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2018-02-09

中学语文 2018年30期
关键词:荆轲语文课温度

田 婷

怎样的语文课才能算一堂好的语文课呢?是充满了笑声与掌声的语文吗?不,那样的课堂只能说是好看,倒不见得“有用”,可能只是虚假的繁荣。我心中的一堂好课是能启迪学生心智的,让我们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在我看来,评价一节语文课的优劣应有如下几个标准:

一、是否有美感

实际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重抽象分析,却忽略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美感。一篇课文若仅仅只有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释以及一道道习题的训练,文章的气脉、作者的思想便埋没在这琐碎的分析中,学生的共鸣、情感熏陶便无从谈起。

要想让语文课富有美感,首先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舞蹈起来。教学内容需要教学语言来传达。如果老师的教学语言缺乏美感,那就很难让学生感受教材之美,没有美的感受,又怎么产生感动。语文教师的语言,除了准确、规范,还应该富有美感、幽默感,这样方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其次,要让审美情趣充溢课堂。有人说: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如果引导得法,让学生从文章中领悟出生活的哲理,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有所获,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在教授《小狗包弟》时,华师一附中乐晓峰老师说到巴金这位世纪老人在提到文革时,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去控诉文革的罪恶,而是深入剖析自己乃至无数普通民众人性的弱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面对黑暗势力时,即使它万难摧毁,即使周围人都选择‘沉睡’,我们都不应该保持沉默,因为沉默就是帮凶与罪过。”抵制内心的怯懦,做一个有良知和血性的人,在这个国人精神集体“缺钙”的时代不是极富现实意义吗?乐老师有效地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真正起到了涵养人性的作用。

二、是否有温度

教学要想达到预想的目的,老师要控制课堂的温度,让老师的温度感染学生的温度,带动学生去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能生动鲜活,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对文字所传达的喜怒哀乐是无动于衷的,那他也是很难感动学生的。

要想让语文课有温度,要巧预热课堂温度,融化情感冰点,消除彼此的心理距离或时代隔阂。比如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华师一附中肖科老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介绍梁启超其人,肯定他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的地位。肖老师侃侃而谈,谈到梁启超给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鲁迅、胡适等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原本课本上一个冷冰冰的人名就丰富立体起来,让人心生敬仰之情,又让人觉得倍感亲切。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于后面教学的展开。

要想让语文课有温度,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创设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华师一附中范莉老师是个中高手,课堂不拘于教室,也可以移至室外,学习形式不限于教师讲授,亦有学生讲解、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她在讲《张衡传》时,有个环节是要求学生对照图片和课文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构造。这时,她告诉同学们:“现在大家置身于历史博物馆,请想象你就是一个导游,向大家介绍候风地动仪,你会怎么组织语言?”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这就让理性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寓教于乐,值得其他语文教师借鉴。

语文课应该与生活对接。语文老师应该还原语文课的温度,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当看到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而赢得掌声时,看到学生眼里因创造而闪动自信的神采,教师便能感受到学生应有的勃勃生机,这才是真正美丽鲜活的课堂。

三、能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华师一附中的陈文娟老师讲授《鸿门宴》,在探讨人物形象特征的时候,学生表达欲望很强烈,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汇,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说一位同学认为刘邦本人很差劲,全靠身边的人才能取得霸业的成功。另外一个同学就引用了袁绍的反例反驳他,袁绍身边有很多能人,却不能人尽其用,结果一败涂地,一正一反两个事例恰好说明知人善任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素质。这样的言论交锋比比皆是,展现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这样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源自于同学们课外广泛阅读,有了广泛的课外阅读,课堂的讨论探究就显现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独特的角度。

这样的课堂的营建,更离不开的是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一方面,陈老师总是强调、鼓励、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在9月底布置学生利用国庆假期阅读《刺客列传》,为10月中旬上《荆轲刺秦王》预热。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更好的解读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真正感知到阅读的乐趣,创建书香课堂。教师要让阅读浸润学生的人生,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另一方面,课堂上,陈老师总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以最中肯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在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又能予以非常巧妙的提醒和点拨。如,在探讨荆轲形象时,有同学却着急的想要表达自己对荆轲的看法。陈老师说:“这一定是很有分量、总结陈词性的发言,你先忍忍,待会给你机会。”既委婉拒绝了他此刻发言,又未挫伤其积极性,实属高妙。

在学生分角色阅读“荆樊会面”场景的对话时,在学生对人物情感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陈老师并未直接批评学生朗读感情不到位,而是以调侃的语气说“你这个荆轲也太咄咄逼人了”或“你这个樊哙也太淡定了”,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一时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

在面对教师给出的探讨题“荆轲是一个英雄吗?”有一个学生援引了很多历史小故事,表达了他的观点:荆轲其实是一个胆小鬼。这与传统的观点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可是老师并没有武断地打断他,反而称赞他在课下下了功夫,介绍了很多荆轲的信息、故事,为大家全面客观把握了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要使学生自主地学起来,必须有民主、和谐的空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学生才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才能无拘无束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都应该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重视评语的激励功能。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学不完的技巧与智慧。除了向前辈虚心请教,还要平日里结合教学实际多思考、多琢磨,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教艺也才能日臻成熟与完善。

猜你喜欢

荆轲语文课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停留在心的温度
语文课上做游戏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