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研究

2018-02-09张世铨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中职素养职业

◆张世铨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知识经济型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社会要求从业者和择业者要具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计划,对职业人的素养提出更高标准的情况下,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成为中职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内在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在未来发展预期与职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份阶段性的个人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标性和社会性。在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加入德育因素是职业生涯规划本身的要求,也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其制定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树立职业理想,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这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谋而合,两者相加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时代需求

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还在于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催生了社会对中职生的新要求,从以往只重视专业能力开始向注重其综合实力和素养转变,尤其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展开,中职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于他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二、目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信心,没有对自己形成正确而完整的认知

大部分中职生因为中考失利才转而来到中职学校,在初中学习表现不佳,为人不显,受其影响,在接下来的中职求学生涯中他们常常缺乏有效的自信,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对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部分学生甚至连自己究竟擅长哪些方面都不得而知,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其效用的发挥。

(二)认知观念存在偏差,就业选择“片面化”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生普遍认为专业能力的学习要远大于其它课程的学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自己只要学好一门技术,将来自会不愁工作。这种认知性的偏差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还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发展,甚至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就业机构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中职生从事的职业与在所学专业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在选择就业时缺乏目标,具有盲目性。还有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只在高薪行业上寻找适合的岗位。这种不当的就业选择,已经成为实现中职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障碍。

(三)生活态度消极,“得过且过”成为现象

据学生课外生活调查显示,大多数中职生缺乏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手机聊天和网络游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上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有具体的打算,具有较强的随机性,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关于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要采取恰当而合理的手段,加强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养成正确职业观念的重任,这种德育教育的成果着重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准备上,中职生对自身的认知更为重要。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采取恰当而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对自己产生系统而较为全面的认知,为将德育成果贯彻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提升其水平提供一个良好前提。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教育时,为了让他们较为全面的认识自己,笔者在课堂上让其作答了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出版的、各大公司HR必选的心理测试题,通过这套较为全面和权威的心理检测,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又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会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积极鼓励他们表现自我,努力在课堂上为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的频率逐渐增加,慢慢树立起了自信心,深化了对自身的认识程度。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选择与自身相契合的职业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促使其对各科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是德育教育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中职生要走进社会从事各项工作,而在找寻工作和具体展开的过程中,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较为明确的认知不仅有利于其顺利实现就业,激起他们对所从事工作或者即将从事工作的热情,还有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综合实力和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经常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真人真事的就业案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解析,尤其是对就业偏差和正确就业的行为选择进行重点讲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到其中的价值,并从性格分析和个人爱好等方面,为其选择与自身契合的职业提供有效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以往片面的就业观念,还有助于他们在从事的行业中找到自我价值。

(三)采取多元方式激励学生,发挥目标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教育强调,教师要以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自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并努力发挥出其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职生只有拥有了正确的“航向”,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才能在中职求学生涯中努力追求最大化的自我丰盈,在社会的大浪潮中不偏失方向,千方百计地壮大自己。

比如,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当下状态,采取播放相关视频或举办讲座、个人宣讲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讲述笔者教过的学生当中发生的具有励志性的真人事迹来促进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和阶段性的职业目标,并采取小组竞赛和评比的方式鼓励其为之奋斗。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在切身感受到自己改变的同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及其素养的提升

中职德育教育要求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定位,有意识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参加各项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自身的内在特质和隐藏优势。教师在展开相关工作时,要立足于学生具体实际,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向其传播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组织各项实践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笔者除了在课堂上开展诸如辩论赛、个人演讲、小组讨论等活动外,还利用手头上的资源,通过联系以前教过的学生或者向学校申请的方式,为学生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各项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其职业素养和综合实力逐渐得到了提升。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其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具体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活动时,要结合时下的社会形势和人才需要,努力探索德育教育新形式,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中职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