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认识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的作用
2018-02-09张瑞平
张瑞平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可求快,它是一种慢功夫,可以借助于“死记硬背”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常用词汇和句式,并将其累积的语言进行外化和应用有,达到陶冶学生的悟性、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充分认识背诵是学习初中语文的基本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死记硬背”的理论依据
1.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年龄特点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倡导“死记硬背”不是盲目的,而是结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与其年龄增长呈现出相反的规律和特性,通过“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在无须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并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转变、深化为意义识记。因而,在记忆力极强的初中学习阶段,要强调和倡导学生大量的“死记硬背”,犹如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般地“吞”下大量优秀的语言文学精品,当其年龄增长之后即可以随心所欲地应用自己记忆中的知识,使语文知识的应用变得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2.符合语文学科“习得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延续了“习得学习”的特点,是通过模仿、记忆、尝试错误之后而进行的习得,在学生大量“死记硬背”优秀文学精品的过程中,可以在成年以后轻而易举地做到辞意通畅、文从笔顺,犹如“发面原理”一般,获得远期、整体的效应。
二、“死记硬背”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1.要正确看待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死记硬背”
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强大的记忆力,才能扎牢语文学习的根基,对于初中生而言并非所有知识都是能够理解得了的,为此,要意识到“死记硬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死记硬背”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通过文本的脉理和情怀,获得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和感悟。
学习语文应当具有这种“死记硬背”的“吞”功夫,正如我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在教师不做任何解释、分析下让学生融入到抑扬顿挫的诵读情境中,在大声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悟其中无以言说的神韵,使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待时岁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这些刻印在脑海之中的语言文字会转化为阅读、写作的源泉,产生厚积而薄发的效果。而如果缺乏了这种“死记硬背”的“吞”功夫,则会使自己的语文能力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如郭沫若、茅盾、巴金、鲁迅等文学名匠都在少时接受过这种“死记硬背”的熏陶和浸染,在鲁迅所写的杂文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作手拈来的娴熟、自然、巧妙的技巧,这何尝不是“死记硬背”后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2.掌握“死记硬背”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要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背诵短诗和散文小品,要在大声背诵中体现出抑扬顿挫之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音节体会其“声情并茂”的内在诗韵。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中的《泊秦淮》《浣溪沙》等古诗词的背诵,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其工稳的用词造句、优美高雅的风格意蕴,并在不断扩大背诵难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出口成章的语文学习能力,领悟语言文字的多样化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体悟。
3.培养学生勤于背诵的良好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指导,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勤于背诵的良好习惯,要使学生认识到背诵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种出于自觉意识的习惯养成,教师要采用循循善诱、情感教育和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要求的背诵任务,从而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通过“死记硬背”将自己锻造成“语倾三江水”“下笔如有神”的人才。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对此要进行正确的看待和认识,要将“死记硬背”与语文学科特点相结合,将背诵视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根基,在“死记硬背”的习惯培养和能力生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累积自己的语言感知和应用能力,获悉语文文本知识的脉理和内在情怀,并在教师循序渐进、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和点拨之下,筑牢自己的语言文字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