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2018-02-09◆
◆
(北京工业大学)
一、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1.研究生录取制度
研究生录取制度的合理与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良好与否的前提条件。“录取对保障人才选拔的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录取制度可以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开端。
国内的硕士研究生录取方式主要采用初试全国统考+复试笔试、面试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初试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其能否被成功录取,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政治理论、外国语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课试卷由各高校自主命题。除34所大学是自主划定复试最低分数线外,其他高校由教育部划定分数线。复试一般有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外语听说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因统一考试和统一划定分数线的限制,硕士和博士招生人数上就有严格的限制,导致众多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不足,在目前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不利于推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美国的研究生录取则采用申请审核制。首先申请人提出申请,学校审查申请人的学历、学位、教授推荐意见、考试成绩、个人学习计划及反映大学期间科研水平的有关材料等常规条件。即使有考试,也大多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方式才采取审核制。美国高校可以自行设置录取标准,并有权决定最终的录取结果。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名额通常没有限制,一般根据申请者的情况和导师研究的课题及科研经费来决定。
2.培养目标
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总体上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一般来说,中国的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5~3年,专业型研究生为2年,二者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区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则“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注重培养创造新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才,同时强调个人研究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主要培养的是教学和科研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植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其招生比例逐年提升,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国内的众多高校内,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一致,实则侧重的还是理论研究,其实践运用能力并未得到较大提升,这也是研究生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较为多样,并未形成统一类型,现行的硕士学制多为1~2年,其研究生教育追求多元化,其教育培养目标具有灵活性。例如,明尼苏达大学土木工程硕士项目就分为3类:Plan A:基础研究型,需要完成20课程学分并完成研究论文(10学分),此类项目通过论文强调研究能力,论文需要体现学术能力与专业成熟度(scholarly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maturity);Plan B:项目型,需要完成27课程学分并完成3个项目报告学分,此类项目通过报告强调完成项目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项目报告展示其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相应的证据成果,此类学生的项目报告虽然与A类型的论文格式要求相同,但不保存于图书馆。有部分准备博士项目的研究生,可能先选择B类的硕士项目,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继续后续博士项目;Plan C:课程型,需要完成30课程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攻读的类型。如果计划继续攻读博士生,一般在硕士期间会选择第三类。美国的硕士+博士的课程学习要求36学分,美国的学分课时和国内基本一致,都是16课时一学分。
3.课程设置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国内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开始注重双语教学,但因缺乏相应的师资条件,双语课实际“名存实亡”。而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以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导向,鼓励跨学科选课的行为。“美国高校更加强调文理渗透和选修课的重要性,而我国则相反。美国研究生课程必修与选修的学分比例为2︰3,而我国的课程设置的结构呆板而单一,课程必修与选修的学分比例多为4︰1或3︰2,其中各专业课程几乎门门必修,选修课程的涉及面却比较狭窄,选择余地小”。
美国研究生教育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是相契合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让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课上也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观点在课堂上是不受欢迎的,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和看法,能够用所学的已知去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受到鼓励和赞扬的。而中国的研究生授课方式则较多采用传统讲授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往往得不到锻炼。而老师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实际只有小组成员的一到两个同学在负责全部工作,这样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难以提升。
4.导师指导
中国硕士生的导师指导,较多采用“一对一”形式,导师一般一年招收一个学生。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比率的提升,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导师在学院和学校的行政职责较重,在指导研究生方面难免有疏忽。有的导师则是采取“放羊式”管理,开学初见一下自己的学生,然后就“放任不管”,直到开题时才和学生见面。这种培养和管理模式严重拉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美国高校的硕士入学后则由一个指导小组指导。这个指导小组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3名教师组成(有时还有1名外系教师)。这种集体培养的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科研思路,让学生学会理性、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学生在有问题时也可向不同的老师求教、咨询、讨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考思路。这样的集体培养模式构成一个“专家网络”,可以让学生最大效率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
5.毕业要求
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要求都具有“严进宽出”的特征。理论上,学生只要入学后学完规定的课程,完成相应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大多数就可以顺利毕业。虽然学校对学生毕业取得的成果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达到。此外,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淘汰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而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则正好相反,则具有“宽进严出”的特征。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的结果评定里不占决定地位。硕士毕业是否要提交论文没有统一规定,而且硕士学位也不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必备资格,允许持有学士学位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只有大约1/4的大学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必须有学位论文,一些高校还将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课堂上口头回答问题,研讨课上的表现,等等。美国的学位论文形式开放,有可能是几篇小的论文的汇总,这在中国的学位论文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美国是一个对学术非常严谨的国家,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审阅、答辩以及通过的程序规定非常严格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论文不合格而得不到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淘汰制,一般淘汰率在10%~40%,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培养的质量较高。培养过程中,实行学分制,学生不仅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课程,同时强调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结合。
二、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录取制度缺乏自主性、培养目标缺乏多样性、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导师指导缺乏统一标准、毕业要求的评判标准较为单一等方面。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放宽研究生招生名额,增强高校自主性。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分数线划分统一化和招生名额的限制,不适应众多高校的多样化需求,有的高校招生名额严重不足,而有的高校则人满为患。因此,应当根据高校的实际需求,放宽研究生招生名额,保证研究生入学比率。第二,区分培养类型,明确培养目标。众多高校的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的标准和目的都没有明确,培养过程往往统一进行。目前的培养体系的区别主要是少数课程的不同,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标准,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和不同的学位获得标准,才能提高不同学位的培养质量,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第三,提高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强课程设置灵活性。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课程设置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广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注重跨学科渗透,尤其是文理渗透。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以兴趣为导向选择的课程往往学习效率较高。第四,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统一导师指导次数的标准。应当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设定导师指导次数的统一标准,或出具邮件、论文讨论、课题讨论等相关凭证,以此作为导师考核标准,进一步提升导师指导效率和学生研究能力。第五,打破学位论文决定制,力推毕业评判标准多样化。鉴于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毕业评判标准也应当多样化。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的是研究能力,因此可以考虑将课业成绩和课题研究参与度纳入毕业评判标准当中。专业型研究生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考虑将专业型研究生的校外实习经历纳入到毕业评判标准当中。
参考文献:
[1]初旭新,乔俊飞,宋淼.国外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对我国的借鉴[C]//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10.
[2]专业学位简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3]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设计艺术研究,2005,(04)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