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研究
2018-02-09仲计玲
◆仲计玲
(山东省微山县昭阳街道希望小学)
一、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变化,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尤为如此。在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无论是教育活动的目标以及开展方式,还是教育活动的资源等都实现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而教学活动想要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及目标,那么就必须要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之下,推进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与当前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是如此。
二、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建议
(一)对数学教学的过程进行合理优化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里面,如何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的知识教学目标实现及拓展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关注的内容。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可以通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以及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且把数学知识里面比较抽象的内容借助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表现,从而以更加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当前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感知,从而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在的规律以及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数学知识的架构建设。
比如,在进行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方面,有一个知识内容是要学生依照一定的规律对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进行数量的计算,很多学生再进行计算的时候都无法对底层一些无法看清楚的正方体进行计算,但是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可以借助动画技术将这些正方体一个一个进行挪开,之后学生就能看清楚摆放在最下面的正方体数量,之后教师再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这些正方体进行不同的摆放方式演示,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进行正方体的正确计算处理,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想象力提升。
(二)全面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参与意识的提升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说,数学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尤其是小学生本身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好,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方面,必须要给学生进行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展示,从而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形成有一个深刻而且全面的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这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公式是如何形成的有一个具象化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的学习里面,将这种参与意识应用到实际的数学学习里面,在进行公式推导和应用的过程里实现学习的效率及效果提升。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的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课件的配合处理,采用闪动的方式对长方体每一个面以及点灯部位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这些部位及名称进行有效的识记。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从而让学生对于长方体的一些基础性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
(三)转变数学练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进行数学知识的练习,不仅仅可以有效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练习就会从被动转向主动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题目,对于当前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相关的各种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囊括,尤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方面的练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尤其是和学生生活相关联的题目,从而全面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
例如,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活动开展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设置一些比较有趣的题目,如鸡兔同笼等题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够在一个比较有趣而且轻松的氛围里,抛开数学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合理有效地巩固自身学习的知识。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课件方式,短时间里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有价值的练习题目和信息内容,进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索,而且一旦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还可以在屏幕上面给出拇指或者笑脸来鼓励学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如果做错了则在屏幕上面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答案的推导,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它的发展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使其更加贴近生活,能从课堂学习和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小学数学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