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峨眉髭蟾
2018-02-09周佳俊
周佳俊
峨眉山,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座风景秀丽的佛教名山,有绝美的金顶日出、云海和佛光。很少有人会知道,峨眉山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物种模式产地,许多物种都是在这里被发现、记录并被赋予学名。而我心中最美的动物之一峨眉髭蟾,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见到“蟾”字,許多人会想到满身疙瘩、分泌有毒液体的“癞蛤蟆”——中华蟾蜍。“蟾”这类外貌丑陋的物种,如何让我将它与“美”联系上呢?这还得从一个油菜花初开的季节说起。
长“胡子”的蟾
早春的峨眉山,金顶上依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但半山腰初融的雪水已慢慢注入溪流,给冬季干涸死寂的溪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日落西山之后,原本寂静的溪谷慢慢喧闹起来,不时回响着短促而又沉闷的“咕咕”声。我和同伴背着相机,蹑手蹑脚地向声响处走去。
这个季节,正是峨眉髭蟾发情求偶、交配产卵的繁殖季,“咕咕”声是雄性峨眉髭蟾为了吸引雌性髭蟾前来交配发出的鸣叫。与林蛙、小鲵等许多两栖动物一样,峨眉髭蟾也许是为了躲避掠食性动物的捕食,选择了在这寒冷的早春时节进入刺骨的溪水中繁殖。平日,峨眉髭蟾虽然都在距离溪流不远的陆地上,但是大多在地表下活动,并且极其分散,只有在繁殖时节才会集中出现在溪流中平缓的水潭,从而易于被发现。
雄性峨眉髭蟾偏爱在大石块附近的浅水中鸣叫,因为它们没有声囊结构,仅靠咽部发出叫声,所以声音格外低沉。不一会儿工夫,我们便寻找到了一只雄性峨眉髭蟾。它体色灰黑,体长约7-8厘米,身体上布满了褶皱。皱褶能使它的皮肤表面积增大,从而帮助它在水下呼吸。这只髭蟾四肢粗壮,眼睛上半部分为青金石般的蓝色,下半部分黝黑,犹如一粒宝石,十分美丽。最有意思的是,它的上唇边缘居然有一排黑亮的角质尖刺,像是一根根竖立着的胡子。髭蟾的名字就来自于这些“胡子”——“髭”是“胡须”的意思。这些“胡子”是雄性峨眉髭蟾在繁殖期表现出的第二性征,过了繁殖期,“胡子”便会脱落。当然,雌性的峨眉髭蟾无论何时都不会长“胡子”。
守护卵堆的雄蟾
峨眉髭蟾的“胡子”不只是一个性别特征。繁殖期间,坚硬的胡子可以帮助雄性髭蟾在水底的岩石下刨洞挖坑,作为雌性前来产卵的场所。然而,若两只雄性峨眉髭蟾同时相中一处适合产卵的大石,残酷的争斗就在所难免了。争斗时,两只雄性髭蟾会扭打成一团,头顶脚踢无所不用,尖锐的“胡子”是最好的武器,落败的一方常常被打得伤痕累累,甚至连“胡子”都被打到脱落。
赶走这些抢地盘的同类之后,它们会继续鸣叫求偶。雌性峨眉髭蟾体形比雄性峨眉髭蟾小不少,它抵达雄性的繁殖场后,会将大约300粒卵产在水中巨石底部。只要产完卵,雌性峨眉髭蟾便很快离开水域,重新回到岸上躲藏起来。所以,在水中很难见到雌性的个体。而刚刚争斗时还极其凶悍的雄性髭蟾,下一刻立马变身为不折不扣的“慈父”。在卵孵化所需的1个多月的漫长时期中,雄性髭蟾守着卵堆寸步不离。此时尖锐的“胡子”依然是锋利的武器,用来驱赶所有经过卵堆的动物,扫除一切威胁。正是雄性峨眉髭蟾这种伟大的父爱,让我觉得它尤为美丽。
很幸运,我们偶然发现,在一块扁平的巨石下,一只雄性峨眉髭蟾尽职地保护着卵群。我赶紧关上白光手电,改用红光手电观察它,并调整好闪光灯,用水下相机记录下了它护卵的画面。
濒危的物种
峨眉髭蟾的幼体(蝌蚪)生长非常缓慢,约要3年才能脱掉尾巴,经过变态后成为幼蟾。上岸的幼蟾,还得经历两年时间,才能长成成体。处在幼年期的峨眉髭蟾,对栖息水域的水质尤为敏感,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会导致它们生长发育障碍,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峨眉髭蟾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等级,意为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
好在峨眉髭蟾的生活区域大多与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该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中包括:1978年批准建立的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批准建立的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批准建立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模式产地峨眉山虽然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但这里的峨眉髭蟾却处境最为危险。由于峨眉髭蟾的蝌蚪体形较大,一些不法分子会把它们包装成峨眉山特产的“蛙鱼”在餐厅出售。希望读者朋友们前往峨眉山旅游时,如果见到这一物种,能够避免去惊扰它们。更希望大家拒食峨眉髭蟾的蝌蚪,遇到发现非法售卖行为,及时向当地公安报警,让这种可爱珍贵的小动物长留溪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