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效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2018-02-10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后进生教师应课堂教学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

高中政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而且概念特别多,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十分吃力,不容易理解这些生硬的知识。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政治学习性充分调动起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方便学生对于政治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本文在此基础上,就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好课堂提问工作以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问题要做到全面覆盖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是新课改一再强调的要求,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保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均等,课堂提问也是如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班上的尖子生,也要考虑到中等生和后进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偏爱优等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主要针对那些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几乎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机会。比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通常点名让几个尖子生回答,或者设置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对于优等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战,这些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让班上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首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尽可能以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主,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而不是让中等生和后进生看到题目就望而却步。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细化,将问题分成若干个等级,在课堂提问的时候,针对后进生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针对中等生提出一些巩固性的问题,针对优等生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在选择提问方式的时候,教师除了采取点名回答的方式,还可以使用辩论、轮流或者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和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还要保证问题具有开放性。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设置的问题都比较封闭,大多数问题都有固定的答案,这些答案是教师用来对学生回答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比如,有的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教师所认定的固定答案相接近,教师就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赞赏,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与教师所认定的固定答案相差甚远,教师就会说学生回答错误,并告诉学生正确标准的答案。实际上,这种课堂提问方式是一种比较低效的提问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学生只需要将有关知识点照搬到答案中即可,但是并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情况下,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可见一斑。因此,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尽可能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既要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要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这种提问方式既能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民主决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我们对目前的教育及其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你有什么需要反映的”,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民主决策”的内涵和意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进行改变。

三、明确提问目的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考、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提出更有目的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并通过难度的逐渐增加来锻炼其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必须要控制好问题数量,不论是过多还是过少的提问,都不利于授课效果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所以,必须要重视问题质量、数量的科学控制。

四、引发认知冲突

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从静止角度来看待、分析各类事物的,未对时间、地点等变化做出综合考虑,思维过于僵化,难以做到深入且全面。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变量因素,以此来对知识本质做出准确把握。

比如,在讲解到国际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宣布对非洲进行巨额援助的动机、意义是什么?除了慈善这一目的之外,是否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目的?在学生联想到利益这一层面之后,教师在再将“国家利益”这一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引出,通过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入实例来帮助学生更透彻理解所学知识。

五、增强问题针对性

由于政治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为了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厌烦、抵触等情绪,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不仅要新颖、多样化,还要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以此来将提问教学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课堂提问必须要紧紧围绕授课内容来进行,所提问题必须要能够突出授课重难点。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劳动与就业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分层次、从整体上把握好本课内容,对中国现实就业情况、劳动者工作现状做出全面了解,就可以围绕“农民工”来设计:如何保障农民工权益?怎样促进农民工就业率等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也可以自然的理顺本节课要讲解的重难点内容,且通过加强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增加师生互动交流,进而对本节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六、给予适当中肯的评价

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往往以“对”“不对”或者“好”“不好”的标准对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首先要找出学生答案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肯定,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思考过程,找出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或者补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七、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高中政治教师也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高中政治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提问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等诸多层面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授课需求、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技巧来提出相关问题,以此来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指明方向,进而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后进生教师应课堂教学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