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施教,活跃课堂气氛
2018-02-09罗金东
罗金东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也取得了不断变化发展.教师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通过从分层次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形式以及分层次教学评价三个层面论述,有效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施教;课堂气氛
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标准持续深化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片面纸上成绩中,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即我们常说的分层施教.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工作中,分层施教教学策略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情况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自信的学习心态,从而在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从分层次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形式以及分层次教学评价三个层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分层施教模式的运行策略,旨在为后续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分层次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教师为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常常决定了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相互影响关系.就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大部分教师都会为学生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但在这一模式下,成绩优良的学生往往能够轻松达标,但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则有可能会十分吃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昂扬斗志,教师则应善于采用分层次教学目标的策略,综合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具体的思维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满足学生实际能力发展需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作用.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时,应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制订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应着重强调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班级中的中等生而言,教师则应引导其牢固掌握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变化特征,并能够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数学解题中;对于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鼓励其探索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动手实验与验证,从而进一步加强数学应用能力.
二、分层次教学形式
通常情况下,由于不同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且即使是同样的课程与同样的学习时间,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与吸收水平之间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的出现也意味着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将更多的眼光投向“因材施教”这一课题,此时,积极转变课堂授课模式与相应的教学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例题进行直观呈现,并对基础较差或不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提问,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针对例题题意,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此时,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则可鼓励其到黑板上展示自己所画出的示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能力的空间;再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具体示意图进行总结与完善,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困生根据示意图来试着解说.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尽管是同一教学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全面地顾及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更加具有层次感,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与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数学技能,此时,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会感觉课堂枯燥、毫无新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会再感觉课堂吃力,难以跟上教学节奏,课堂优良学习氛围也将更加浓厚.
三、分层次教学评价
常言道,成功、有效的评价反馈是给予学生学习行为最有力的奖赏,而积极正面的激励则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热情.然而,就当前的小学教学评价而言,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采用统一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衡量,在这样的教学评价形式下,很多学生就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想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同时,有效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其不断突破自我.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移和旋转”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地球仪、缆车等动图为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现象的展示,并针对相应的物体运动方式提问学生,如,“缆车的运动方式叫什么呢?”当教师提问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时,他们有可能因为紧张而一时之间难以回想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此时,教师则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老师知道你正在思索,你一定能准确回答出来的.”给予学生富有情感的即时评价,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答问信心与学习积极性.而当提问至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时,教师则应引导其思索更为深入的数学知识,如,“除了地球仪与缆车,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蕴含了平移与旋转的数学原理?”在此情况下,學生也能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整体课堂的数学应用学习氛围也将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之间的不同情况对其开展相应的分层次教学,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同时,有利于活跃整体课堂气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兰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83.
[2]杨萍.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3):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