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保护研究

2018-02-10原佳丽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日喀则市日喀则藏族

杨 娅,原佳丽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2.山西省泽州县司法局 山西晋城 048000)

西藏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喀则当地藏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冲击日喀则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境地。因此,如何有效地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并传承日喀则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多样性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规定,对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研究,了解并掌握其现阶段发展状况,有利于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一)口头传说与表述

1、神话传说

流传于日喀则市的神话传说,主要为自然神话传说和社会神话传说两大类。自然神话传说主要以大自然为题材,通过对不同自然现象的解读反映了日喀则藏族人民与自然界抗争的历史和态度,如《喜马拉雅的传说》《飞来峰的传说》《喜马拉雅雪人的传说》等。社会神话传说以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艺术地反映了藏族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如以人类起源为题材的《猴子变人的传说》、以家族发展历史为题材的《萨迦王朝的传说》、以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俄曲河边的传说》等。

这些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承载着日喀则市藏族先民丰富而珍贵的历史。如《猴子变人的传说》展现了猕猴为获得果实互相之间发生争斗,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传说猕猴获得青稞等五谷种子,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通过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反映了日喀则藏族先民探索大自然、与自然界抗争的历史。

2、民间故事

流传于日喀则市的藏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记录了该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希望要求,包含了当地丰富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为藏族历史及社会人文研究提供了生动可靠的资料。根据内容可分为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和动物故事三种类型。

(1)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在日喀则民间故事中所占比重较大,主要有《橘子姑娘》《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真假新娘》《铁匠明珠托央》《马夫次旦》《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尼玛滚觉》《宇白扎西和夏嘎曲宗》等。这些爱情故事既有虚构的人和事,也有很大一部分通过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主要以不同阶级间男女相爱故事为题材,如王子与仙女相爱,遭魔女破坏;贫穷劳动男子与富裕小姐相爱,遭财主阻拦。但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对爱情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经过曲折、痛苦的斗争,终于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反映了日喀则藏族人民对纯真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两性感情秉持的淳朴态度。

(2)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通常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对人物进行艺术刻画,这类机智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内涵深刻,多为当时社会状况的映射。流传在日喀则的机智人物故事主要有《栽头发》《井水请客》《宰小牛》《摸金币》《挤驴奶》《借马》《奶是牛身上挤出来的》《啃骨头》《喇嘛发放布施》《结拉学狗叫》等,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多拥有非凡的智慧,总能跨越生活中的坎坷挫折,或化险为夷或因祸得福,出乎意料的在故事结局成为最后胜利者。通过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反映了日喀则藏族先民机智聪慧、坚毅勇敢、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美好品格。

(3)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是藏族民间故事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它以动物为故事主角,将动物人格化,通过对动物活动和动物之间关系的描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态度和强烈情感。在日喀则市广泛流传的动物故事有《红狐狸上当》《鹦鹉灭火》《野鸡和野猫》《聪明的兔子》等。在这些动物故事中,老虎、狮子、狼、狐狸、羊、兔子、鹦鹉、野鸡、野猫、野牛等动物为主要讲述对象,寓意深刻,多表现为强大动物盛气凌人、骄傲自大,弱小动物足智多谋,最终以弱胜强。这些动物故事是日喀则藏族劳动人民世代生活经验的积累,沉淀了藏民族智慧、美丑、善恶的观念,通过动物自身及动物之间的活动,表现现实社会世态,从不同角度给人们深刻的道理启发。

(二)传统表演艺术

藏族传统表演艺术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传统文化中闪耀着熠熠光辉的璀璨明珠。日喀则市藏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尤以藏戏、民间传统歌谣和舞蹈最具代表性。这些传统表演艺术综合表现了后藏地区藏族群众的社会、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信息,反映了后藏地区藏族群众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

1、民间歌谣

藏族民歌一般短小精悍,可诵可唱,歌词内容通常是在劳作、集会等活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表达劳作者的内心感情。日喀则民间歌谣十分丰富,根据歌谣的内容不同,一般分为劳动歌、情歌、酒歌、儿歌,涉及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儿童心理等。

(1)劳动歌

劳动歌是以劳动生活为内容的民间歌谣。在长期的劳动生产活动中,日喀则人民创造了大量劳动歌谣,几乎各种类别劳动的相关步骤,都有与之对应的歌谣,如流传于江孜县的《洗氆氇歌》《坚实的地球砸不烂》《月亮要出你就出》,拉孜县的《乌鸦也发出悲鸣》《送肥歌》《耕地歌》《筛麦歌》《划船歌》《小黄牛》,仁布县的《虽说不是一个妈妈所生》,聂拉木县的《也该把自己的儿女想念》,萨迦县的《捻线歌》《榨油歌》《请你们快快让一让》,桑珠孜区的《征服黑土地》《送来喜讯》等。这些歌谣在日喀则市藏族群众劳动过程中产生,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是当地藏族群众日常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集中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2)情歌

情歌是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民间歌谣,在日喀则民歌中占很大比重。日喀则藏族劳动人民经常通过情歌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对情人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如《如能乘起风儿》《想起送戒指的人》《情话是渡河的羊皮船》等情歌,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抒发恋爱中男女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总有相好的时光》《假如》《但愿》《一只戒指》《心似明月和哈达》《好比鱼儿和水》《日夜爱恋的情人》《我俩相爱的心》等情歌,用誓词式的口吻,表达了相爱男女对待爱情坚定不移的决心;《最思恋的……》《雄鹰孔雀》《我不是在看高山》《心像金子》等,侧面反映了日喀则藏族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着重在于看对方是否心地善良、与自己情投意合,而不是在于对方的出身、家庭好坏、容貌美丑。

(3)儿歌

儿歌也叫童谣,是“由民间创作的以反映儿童心理特征为内容、以韵语形式在儿童中流传的一种口头文学”。[1](P199)为方便儿童记忆传唱,儿歌通常篇幅短小、通俗易懂,且韵律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日喀则儿歌多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题材,结合孩童之间的游戏活动,传递给孩子生活经验和知识。主要有《放在我的心上》《雪猪弟弟》《雪豹哥哥》《别家的儿子成大器》《冬天的太阳有主人》《没有母亲的小鸟》《没有长出羊角》《夫妻不要打架》《羊羔牙儿归我》等。反映了日喀则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孩童的良好习惯和品德,以传唱儿童歌谣的形式帮助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

(4)酒歌

藏族酒歌一般在喜庆节日和人们欢聚宴饮时演唱,也有在送亲友远行时唱酒歌以求吉利。唱酒歌是日喀则人民饮酒时的一大特点,酒歌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涵。每逢婚宴、村寨聚饮等重大场合均以酒歌助兴,随歌起舞,将宴会推向高潮。日喀则人民耳熟能详的酒歌有《卖酒的姑娘比仙女还美》《酒歌四首》《悦耳的旋律》《衷心敬你一杯》《这里茶酒都丰富》《水晶宫般的江孜城》《情人敬我一碗》《今晚在此相聚》等。日喀则酒歌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内容都是赞美、祝福的话语。对日喀则人民来说,酒是礼仪的承载体,酒歌则是促进礼仪完成的润滑剂,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藏戏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日喀则是蓝面具藏戏的发源地,因其表演者佩戴以蓝色为主色调的面具而得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入各地民间歌舞等因素,在日喀则境内形成了著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三大流派,即昂仁迥巴派、仁布江噶尔派和南木林湘巴派。三派藏戏均于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主要指自娱性的、群众性的舞蹈,随意性很强,对演出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表演者的人数、性别、出身等一般无具体要求。民间舞蹈在日喀则市藏族传统歌舞中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较著名的主要有流传于日喀则南部岗巴县昌龙乡一带的“萨央谐钦”和流传于南木林县土布加乡一带的以原声演唱为伴奏表演的土布加谐钦(又称“次久谐钦”);流传于聂拉木县布荣乡、乃龙乡,定日县协嘎乡和萨嘎县旦嘎乡、夏如乡等地的“甲谐”;主要流传于定日县协格尔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定日洛谐;流传于拉孜县、萨迦县、定结县、昂仁县等地的拉孜堆谐;等等。其中南木林土布加谐钦、旦嘎甲谐、拉孜堆谐、定日洛谐等四项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岁时节庆习俗

藏族谚语有云:“一个喇嘛,一种教法;一个地方,一种方言;一方水土,一种风俗。”日喀则是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在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岁时节庆习俗,反映了日喀则藏族整体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地域特色。主要有每年藏历四月十日到二十八日举行的江孜达玛节(藏语意为跑马射箭,又称赛马节),江孜达玛节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动、赛马、抱石头、赛牦牛、射箭、角力、足球、篮球、拔河等竞技比赛、专业和群众性的文艺表演、物资交流等活动,是一个群众自娱性质的民族民俗节日;日喀则藏历新年是藏历十二月一日,比拉萨地区早一个月,称为“索朗洛萨”,即“农民新年”。“据说是为了赶生产季节而早过年。习惯上,日喀则地区群众要在过藏历年前一两个月把畜肥全部挖出来沤制,新年过完,就要到地里进行耕作土地的准备工作。”[2](P41)流行于白朗县西南部者下乡的白朗斗牛节,于每年9月中旬在白朗县者下乡的江雄草原上举行;此外还有达堆节、日喀则初三赛马节等。其中,江孜达玛节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喀则藏历新年、白朗斗牛节、达堆节也分别入选第一、三、四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传统手工技艺

日喀则市传统手工艺品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图案精美、实用性强,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中随处可见,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日喀则是创造藏族传统手工艺术的胜域,涉及金属工艺、木雕、雕塑、编织等种类。这些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蕴藏着当地藏族群众的聪明智慧及对美的感悟。截至目前,该市已有6项传统手工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其扩展项目名录,分别是卡垫织造技艺、南林木孜东锻铜技艺、拉孜藏刀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彩砂坛城绘制技艺和扎念琴制作技艺。谢通门县“牛”村陶器制作技艺、吉隆县吉隆镇木碗制作技艺、江洛康萨青稞酒酿制技艺、萨嘎牛皮船制作技艺、日喀则“朋必”凉粉制作技艺、江孜协玛氆氇编织技艺、札什伦布寺堆绣唐卡、德勒勉崇藏香制作技艺、岗巴冲斯(卡垫)织造技艺、旺丹冲斯(卡垫)织造技艺、仁布玉器雕刻技艺、萨迦传统榨油技艺、吉隆县酥油提炼技艺、康雄酥油花制作技艺等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多年来,在日喀则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申报、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一)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就

早在1988年,相关部门人员就着手对日喀则境内18个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82则、民间歌谣208首、民间谚语563条,完成《日喀则地区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藏文版),于1998年正式出版发行。2006年日喀则启动全市非遗大普查,至2015年,普查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一线项目分布点、采访民间艺人等方式,非遗普查形成影像资料达27200分钟,图片资料3500余张,笔录藏汉文字近320万字,重点性地完成了270余项非遗项目推荐申报工作。[3]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在普查搜集整理非遗工作基础上,各类非遗保护成果作品也相继出版面世。2007年开始陆续出版《喜马拉雅风情》《后藏风情》及《藏戏之源、艺术天堂——藏戏三大流派精品选集》DVD套集和非遗代表性、抢救性记录材料《江嘎尔藏戏传承人——次仁》。

近年来,在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倡导下,日喀则市相关部门逐渐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突出重点保护对象,不断强化非遗保护措施,积极努力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截止目前,根据政府发文公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显示,日喀则市已申报成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5项。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9名。现已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名录体系数据库建设。此外,日喀则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5个和民间业余藏戏队80个。日喀则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非遗从业人员和传承人的培训力度,2017年日喀则政府首次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全市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各县(区)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以理论培训与实地参观考察结合的方式就非遗传承人自身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展开综合培训,反响不错。

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大力支持,日喀则市非遗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江孜县卡垫织造技艺传承人边巴顿珠和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传承人尼多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中国新生代传统工艺竞技活动”中,分别荣获“新生代工匠之星”“最佳新人奖”荣誉称号;白朗县嘎东镇兴旺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嘎东藏靴历史博物馆,与自治区AAA级旅游景点——嘎东参卓林寺遥相呼应,形成乡镇旅游产业链;萨迦县八思巴藏香成为央视网西藏藏香冠名优秀品质产品;拉孜县锡钦乡的西藏老妈民族文化手工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4]

(二)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浪潮下,日喀则市藏族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考验,其生存空间有逐渐被压缩甚至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老一辈传承人口传亲授方式来保证其传承和延续,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日喀则市各级政府相当重视非遗保护的投入力度,但随着年轻一代更多地选择上学,外出务工从事相较轻松而报酬更丰厚的工种等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其次,财政资金的巨大缺口和商业资本融资不足,掣肘日喀则市非遗进一步繁荣发展。虽然近年来政府工作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不少,并落实了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但就目前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而言,投入的财政专项资金仍远不能满足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相较其他省市,日喀则市非遗文化产业的商业资本投入额远远低于内地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数额。资金短缺使大部分处在“深闺”,日喀则非遗传承人仍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窘。

再者,日喀则市乃至西藏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人才不足是短期内无法扭转的现实。日喀则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与数量庞大的非遗名录相比,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政府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且大部分从事非遗调查、搜集、整理、记录、建档、展示、利用、提炼和总结的工作人员并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科班出身,多数从业者是其他学科背景中途转调从事非遗工作,因而非遗理论知识相较薄弱。这种现象在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贫困边远地区表现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

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彩,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然而,现阶段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诸如生存空间日渐缩小、非遗传承人“后继乏人”、藏族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困境以及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保证该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

(一)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经费投入

经济投入是开展和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缺少资金支持,日喀则市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得到及时抢救和必要保护,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境地。要积极有效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除了政府从财政拨款渠道投入更多资金,探索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教学、研究、传播、资助和培养传承人等方面。商业资本注入应该逐渐成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企业有能力将传统文化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商业运作能力,能有效推进非遗传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二)加大宣传教育,全方位发动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社会共同责任。为使民众认识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扩大日喀则藏族非遗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进而促使全民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行列当中,良好的舆论氛围必不可少。首先,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风靡整个中国社会,随着无线网络和4G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这一渠道获取信息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主流。因而,除了参加非遗展览、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外,利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多样化、立体化、便捷化的宣传方式和渠道促进日喀则藏族非遗的影响力,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地藏族群众和外界广大热爱藏族传统文化的群体得以多维度地认识该地区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推进其在日居生活中爱护和保护非遗的良好社会风气。

其次,“当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遭遇到价值取向的冲击时,学校教育就成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最为有效的方式。”[5](p373)拉孜县中心小学作为西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学校开设了堆谐兴趣小组和“堆谐课间操”,尽可能地把堆谐推广至小学生的做法可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推广。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县域特色,开设当地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结合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编写具有本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聘请资深老艺人进入学校讲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课等多种形式,使非遗文化进校园,成为青年一代生活的一部分。

(三)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产物,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为使日喀则市藏族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延续,对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十分必要。目前,日喀则市已有萨嘎县旦嘎乡(甲谐)、日喀则市甲措雄乡(斯玛卓)、南木林县(湘巴藏戏)、吉隆县(同甲舞)、拉孜县(堆谐)、仁布县(江嘎藏戏)、江孜县(江孜卡垫)、定结县陈塘镇(夏尔巴歌舞)、昂仁县日吾其乡(迥巴藏戏)等乡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还有众多西藏自治区命名的“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日喀则市应汲取国内外先进保护经验,结合该市实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最大限度地将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在其所属环境之中,逐渐使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成为日喀则市的亮丽名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藏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打造日喀则特色旅游

“随着经济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和放松,旅游是当代人最经常选择的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方式。”[6]日喀则不仅拥有独特高原风光、历史文物古迹,众多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博得众人眼球。将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以发展促保护,增加该地非遗的时代性和活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传统舞蹈、藏戏表演、手工技艺及艺术品、节日民俗等,可以通过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点睛之素,研究开发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符合现代审美观的旅游产品,在充分保留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藏族群众保护其传统文化的观念和信心。同时,游客们可以在旅游过程中感受藏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弘扬和传播藏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大意义。

结语

种类繁多的日喀则市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当地衣、食、住、行及娱乐、信仰等方方面面,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日喀则社会历史状况及当地群众思想感情。经过政府、社会各界及传承人等多维一体的共同努力,日喀则市藏族非遗保护取得显著成绩。即便如此,该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战略指导下,需全社会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共荣后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日喀则市日喀则藏族
日喀则市唐卡传承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西藏日喀则岗巴县多尔玛石窟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日喀则,天堂的邻居
喜马拉雅考古调查记——日喀则篇
西藏日喀则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