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的怀念
2018-02-09杨承毓
杨承毓
读古人诗句,如“山映斜阳天接水”“小桥流水人家”“暧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醉于诗情画意之外,常常感动于当时的世界,当时的自然,这么多“原配”的形象呈現在诗人的眼里,诱惑着诗情奔涌。于是,我常常留意,我身边的“原配”。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周日,我随母亲去乡下,经过一座残破的拱形石桥,忽然想起刚背过的诗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于是便停住了脚步。这是一座有赵州桥特点的古桥,也是我们每次去乡下必经之桥,妈妈曾多次为我描述:桥上石阶美,桥下流水清,水中鱼儿欢……我却从来没有好好注意过,也许这样的桥水乡有的是,也许是这样的景实在平凡。
如今,伫立在这废桥上,我内心却波涛翻涌。桥下,杂乱茂密的水草覆盖了大部分的河道,剩下的间隙只留下一片泥泞,显得荒寂而狼藉,“鱼游细石,直视无碍”之景,早就躲进了古人诗文之中。水殇,亦是桥殇。没有了水的滋润,脚底的桥竟也变得如此残破。桥面的台阶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只有我脚底几片还似完好。桥头的石柱已破坏,依稀见到青苔;旁边还只剩一半的石碑孤单伫立,似乎还标榜着曾经的辉煌。我忽然想起王开岭的话“桥是水的情书”,如今,情书毁损,情人衰老,情友何在?情何以堪?
古人常说:桥以水为床,娶水为妻。桥与水本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一对,是令人间羡慕的原配。可是,这大千世界,又有多少自然的原配被拆散,被毁容?荷塘里没有了蛙鸣,花香时不闻鸟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情景躲进了古文,想起来令人心悲;更可悲的是这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去关注去怀念这“原配”的世界。
我不禁情从心涌:尊重自然的原配吧,当美好都消逝,便只剩悲伤。
由水,我又想起了茶。
外公喜欢喝茶,喜欢在饭后捧杯静静地品味。但是,外公如何细细地洗杯,如何慢慢地泡茶,如何静静地等待,如何悠悠地品茶,我见过,却没有注意过。也许见多了,太寻常了。这次,却不然。那是一个饭后,外公照例倒下一壶桶装泉水,煮沸;再洗净玻璃杯,随后将开水慢慢倒进杯中,然后轻轻地从茶罐中抓出一小撮炒熟的绿茶放入杯中。哎,真是好事多磨啊!外公似乎看出我心中的疑问,轻轻说:“这茶是阳羡雪芽,一等的好茶,这水是静乐山泉,绝对的好水。它们是绝配。”“绝配?”“不急,先慢慢看,再慢慢品。”于是我眼前便有了如此寻常却又不寻常的一幕:尖尖细细的茶叶,在水的滋润下,如刚睡醒的孩子,一边贪婪地吮吸着甘甜,一边便慢慢舒展开来,像是落叶亦似蝴蝶,在喝饱水后便慢慢沉醉于杯中。许久,透明的水中便有了绿意。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倒下一小杯,轻轻抿一小口,特清香,特爽朗。我忽然想起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呵,原来这茗茶与泉水,明月与山泉,也是世间原配;品茶与“慢”,便是生活原配!慢慢等待,慢慢啜饮,慢慢品味,你便尝到春的温润,夏的热情,秋的丰韵,冬的冰心。可是,生活中还存在多少类似这样的“原配”?黑夜与宁静是原配,没有了黑夜,怎有宁静?陪伴与亲情是原配,缺少了“陪伴”,亲情何在?想起来心里生凉,更心凉的是,又有多少人懂得这“原配”?嘘,茶在诉说情殇。
我艳羡自然的原配,留恋品茶的原配,更怀念自然中、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原配”。可是,“原配”似乎只与前人诗文有缘。
我不禁愿从心出:愿世间的“原配”慢慢归来,愿不再为那些流逝的美好而悲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