直观的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制订各种计划,了解制订计划的重要性。
2.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片面地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窄化了育人价值的应然范域。譬如,在以“大自然”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用很长时间讲解人类应热爱、敬畏和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甚至还会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常见的宇宙观和天人关系;在以“交通工具”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则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随着人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交通工具也愈发多样和先进,从而要求学生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同时还会提醒学生应确立环保意识,坚持绿色出行。这样就使得小学英语课异化成了一节德育课,语言教学的趣味被严重稀释,语言教学的色彩亦大打折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尚停留于空洞的说教,贴标签现象极其寻常。譬如,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牛津英语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时,在经过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等三个教学环节后,教师立即通过言语讲解和配合PPT呈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所呈示的PPT内容如下:(1)We can live without a brother,but not without a friend.Without a friend the world is a wilderness.(我们生活中可以没有兄弟,但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世界就等于一片荒野。)(2)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the sun.(人生在世无朋友,犹如生活无太阳。)(3)We have friends.We’re happy.Friends make our life colorful.(我们拥有朋友。我们是幸福的。朋友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为了扭转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对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认知模糊、操作失当的窘境,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以整体思维来观照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当下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把教学目标生硬地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其根源在于深受简单性思维方式的掣肘,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的整全发展。事实上,“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而非以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均会对学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5]因此,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为了防止将“三维目标”视为彼此割裂的“三种目标”,教师应秉持复杂性思维方式,以整体思维、关系思维来审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树立“三维整合的发展观”,将“三维目标”视为水乳交融的整体,对其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正确理解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范域。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绝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界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把握。事实上,思想品德教育仅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一个方面,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丰富。具体而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应涵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学科教学的共通价值。从宏面层面上说,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英语与其他学科一样,均是为促进学生身心的整全发展,提升其生命质量,从而为其过上一种完满幸福的生活服务的。这即是英语与其他学科存在的共通的育人价值。二是学科教学的独特价值。英语与其他学科在知识背景、内容组织、教学形式、教学时数等方面有明显分殊,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方面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而言,英语学科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语言知识、语篇能力、语用能力、语体能力和策略能力等;(2)发展综合认知能力,即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等;(3)提升以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和国际交往能力为内容的多元文化素养。[6]三是学科教学的具体价值。英语教学可以细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音、词汇、句型等不同的教学内容。随着单元、年段、教学目标等的变化,上述不同的教学内容也相应地体现出不同的育人价值。
第三,采用适切的教学方式以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由上可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复杂多元的。而要使这些教学价值真正得以实现,就必须采用适切的教学方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的教育性”原理昭示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英语学科重要的育人价值之一。而要有效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特殊课型教学中,必须坚决摒弃空洞的说教和程式化的标签,相反,教师应以一种潜隐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至相关教学内容和环节中,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润泽与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