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萧山区农技推广模式创新的方法与成效分析

2018-02-10傅潇霞王华英李水凤黄冲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萧山区农技科技

傅潇霞,王华英,李水凤,黄冲平

(1.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浙江 杭州 311201)

长期以来,农业推广实践中“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难题之一。有些县市对农业推广队伍采取差额拨款制度,导致农技人员重点以经销农资为主,以维持和保障人员工资。而全额拨款的县市,除了保障人员工资开支以外,很少有县市拨出较大额度的资金,鼓励农技人员一边自我更新知识,同时开展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农业推广项目,从而延滞了农业科技的更新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从2008年开始,萧山区在责任农技人员中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制度,区财政专门设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为农技人员开展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工作提供载体和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1 农技推广项目的制度

21世纪以来,萧山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规模种养殖业发展迅猛。广大种养殖能手希望在区和镇、乡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更好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种养殖的效益,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以取得更好的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不断深入,农技人员自我知识更新的需求也更加强烈。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变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萧山区于2007年开始启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实施,鼓励科技人员密切结合萧山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研发、科技攻关,形成培育农业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萧山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07年开始启动,2008年正式实施,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50万元左右。9 a来,全区共申报了668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正式立项445个,其中重点攻关项目2个,重点项目64个,一般项目379个。9 a来累计投入资金2 062万元,平均每个项目安排资金4.63万元。其中,2008年批准立项63个,安排资金262万,平均每个项目4.16万元。有关2008年科技推广成果曾以2009年《杭州农业与科技》专刊形式进行报道。2015—2016年,由于行政区域缩小,每年补助资金改为150万元。资助项目在产业间的分布见表1。

表1 2008—2016年萧山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立项的情况

表1中所有的项目均紧密结合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试验示范的方法均按照严格的科学试验要求进行,要求每一个项目技术路线明确,工作措施得力,数据完整真实,工作认真务实。每一个项目的主持人从项目设计、申报开始,到中间的试验实施和实验调查,直至最后的分析总结,全过程亲力亲为,实际参与。

2 农技创新推广项目的管理

为了提高农技推广项目的绩效,萧山区农业局、财政局一开始就对农技推广项目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资金每一元钱都真正用在农业科技引进和农业新技术推广上,项目管理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建设内容选择的要求

农业推广创新项目的选择,必须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品种发展,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技术到位率和科技贡献率,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肥药、新农机、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运用,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解决制约全区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和突出问题。有先进实用的核心技术,有突破点与重点改进的创新技术,有一定的实施规模和必要的实施条件,落实到具体的实施田块、农户和基地,能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申请立项内容包括动植物种子种苗工程技术、病虫害防治控制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作物优质高产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规模化种植技术成果转化、农机水利配套技术和重大农业课题专项调研。

2.2 项目类别及立项原则

农业推广创新项目分为三类:一是目前或今后3 a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新兴技术和后续技术在内的试验研究类项目。二是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生产,即投资少、见效快、作用大、影响面广的成果转化类项目。三是以实施农业标准化技术为核心的示范推广类项目。农业科技人员依据个人岗位职责和从事专业申报,每人限报1项。已获或正在申报区级以上有关项目的同类内容不得重复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2.3 项目的日常管理

农业推广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主要有申报管理、经费使用管理、项目验收管理等环节。项目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了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农业局、区农水局、区人事局、区财政局等单位的相关领导组成,下设农业、农机水利2个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项目申报管理。凡属于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人员都可作为项目主持人申请推广创新项目,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上为1 a。试验研究类项目可根据进展情况,如当年不能完成,可申请结转延期1 a。农业推广创新项目由主持人填写申报书,根据项目要求报送申报材料,经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总审查、专家评议、网上公示、主管局审核,报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正式立项公布。

项目经费管理。立项项目视其技术创新程度和实施成效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主持的重点项目最高安排科研和推广经费8万元,一般项目4万元,重点项目控制在项目总数的20%以内。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主持的项目也将安排一定的科研经费,项目经费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项目单位取得科研经费后应专款专用,并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项目经费使用进行审计监察。

项目验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持人、项目实施单位要按计划认真履行职责和合理开支经费,及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在最能体现项目成效的时间段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检查现场验收,项目计划任务完成后,及时提交齐全准确的工作和技术总结材料。报奖项目须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或评议。评议评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讲求实效原则,对本区域、本产业同类技术中科技含量高、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好的项目给予褒奖,通过项目评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奖金在区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中列支。

成果奖励。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实行等级奖励办法。根据试验研究类项目、成果转化类项目和示范推广类项目的实施水平,重点对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适用性,以及推广应用前景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奖励等级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级别等次。总体的要求是工作措施得力,项目核心技术新颖、明确、具体,在可推广应用的种养殖业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比例,取得比较明显或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促进全区或某一区块的现代农业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3 农业推广创新项目实施的成效分析

相对于兄弟县市,萧山区农技推广创新项目制度的推出可以说是投入了较大的资金。对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显著改进提升了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限于篇幅,就农业推广创新项目对萧山区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做探讨分析。

3.1 引进了一批新品种,试验了一批新技术

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项目的资助下,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合萧山实际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通过总结提高后向广大种养户推荐,提高了良种良法的科技贡献率。如引进以色列樱桃番茄新品种夏日阳光,该品种果实圆形、黄色,色彩鲜亮,口感极佳,深受欢迎,市场价格高。试种2 a后市场反响良好,但存在种子价格偏高这一缺点,每粒种子10元,且完全依赖进口。后来通过创新项目试验,采用提前育苗并进行压条繁殖,每株母株可繁育60株小苗,实际利用35株,极大地降低了种子成本,同时品种特性等不受影响。该试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樱桃番茄品种夏日阳光的推广,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3.2 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如开展南美白对虾混套养技术,甲鱼可以吃虾剩余的饵料及病死虾,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能够净化水体,减少病害的发生,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又如开展水槽式流水养鱼,引进美国先进设施装备流动式水槽,开展水体循环与净化,养殖加州鲈鱼等高档鱼类,所养殖鱼类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与野生江鲈鱼媲美,市场前景良好。农业技术人员以创新项目为抓手,总结试验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技术资料等形式加以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了萧山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剖解了一批生产上新出现的疑难杂症

创新项目是针对农业生产中碰到或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试验与示范,侧重于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上一些具体、实际的问题而开展立项研究,针对性强,实用性明确。如对松花菜花球腐烂防治技术研究,目前,松花菜在萧山区周年累计种植面积已达333 hm2,单位面积的效益非常明显,研究病害的防治技术意义重大。

通过菌株实地采集、实验室培养试验等,项目筛选出9种杀菌剂对此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如对水稻稻曲病、穗腐病防治技术研究,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抓准用药防治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保障了稻米的安全。又如仔猪腹泻防治技术研究,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肠道传染病,死亡率高。通过项目研究试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治,效果显著,确保了规模养殖户的利益。

3.4 促进了农业增产,实现了农民增收

开展新品种的引进、新型农作制度的研究等,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产量与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产技术与水平,推动了萧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如开展甘蓝、早稻、西芹一年三熟粮经轮作模式,既能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适时的水旱轮作又能够妥善地解决蔬菜连作障碍,将稳粮增收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3.5 对农业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创新项目实施多年来,其作用和重要性已被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企业主与大户)所熟知,故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创新项目这个平台,面对农业生产上碰到的技术瓶颈,主动联系相关科室与科技人员,充分利用创新项目来解决实际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很多生产实际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有利于萧山区现代农

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顾益康,黄冲平.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与思路[J].浙江农业科学,2008(2):125-128.

[2] 董杰,张宽.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技术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研究:针对合作社的技术需求[J].浙江农业学报,2017,29(1):160-167.

[3] 周广岭.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6):189.

猜你喜欢

萧山区农技科技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鸟岛游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