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红国Ⅲ系列柴油机的性能及故障诊断与处理

2018-02-10

现代农机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轨喷油器插头

东方红柴油机国Ⅲ阶段目前是采用配置单体泵和高压共轨两条路线,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不同选择。单体泵采用衡阳和YTO系统,维修保养成本低,方便改回国Ⅱ阶段。高压共轨采用了更先进的德国BOSCH(博世)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与其他技术相比,BOSCH高压共轨系统可靠性高、经济性好、安全、舒适,而且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同时可以达到未来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1 性能特点

东方红国Ⅲ系列柴油机采用国际先进的铸造、加工、装配设备和工艺,经过了充分的产品验证。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0万台配置单体泵和近2 000台配置高压共轨的东方红国Ⅲ柴油机投放市场,深得用户好评。实践证明,东方红国Ⅲ系列柴油机具有如下特点。

(1)故障率低,更可靠,故障率比机械泵柴油机低50%。

(2)油耗进一步降低,在同等情况下,比国Ⅱ机械泵柴油机低5%~10%。

(3)震动小、噪声低、油耗低,可靠性更高。

2 故障诊断与排除原则

(1)发动机出现故障时,采用先易后难逐一排除法。

(2)在未弄清楚问题前,不要轻易更换任何配件。

(3)注意记录故障码,在未弄清楚问题前,不要轻易清除故障码。

3 故障成因

国Ⅲ柴油机是在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下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每一台出厂的柴油机都经过规定的测试。同时柴油机又是一种精密机械,其功效要得到长久保证,与正常的维护保养密不可分。引起柴油机早期失效,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违章操作,管理和使用不善。

(2)不按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甚至以修代养。

(3)配件制造不良,特别是贪图便宜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将大大缩短柴油机的寿命。

(4)燃油和润滑油牌号选用不当或质量不合格。

4 故障诊断方法

柴油机故障成因复杂,有时故障显现是类似的,但产生原因并非一样。为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或少走弯路,建议按以下原则判断处理故障:针对特征,联系原理;弄清现象,不漏点滴;由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分段,检查分析。

柴油机故障常用的诊断一般有以下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柴油机的异常排烟等故障特征,判断故障情况。

(2)听诊法:根据柴油机异常声音凭听觉判断故障部位、性质及程度。

(3)断缸法:停止某缸工作,借以判断故障是否出现在该缸。断缸法一般是向怀疑出现故障的气缸停止供油,比较断缸前后发动机的状态变化,为进一步查找故障部位或原因缩小范围。

(4)比较法:对某些总成或零部件,采用更换的办法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以上为机械方面故障的判断方法,在国Ⅲ柴油机上同样适用,其排除方法可参照国Ⅱ。

(5)故障诊断仪:国Ⅲ柴油机可以根据整车仪表盘上的故障灯是否点亮,通过诊断仪诊断。

5 整机故障分析

以下重点对共轨柴油机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

5.1 发动机无法启动

(1)观察仪表盘上是否有故障灯点亮,若有,通过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根据提示查找和确定故障点,并排除。

(2)检查整车启动线路及蓄电池是否正常。

(3)判断启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如问题仍未解决,应进一步检查发动机转动是否灵活、配气正时是否正确等。

(4)检查低压油路是否存在有气、漏气或堵塞现象。

(5)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2 发动机启动困难(能启动,但较困难)

(1)检查启动机是否正常及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2)检查低压油路是否正常。

(3)进一步检查发动机转动是否灵活、配气正时是否正常。

(4)检查曲轴和凸轮轴的转速传感器及其插头是否损坏、牢固、清洁。

(5)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3 发动机启动后自动熄火

(1)检查低压油路是否漏气、堵塞(包括回油管路),进、排气是否正常。

(2)检查线路、各传感器及其插头是否损坏。

(3)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4 发动机冒黑烟

(1)检查空气滤芯及进排气管路、气门间隙是否正常。

(2)检查增压器是否工作正常。

(3)检查柴油质量是否正常。

(4)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5 发动机动力不足

(1)检查低压油路与油质是否正常。

(2)检查空气滤芯、进气管路、增压器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气门间隙是否正常。

(4)检查各传感器插头、油门踏板插头、整车线束是否接触良好。

(5)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6 发动机跛行回家

跛行回家,是指柴油发动机在有故障发生时,为了避免在田间无法移动,限制速度及动力,保持拖拉机空驶回家再维修。

(1)检查低压油路是否堵塞严重,油品标号是否符合环境温度要求。

(2)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5.7 发动机怠速不稳

(1)检查低压油路是否正常,若不能排除转下一步。

(2)检查各类传感器插头、线束是否正常。

(3)使用故障诊断仪进一步检查是否正常建立轨压,如轨压不正常,有可能是喷油器、共轨管、高压油泵、ECU异常引起,请参考《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5.8发动机始终在高于怠速的某一低转速运行

(1)检查电子油门踏板插头是否松脱、接错或短路。

(2)检查电子油门踏板是否失效。

6 部件故障分析

6.1 喷油器故障

喷油器出现故障,易造成动力不足、冒黑烟、启动困难、跛行回家等。

(1)喷油器雾化不良:油头处积炭严重,若清理积炭仍不能消除故障,则更换喷油器。

(2)喷油器不喷油:检查针阀,若卡死在关闭状态,则更换喷油器。

(3)喷油器油头处滴油:针阀卡死在常开位置,或喷油器针阀磨损造成密封不严,更换喷油器。

(4)单个喷油器回油量大或与其他喷油器差别较大:一般为回油柱塞锥面磨损密封不严所致,更换喷油器。

(5)喷油器铜套或垫片变形损坏:多为安装时定位不准造成变形,或拧紧时用力过大,更换铜套或垫片,安装时注意定位。

(6)接线柱螺帽松动造成喷油器线束松动或磨破与缸盖短路:一般为螺帽、线束固定不牢所致,固定好螺帽、线束。

(7)喷油器电磁阀损坏:一般为短路或其他原因形成大电流烧坏,更换喷油器。

6.2 高压油泵故障

高压油泵出现故障,易造成不能启动、启动困难、跛行回家等。

(1)高压油泵出油管不出油:一般为柱塞腔内有空气、齿轮泵内部有空气或柱塞磨损所致,排除空气或更换高压油泵。

(2)流量计量单元常开:其原因是线束插头接触不好、流量计量单元损坏,重新拔插插头或更换流量计量单元。

(3)流量计量单元插头接触不良:插头松动,重新拔插。

(4)高压油泵正时齿轮正时不正确:油泵安装时齿轮正时出错,重新按照工艺要求调整。

6.3 共轨管故障

共轨管出现故障易造成启动困难、跛行回家。

(1)泄压阀异常泄漏:泄压阀密封不严或泄压阀弹簧失效造成轨压不到160 MPa时就有燃油从泄压阀泄出,轨压不能正常建立,更换泄压阀或共轨管。

(2)轨压传感器故障:一般为插头接触不良、轨压传感器损坏,接触不良会造成轨压不稳。重新拔插插头或更换轨压传感器。

6.4 ECU故障

ECU产生故障,易造成发动机不能启动、熄火。

(1)诊断仪与ECU通讯失败:ECU烧坏,更换ECU。

(2)ECU被大电流击穿:线路短路或焊接时未将ECU插头拔掉,更换ECU

(3)ECU针脚短路:由进入的导电液体引起,清理液体或更换ECU,注意防水。

6.5 传感器故障

(1)传感器硬件损坏:一般为安装不当造成插头损坏或传感器本体外形损坏,更换新传感器。

(2)传感器电气特性不正确:一般为传感器由于电路原因损坏,更换新传感器。

(3)线束插接件接触不良或损坏:一般为未插牢或操作时损坏插头,需重新拔插或更换线束。

(4)线束断路、短路:一般为接线胶皮磨损或线束断开,做好防护或更换线束。

传感器及其线束故障的分析检查可参见 《东方红柴油机非道路三阶段高压共轨系统诊断指导》。

6.6 油门踏板故障

油门踏板出现故障易造成发动机转速不稳。

(1)油门接插件接触不良:一般为插接不牢,需重新拔插

(2)油门接线短路、断路:一般为接线胶皮磨损或线束断开,需做好防护或更换。

(3)油门踏板开度异常:不踩时有开度,或踩到底时输出电压不符,按要求更换踏板。

(4)油门信号2倍电压关系不成立:一般为踏板不符合要求引起,排除线路故障原因后更换踏板,信号1的电压应为信号2的2倍。

猜你喜欢

共轨喷油器插头
低速机电控喷油器电磁阀换热特性计算
多孔位插头绝缘体注塑模具设计分析
柴油发动机气缸盖喷油器孔开裂故障分析及应对
高压共轨发动机控制器硬件平台自动化测试设备设计
小小圆洞,救君一命
全新迈腾B7L车喷油器波形测试
2009年产宝马X6车发动机抖动
采用共轨喷油系统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3.0L-V6型柴油机
Delphi公司采用电磁阀和单柱塞高压燃油泵的共轨喷射系统
新型重油共轨喷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