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手工片”的创作札记

2018-02-09陆宁

关键词:专题片电教高清

陆宁

2017年11月初,滁州市党员电教中心召开电教片观摩评审会。定远县报送的,是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拍的原创作品《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在会上介绍作品时说着说着,激动得有点讲不下去了,因为这部片子来之不易,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煎熬,都无法计算。当时,全场报以鼓励的掌声,这让我感动不已。通过这部专题片的制作经历,我更加坚信,只要用心去做,电教干部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电教片。而我也将坚持这么做下去。

准备工作很漫长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主人公叫毛增雪,是界牌集镇德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安徽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选派干部。他的事迹非常朴实,也相当感人。早在2016年下半年,我就有要给他拍一部专题片的想法。由于当时手头工作很多,一直没能落实,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从多方面研究他。在正式采访之前,他的事迹材料、工作照片等相关资料,我揣摩了无数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策划方案。

我先后三次到德胜村蹲点调研,和毛增雪本人面对面交流,聊工作,聊家庭,聊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他那里,我知道了许多事迹材料上没有的东西。比如,他曾经在煤矿当过几年监督员,经常下到矿井里和矿工并肩工作;比如,他爱人怀孕待产,他却没回家,直到儿子出生当天才匆忙地赶回去。蹲点调研期间,我还和镇村干部、当地群众做了深度交流。大家提起毛增雪,没有不挑大拇指的,称赞完全发自内心。三次蹲点完成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采访拍摄脉络终于清晰起来,我心里有了踏实的感觉。

意外也很多

2017年春天,我正式开始外拍,拍摄进度比预想的要慢很多。原本计划半个月完成,实际上前后花了两个多月。本来当时一切都计划好了,考虑到要衬托一下他办粉丝厂的事迹,就计划将访谈地点放在生产车间里。可后来,现场背景环境我越看越不满意。我经过反复试拍,实验过多种环境和场景,最后决定还是在他的办公室完成采访。采访时想在他办公桌上安放一盆绿植,却没有,走遍了全村才找到合适的。

片名叫《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是一定要拍的。德胜村离县城很远,去一趟不容易。因为那段时间受其他任务影响,春天又赶上梅雨,没能在盛花期及时去拍摄。在盛花期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才赶到那里,专门拍桃花。后来没过多久,因为要修高速公路,那片特别美的桃林就被砍伐了,结果我拍的这些镜头成为那片桃林在世上最后的风姿。

我没有无人机,一直在想怎么解决拍摄大场面远景的问题。一天中午拍摄收工回来,经过一片高岗。站在高岗上远望,金灿灿的麦田一望无际,远处的群山葱翠隐约,高大的风力发电风车点缀其间。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能拍远景的最佳机位。

虽说这不是我第一次策划和掌镜,但却是第一次一个人独立拍片,做什么都只能靠自己,这时才发现原来拍一部片子需要做这么多意料之外的工作。尤其是我还得克服诸如没人手、没时间、没设备等诸多困难,这也增加了拍摄难度。

做一部原汁原味的作品

自始至终,我都坚持不摆拍。无论是采访毛增雪,还是其他当事人,我都坐下来跟他们慢慢谈,让他们自由去讲,不限定框架,不干涉思路,不干扰情绪。

贫困户朱林飞家庭非常困难,毛增雪时常雪中送炭。谈到朱林飞家的困难,毛增雪很感慨地说:“他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比较触动我。说孙子想吃块肉,都没钱买。”朱林飞则非常激动,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憨厚的他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他抓着我的手说:“我形容不出来毛书记……最好最好的了……不是对我一个人好,对其他人都好。”专题片中还有一段毛增雪通过微信和妻子孩子视频通话的片段,孩子不停地哭,毛增雪爱怜地哄着他。这些片段,我都是如实录制的,丝毫没有介入,完全是“顺其自然”采得的真实情景,后期制作时也是原封不动地添加进片子里。去年11月全县选派扶贫干部培训班上,专门播放了这部片子,当播到这些片段时,全场一下子显得特别安静,很多选派干部都有心理共鸣。

专题片结尾处,毛增雪充满感情地说了一段话。他说:“不管是做人也好,还是做事也好,你就要脚踏实地。做一样工作,你就要把它做好;你要真心实意地去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回报。”这段话听上去平常,可是却蕴含至理,对我影响也很深。在该片创作中,我也是不知不觉按照主人公这句话去做的,把片子做好,也做实在。

跌跌撞撞的编辑过程

我是半路出家,创作实践也较少,所以在拍摄和制作上,自觉还是笨手笨脚。但我相信,只要认真学,总会学有所成。在制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有些设备,我是第一次使用;有些困難,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但最终这些都解决了。

去年我们电教中心添置了一台高清摄像机,这也是我们的第一台高清摄像机。和过去卡带式摄像机相比,高清摄像机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用惯了老式的,拿起新潮的,还真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在朱林飞家现场采访时,画面曝光过度;当时没有觉察到,回到办公室回看素材时才恍然大悟。采访这件事,其实有时是不能重来的,因为最真挚的感情已经发泄过,再来一遍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被采访者会觉得别扭。所以我只能通过后期调节,仍然采用这段画面,只是美中不足。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正是因为高清摄像机拍的东西太清晰了,结果采访环境中桌子上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实际上这是打光的问题,假如在拍摄中注意选取柔和光线就可以避免。

后期编辑同样如此。由于换了新编辑软件,好些功能不太了解,比如调音台如何应用、淡入淡出特技怎么使用、功能快捷键有哪些等等。我没有现成的老师,只能摸索着干,碰到不懂的,要么查说明书,要么去网上搜索答案,要么就一遍一遍地反复来回试验。我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有一点心得就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很个人化的取舍之见

后期制作其实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前期拍摄了大量素材,很多内容都不错,看哪个都觉得很好,都想用上去。但专题片时长有限,因此总会有所舍弃。我对自己的创作水平没有多大自信,经常不知道怎么取舍,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取舍是否合适。因为爱写东西,所以我事实上是按照写文章的方法来取舍素材的。标准也简单,就是逻辑清晰、结构匀称、情节集中。

经过反复权衡,我决定将主要篇幅安排给主人公与朱林飞、高怀德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么一来,主人公的另一个闪光点,也就是支持创办粉丝厂,就必须要缩减篇幅了。还有些感人情节,则只能顺便一提,甚至无踪无影。即使是帮扶朱林飞和帮扶高怀德的故事,同样让我纠结,哪个重,哪个轻,颇费思量。因为这些顾虑,这个片子我前后剪辑了两个月之久,期间也吃过不少苦头,走过不少弯路。幸好,我是个有平常心的人,一想能在时间、人手和设备都不凑手的情况下把片子一点点做出来,心里就产生极大的满足,这支持着我坚持始终。

片子最终完成后,市里领导给予了肯定,评价这是整个滁州第一部全部环节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电教片,并称这部片子为“纯手工打造”。很开心能得到这样的认可。老实说,县级单位制作片子真不容易,一个人做片子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我们能始终记得一名电教干部的初心就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委组织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题片电教高清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数码单反拍摄高清视频时同期声的收录探索
视听与高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