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2-09张秀容
张秀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发明创造的萌芽,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没有疑问,就不会去思考、去发现,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并喜欢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有序观察获取信息,激发提问欲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学信息,就没有数学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有序地观察,从纷呈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地收集、整理出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配有一幅图文并茂的情境图,里面蕴藏着各种丰富的信息,如果学生漫无目的、毫无章法地观察,很难发现相关的数学信息,也就没有问题可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上而下、从左往右,用数学的眼光有序地观察,从中筛选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进而发现、提出问题.数学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养成随时随地提出问题的习惯.如在超市里关注每种物品的价格,想买几件这样的商品需要多少钱;在游乐场观察游乐项目一辆坐几个人,思考自己排在第几个,应该坐哪一辆;在家里量一量餐桌的长和宽,帮妈妈算一算买多大的玻璃合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置身于自动收集、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中,自觉形成问题意识.习惯成自然,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此以往,孩子们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变得灵活,眼界更开阔,激起进一步探索创造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勇气,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学生会提出哪些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的提问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学会提问方法,渗透问题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就拥有了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就能轻而易举地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做到这一点,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知道从哪里提出问题,怎么问.
(一)从课题中提出问题
课题揭示了教学重点内容,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原动力,能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可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一下子提出了很多问题:“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它是从一六到几六?”“这几句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怎样记住这些乘法口诀?”……
(二)从探究新知中提出问题
提问要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特别是探究新知这一环节,学生在不断质疑、解疑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一步一步接近、揭开问题的本质,建构知识体系.如在解决两步问题时,引导学生边思考,边从题目中提出问题:审题时可提出“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题时可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哪个信息知道,哪个信息不知道?”“这道题要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解题后提出“解答正确吗?”“还有其他解法吗?”等问题.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分析,学生不知不觉理清了解题思路,明白了解题基本步骤,掌握了解决方法.
(三)在对比小结中提出问题
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都可进行对比,而对比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问题源于疑问,疑问源于差异,而差异又源于对比.但是有时对比的结果差强人意,只有善于围绕知识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区别进行对比、分析、小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把刚好分完和出现剩余的两种情况及相应的算式进行对比时,要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提出问题:“这两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第二個算式呢?省略号后面的这个数表示什么?叫作什么”等.学生在对比中增强了提问的信心,掌握了提问的方法.
(四)进行补充问题的训练,提升问题意识
数学的很多问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个同样的数学信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水里有10只白天鹅,5只黑天鹅”,可以提出“一共有几只天鹅?”“白天鹅比黑天鹅多几只?”“黑天鹅比白天鹅少几只?”“白天鹅的只数是黑天鹅的几倍?”等问题;同一个信息和不同的信息联系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每盒有6个乒乓球”和“有4盒”联系可以提出“一共有几个乒乓球?”;如果和“每个2元”联系又可以提出“一盒乒乓球多少钱?”.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一看到数学信息,就能迅速做出选择、判断,哪个信息和哪个信息有联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学生有疑问才会有思维,才会有求异,才会有创新.教师更要以此为己任,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和创设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