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2-10庞旭卿

职业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铁道工程技术校企

庞旭卿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工程系,陕西 渭南 714000)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扬,它改变了高职教育传统的单纯由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专职教师与企业师傅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校规模化的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个体实际动手学习效果优势相结合,通过政府保障、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将理论、行为、心理活动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职业素养。[2]

本文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强调校企合作,校企共同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双导师”教师团队建设、共管教学过程;改进、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新了考核评价方式,探索了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学生与员工两个身份,校内与校外两种学习环境,教师和师傅两类教师,学习和工作两个任务,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两个证书的六方面融合;实践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 我院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

1.1 铁路施工维护人才摇篮,行业影响力彰显特色与品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路战略”始终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开展“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则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人才共育的途经与传统。近五年来,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我国铁路行业、企业培养约4000名“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学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80%以上进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国内大型企业就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备受企业欢迎和厚爱。在这些毕业生中,有50%以上的人毕业三年内即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层管理者,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用人单位“回头率”达99%。

1.2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运行机制良好

我院与中铁一局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等多家大型企业紧密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于施工企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开展学生订单培养和员工培训,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同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同步,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校企合作良好局面。

1.3 “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

团队成员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组成,所有成员均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团队成员专业领域涉及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等各领域,与三十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以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铁路局为典型代表,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规划、设计、实施、监控等全过程深度融入企业理念、职业工作环境、先进技术等,校企合作选聘高水平技术人才担任“师傅”,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效果。

1.4 国家骨干专业教学成果丰硕,省级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现为省级教学资源库,“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混凝土‘钢’结构检算”“铁路线桥隧检测”“工务安全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已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拓展教学手段、范围和形式提供了基础。

1.5 一流施工维护设备保障,实验实训紧跟企业实际

经过国家骨干校建设,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了一批紧跟企业实际的实验实训基地,面向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有高铁实训工区、轨道养护实训室、铁道工程专业软件中心、重载铁路检测实训室以及力学实训室、测量综合实训基地、隧道综合实训基地等一大批中央、省级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编制完成,与企业施工内容紧密对接,有利保障了学生技能的培养。

2 我院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的措施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与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体制

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扎实程度,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铁路施工行业探索现代学徒制,为中国铁路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明确校企双方主体责任,试行业务领导主管、专人负责的校企双方沟通和管理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推进一体化育人。

完善试点工作的保障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多方参与的激励措施。探索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具有铁路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2.2 依据行业特点,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编制招生与招工方案,试行将试点班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根据铁路施工行业特点,探索试点班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人员来源于三方面: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选拔自愿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优秀学生,通过企业考核后进入试点班学习。从中职学校和社会从业人员中选拔部分具有一定技能水平,通过双选招工入职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考核通过后进入试点班学习。培训人员通过了学院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直接编入试点班进行系统学习,达到毕业条件的,颁发学历证书。

2.3 优选精兵强将,建设校企一体的教学团队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整合校企双方的骨干教师、施工专家、高级工程师等资源组成教学团队,实行双导师制。设立兼职教师(工程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师傅标准”,选拔高水平技能人才担任师傅。企业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师傅带徒津贴根据指导课时数量和效果确定。

2.4 开发项目课程,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试点项目采用校企课程学分互认等方式将专业固态的课程体系改造成灵活的适应学生、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并在校企携手推进的课程开发方面,满足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要求,探索实践弹性学分制度,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2.5 共管教学过程,试行分段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结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特征,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进行过程管理。改革分段式教学模式,适应企业的生产与学生的技能学习。

探索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并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互联网作为教学管理与监控的重要平台。

2.6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校企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方式,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学生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徒进行督查、指导与考核。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实施企业考官评价制度。企业遴选“考官”,经常开展督查与指导,监督评价教学质量。考核过程中,结合企业岗位和职场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产品进行评判,使学生职业岗位需要与终生职业发展相融合。

3 结语

现代学徒制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培养模式,各学校相关专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联合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应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外延与内涵。[3]

参考文献:

[1]徐帅.高职建筑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5).

[2]陶小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17-19.

[3]王阳军,罗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6(9).

猜你喜欢

铁道工程技术校企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铁道小卫士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荷兰咖啡吧里奇妙的“空中铁道”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