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羚羊青藏高原最美的精灵

2018-02-09刘务林

森林与人类 2017年7期
关键词:羌塘藏羚羊青藏高原

刘务林

广袤辽阔的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高的雪山、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群体。过去的亿万年间,伴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块大陆上的生命不断演化、更替、发展,呈现出今天我们看到的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

在我近40年与青藏高原上众多野生动物的交往中,遇到过数不胜数的美丽生命。高原东部有马鸡、雪鸡、金丝猴、金钱豹,南部有孟加拉虎、雪豹、羚牛、赤斑羚、棕尾虹雉、黑颈鹤,西部有盘羊、金色野牦牛以及鸟岛上喧嚣欢天的雁、鸭、鸥,北部有藏羚羊、西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棕熊、胡兀鹫……然而,在我心目中,在青藏高原这原始而纯朴的“野生动物乐园”内,在众多珍禽异兽里,唯有藏羚羊是集高原特色于一身的最美的精灵。

与藏羚羊相伴20年

要全面体会到藏羚羊的美,需要在它们生活的区域去观察、探索、发现。

青藏高原的奇寒环境和稀薄空气,很长时间以来让人们难以近距离观察藏羚羊。我有幸曾与藏羚羊结下了20年的不解之缘,持续考察、研究,获得过许多近距离接触藏羚羊的机会。

我亲身体会了作为藏羚羊相伴物种的美妙。夏季的一天,我徒步在羌塘大地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尽情呼吸着一尘不染的空气,清风掠过我的耳际,宁静而空寂的大地送来阵阵泥土和嫩草的清香。我看到:一对热恋中的棕熊情侣静卧在碧蓝的湖边窃窃私语,精灵的藏狐耐心地等待着出洞的猎物,山麓的几头野牦牛悠然自得地吃草,藏羚羊母仔群体就在眼前喂奶、嬉戏、起舞,远方列队的西藏野驴鱼贯而行穿越过我视线能及的大草原,胡兀鹫击打着长空……蓝天白云下的雪山倍显洁净。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与周围的一切同处在一片吉祥的阳光下,尽情地与藏羚羊享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那是1987年的夏天,我与同事们初次进入藏羚羊的家乡羌塘,经过一阵冰雹的“洗礼”,一会儿雨过天晴,太阳的光辉又撒向了大地。考察队员们正在体会和议论着高原瞬息变化的天气,此时从我们视野的低洼处冒出一群约20多只矫健的公藏羚羊。它们像一队整齐的骑士,身披棕红色的“战袍”,高举头顶的“利剑”,列队从我们几十米远的侧旁跃过。除了一位藏族驾驶员外,这是我们所有考察队员第一次见到这样雄健的高原珍兽。队员们个个为见到藏羚羊而兴奋,更羡慕能够自由驰骋在这块辽阔大地上的生灵。

打这以后,我与藏羚羊相伴了20年。在这“短暂”的纪年内,我记录了它们的“吃、住、行、恋、舞,愁、苦、难、病、痛”。在这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上,藏羚羊有着它们自己的社会情结,有着与同伴和敌害的恩仇。它们的确是青藏高原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人称之为羌塘三大家族(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之一。它们在辽阔、空寂的大地上,随不同季节时而组成数万只的群体,时而分成一列小队,时而组成一个温馨的家庭。藏羚羊的存在,生动地体现了世界“第三极”高原大地的活力,吸引了全世界人們关注藏羚羊和它们所生活的青藏高原的美丽。

认识藏羚羊

藏羚羊体形矫健,形态俊秀,是青藏高原上的特产动物、标志性动物。它们属有蹄类牛科哺乳动物,外形比牛小、比羊大。母羊不长角,生有一对乳头。公羊有一对细而直、稍向前弯曲的犄角,是对付天敌和对抗练功时的重要武器。它们四肢匀称、强健,尾端尖小,蹄略侧扁而尖,站立在土丘之上时显得英武雄壮。小藏羚羊额大而突,嘴短而钝厚,眼睛出奇的大而圆,与头颅相比两只耳朵又宽又大,显得身短腿长,脑袋特别大,形态憨厚,十分可爱。

藏羚羊的性格似乎有点像绵羊的个性,敦厚、善良、怯懦,从不会主动伤害任何其他动物。它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偶有可疑目标经过,常常是先站着瞭望,接着边走边凝视。当对方做出一些不寻常动作,藏羚羊觉察出危险时,会向远处跑出一段距离,然后伫立回头张望。一旦再出现什么动静,便又继续奔跑,或以绕圈子的方式返回原来的地方,继续吃草或休憩。

当一只孤狼想夺走幼羚时,几只母藏羚羊会头朝外,围住幼羚抵御狼的袭击。虽然没有利角,护子的天性也会促使母羊用头去顶撞想来夺仔的天敌。成年公藏羚羊一对细而直的犄角是对付天敌的重要武器——公藏羚羊也会集中对付孤狼,将锐利的长角刺向狼腹。

平常,藏羚羊喜欢结成二三十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可见到一两只或三四只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每年秋后至冬春季节,它们又会集结成数十或几百只的大群,时常出现在旷野里。在行动时成年羊在前,小羊一般随后。夜晚它们遇到大风时,有时用前蹄刨出个浅坑,藏匿其中避风雪,有时随意找处低凹地伏卧地上休憩。风和日丽时,母藏羚羊带着小藏羚羊悠闲地吃草,公藏羚羊在稍远的外围活动觅食。在没有任何骚扰的时候,蓝天白云,湖水湛蓝,皑皑雪峰倒映在湖中,俨然一幅美妙的图画。小羚羊像儿童贪玩好动,常在母亲周围嬉戏,若是受了惊吓或委屈,也会跑回母羊身边寻求安慰。

在极端干旱的岁月里生存下来的藏羚羊,有时候连续几天喝不到一点儿水,也能继续活动。并且,藏羚羊比较敏感,能够在大风雪到来之前转移,体现出了大自然中适者生存的原理。

藏羚羊主要在清晨和傍晚取食。食物较为充足的夏季,它们中午常常在湖边休息。在食物缺乏的漫漫冬季,它们的取食时间也随之延长。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植物为食,能食家畜类视为“毒草”的棘豆类植物,也选食少量的灌木嫩芽,并且随季节和不同地区的植物分布而发生变化。

青藏高原标志性动物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的特产动物、标志性动物,它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区羌塘。羌塘对人类而言是非常“严酷”“恶劣”的高原草原、荒漠草甸草原及无人生活的荒漠草原地区。但对藏羚羊来说,则是栖居的“香格里拉”。在宽阔草原上,在阳光、湖泊、河流和雪峰的陪伴下,藏羚羊觅食、恋爱、集群、迁移、繁衍生息,展示着青藏高原生命世界的和谐、静谧与辉煌。

藏羚羊与羌塘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相默契,和谐之美无与伦比。它灰黄棕红褐色的毛被颜色夏深冬浅,与其生活环境大地貌变化相协调。羌塘地区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烈,许多地面半年被冰雪覆盖,甚至夏天也下雪。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羚羊极耐寒冷、喜开阔、善奔跑、抗高紫外线辐射、能高度抗缺氧的奇特习性。在海拔5000米的大地上,它们奔跑的速度每小时可达80公里。endprint

藏羚羊奔跑神速,来无踪,去无影,通常只留下一片扬起的尘埃。尤其是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公藏羚羊那挺拔闪亮的犄角,像山神手中的宝剑。当公藏羚羊集群在草原上飞奔起来,头稍向前倾,两只角高高翘起,犹如一群冲锋陷阵的将士,场面异常壮观。

红日初升时,藏羚羊昂首冰原的英姿和西天霞辉中驻足瞭望湖边雪峰的神情,使人沉思,叫人迷恋,并会萌生无限的遐想。难怪,藏族同胞亲昵地称它们为“高原精灵”。

成千上万只藏羚羊,有时漫步于茫茫雪山脚下,有时像云朵样飘过江河源头。高原冬日,进入繁殖时期,威武的公羊携带它的一小群妻妾,追逐荒原,尽情嬉戏,奏响一年一度的生命序曲。夏日来临,千万只怀胎母羚羊,踏着冰雪,浩浩荡荡,长途跋涉,从四面八方穿越荒漠,前往数百里之外的雪山下、河湖畔,繁衍它们的新一代。

藏羚羊活动区域较大,一年中随着季节变化引起的植物生长状况而水平和垂直迁移。公藏羚羊多在羌塘南部或中部集成小群做短距离迁徙。部分母藏羚羊在羌塘南部由湖滨向高地雪线附近往返迁徙。而羌塘中、北部大部分母藏羚羊每年夏、秋季以固定的南北迁徙路线去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山一带产羔,单线行程达300-500公里。通常藏羚羊每胎产1仔,幼羚生下后几个小时即可站立活动,随后便随母羚集中返回羌塘中部、南部栖息地生活。在此期间,常可发现几百只甚至上万只母、幼藏羚羊混合种群密密麻麻的布满山坡、草地,浩浩荡荡向南部挺进,好似整个大地在向前移动,场面蔚为壮观。

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三极”,因为有了精灵藏羚羊的出没,宁静的羌塘“无人区”充满了神秘。我不仅赞叹藏羚羊的神奇,更为大自然赋予它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崇尚它、珍爱它。

“更高、更快、更强”

中国文字记载很早就有藏羚羊的记录。《山海经》中记载有一种动物,名日“酃羊”,从图形看与现代藏羚羊形象非常近似,“酃”(ling)字与“羚”同音。

元明清时期,经常有大臣经青海到西藏,他们见到奔跑的藏羚羊,并做了记录。公藏羚羊高耸的双角从侧面观察两角重叠,一双平齐的犄角好像是一只角,大臣们称其为“独角兽”,给皇帝的奏章中描述奇兽藏羚羊是吉祥之物,称其为“瑞兆祥兽”。在已发现的西藏早期岩画中,西藏西部日土县乌江乡境内塔康巴岩画上就已雕刻着藏羚羊的图像。

每年母藏羚羊都要成群结队地前往人所不知的神秘地方去生儿育女,所以高原人将这一神奇的动物亲昵地称为“精灵”。在羌塘,人们传颂着许多藏羚羊有趣的故事和传说,构成西藏藏北地区重要的羌塘文化。

西藏、青海和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词中,经常能够听到许多与藏羚羊有关的情节和比喻,藏羚羊也是藏族和蒙古族群众心目中的吉祥物。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人们是这样赞美藏羚羊:藏羚蕴涵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符合“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更高”,體现在藏羚羊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海拔4000-5500米的人类和许多物种无法生存的环境中;“更快”,体现在藏羚羊是动物中的运动健将,在人类和其他动物难以生存的高原,它能以每小时80公里速度驰骋奔腾,比其他任何动物跑得更快;“更强”,体现在藏羚羊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群体长途跋涉迁徙的习性,以惊人的毅力步步走向成功。

科学价值难以估量

藏羚羊这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腹心地羌塘的古老物种,器官、体型、体色都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经受了大自然严酷的考验,是这里特殊生境的选择。无论是它的体表还是生理结构,大自然都创造了完整的美。

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羚羊特有抗高寒缺氧、高紫外线辐射的生理功能,具有难以估量的生物科学价值。藏羚羊的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反应出了明显的抗高原、高寒、高度缺氧的特征。

藏羚羊头形宽长,吻鼻部宽阔,鼻腔二侧鼓胀,呈半圆球状,有利于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孔几乎垂直向下,避免了高原疾风直接吹入鼻腔。

为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气,藏羚羊的口腔发育很宽大,鼻腔扩大并且两侧鼓胀,增大空气接触面。

藏羚羊后腹股沟两侧有8-10厘米深的腺窝,助其奔跑如飞。

藏羚羊披着一身灰黄褐色的毛被,具有很强的御寒抗旱能力。除脸颊、四肢下部及尾部的毛稍微单薄外,被毛极为丰厚绒密。结构中空的绒毛密密层层地覆在身上,阳光下可以隔热,暴风雪时可以挡风防寒。藏羚羊身体的毛色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变化:在夏季较深,特别是雨雪后更显棕红色的艳丽;冬季进入繁殖季节时,淡棕黄褐色的夏衣开始换成一种淡灰黄色泛白的冬礼服;甚至有的雄藏羚羊全身色调趋于白色,更加适应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高山和荒漠的自然美。

这些独具高原特色的身体特征,使藏羚羊耐高寒、抗缺氧、抗高紫外线辐射,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也表现出高强抵抗能力。藏羚羊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研究藏羚羊这些生理功能,将有助于人类解决在矿山、深海、高山等缺氧条件下对氧气的有效利用问题,甚至可以为人类在太空生活时有效利用氧气提供借鉴。

藏羚羊的生物学价值还表现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贡献。

羌塘广阔的干旱、荒漠草原植被维持着一个独特的大型哺乳动物群落。这里生活着野牦牛,体大色黑,有着披风一般流畅的毛,被誉为羌塘大地上的兽王,但是能够与藏羚羊和睦相处。英俊的西藏野驴,常和藏羚羊同向赛跑,获得冠军后,洋洋得意地奔向草原深处。轻快的藏原羚,常单个或集成小群活动,与藏羚羊在同一湖滨或草原上吃草。雄壮的西藏盘羊,举着巨大而盘曲的头角,常远在高山俯视藏羚羊在平原觅食。伴随藏羚羊在羌塘大地上活动的还有西藏狼,它从来没有伤人的案例,是维持藏羚羊种群健康的“清洁员”,经常尾随一群藏羚羊伺机捕猎老、弱、病、残者,保证了藏羚羊种群的健壮和发展。猞猁、西藏棕熊也是藏羚羊活动区内常见“清道夫”,经常拣食一些藏羚羊的遗体,不至于使疾病在羌塘大地上传播和蔓延。

藏羚羊从许多方面参与了生命维持系统——如没有藏羚羊为羌塘大地众多的食肉哺乳动物和猛禽类提供食物,维持羌塘生物生态平衡的砝码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不难理解藏羚羊种群是构成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青藏高原上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羌塘藏羚羊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我们都爱藏羚羊
羌塘禁区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